1.起亚k3的车尾可以改装速迈的车尾吗

2.比亚迪保持新能源双料冠军,五菱/长城争先恐后

3.e汽车如何面对这场残酷又伟大的战争?

深圳起亚k3价格_深圳起亚k3价格及图片

太平洋汽车网这个扳手是车辆保养的提示标志,意思是提示车辆接近或者已经超过了保养的里程,看到这个标志后应当尽快去4S店进行汽车的保养和维护。这个小扳手并不是所有车型都有的标志,如果汽车在出厂之前设置此功能,汽车需要保养时オ会出现这个标志,而做完保养之后,工作人员就会把小扳手灯清除掉。

这个扳手是车辆保养的提示标志,意思是提示你的车辆接近或者已经超过了保养的里程,看到这个标志后应当尽快去4S店进行汽车的保养和维护。扩展资料车辆故障自检终端是用于检测汽车故障的便携式智能汽车故障自检仪,用户可以利用它迅速地读取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故障信息,迅速查明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中国首款汽车检测监控仪:C派车况检测监控仪(又名:C派便携式行车电脑K3)由深圳凯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具备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完整显示车况、改善驾驶习惯,降低油耗、故障报警,超速报警,以及多功能保养提醒等功能,此款产品一经上市便引起了新浪网、网易、汽车之家、xcar、太平洋汽车网、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脑网、小熊在线、硅谷动力、慧聪网等媒体和报道,也引起了千万车主的青睐和抢购。汽车故障诊断仪是维修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一般具有如下几项或全部的功能:1读取故障码。2清除故障码。3读取发动机动态数据流。4示波功能。5元件动作测试。6匹配、设定和编码等功能。7英汉辞典、计算器及其他功能。故障诊断仪大都随机带有使用手册,按照说明极易操作。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步:在车上找到诊断座;选用相应的诊断接口;根据车型,进入相应诊断系统;读取故障码;查看数据流;诊断维修之后清除故障码。

起亚k3的车尾可以改装速迈的车尾吗

太平洋汽车网起亚K3绝大部分车型用的都是耐克森轮胎,但也有部分批次的车型用的是韩泰或者锦湖轮胎,根据车型定位与配置的不同的车所配备的轮胎尺寸都有三种,分别为195/65R15、205/55R16和215/45R17,在备胎方面而起亚K3用的则是195/65R15的常常规轮胎,至于备胎轮圈材质均为钢制。

东风起亚k3轮胎选用有锦湖、耐克森、韩泰等品牌,根据厂方是随机装配。

选购轮胎首先优先考虑原厂轮胎,原厂轮胎是最能配合汽车速度及汽车的最大载重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在更换轮胎时应优先考虑。

其次留意轮胎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除了起到美观的效果之外,对轮胎的性能也有极大的影响。经常在深圳行驶的汽车,应该选择那些排水性比较好的花纹轮胎,比如有规则的小块状的花纹;而需要越野和跑长途的汽车,则可以选择大块状的花纹。

最后如果对车辆原来的操控性不满意,可以考虑更换扁平比更低的轮胎,对很多车型来说,改善车辆外观及操纵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便是更换低扁平比的轮胎。每一种款式的轮胎都有它们特定的功能,因此在选择轮胎时,应该问清楚什么款式的轮胎适合怎么样的驾驶习惯,这样车子行驶时才更安全,花在轮胎上的钱也更为值得。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比亚迪保持新能源双料冠军,五菱/长城争先恐后

其实没必要改装成另一款车的样子,改装车尾,其实加个尾翼,顶翼或者改装一下后唇还是可以的,选择好的改装件,一下就能提升车子的档次!改装件最好选择碳纤维的改装件,经久耐用,显得有质感!可以去网上选一些好的改装件,自己不会装,可以拿到改装店,维修店去装!车我网和深圳劲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汽车改装件都不错,有自己的厂家,自己开模,吻合度高!

e汽车如何面对这场残酷又伟大的战争?

[汽车之家?行业]?2020年开年,受春节期及补贴退坡政策不明朗等因素影响,新能源车市场一度低迷。随着补贴退坡政策的推出,用户在政策过渡期的购车热情开始升温,新能源市场在需求端呈现回暖的态势。在经历了2018年的逆市上扬,后补贴时代,新能源市场是否还能一骑绝尘?一起来看7月车市解读。

■?整体走势:市场热度继续处于上行期,增幅有所收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走势如何。2020年7月,新能源车用户购车意向数量环比增长9.9%,相较上月环比增长率下滑1.9个百分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但增幅有所收窄。汽车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我们将今年的用户购车意向数据与上一年的数据对比来看,今年7月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市场热度处于上行周期,主要原因为去年同期用户意向环比数据波动幅度较大,今年的市场波动相对更加缓和。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倒V”走势。

今年7月,新能源车中纯电动车型用户购车意向占比为67.7%,相较上月小幅上涨3个百分点,购车意向占比持续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购车意向占比为31.3%,与上月相比小幅下跌2.9个百分点,购车意向占比持续下滑;增程式车型用户意向占比仅为1.1%。整体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用户意向占比迎来了持续扩张,它可以享受新能源的优惠政策,又不像纯电动车型一般具有里程焦虑、充电困难等瓶颈。同时,随着产品技术的提升,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成本也有了较好的控制。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逐渐退坡直至退出,新能源市场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变轨后,插电式混动车型会强化在私人领域的销售优势。

■?分车型级别走势:轿车用户占比上涨,SUV意向占比持续下滑

7月,新能源车中轿车、SUV、MPV用户购车意向占别为67.1%、31.6%、1.3%。轿车用户意向占比相较上月增加3.5个百分点,延续份额上涨走势。SUV用户意向占比继续下滑,环比降低3.4个百分点。MPV用户意向占比7月环比保持稳定不变,意向占比仍较低。

整体来看,SUV车型用户意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份额扩张后逐步回调,轿车市场热度逐步回温,市场回归理性。一方面,纯电动SUV相对更大更重的车身,会影响其续航里程,同时续航里程及充电设施的限制,也使纯电动SUV不适合长途旅行,无法发挥车型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也随SUV市场的低迷而下滑。目前从用户的意向来看,作为日常家用车,新能源轿车车型相对SUV车型更具优势。至于MPV车型仍然过于小众,相比占大头的轿车和SUV车型来说占比份额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分厂商类型走势:中国品牌份额占比进一步上升,进口品牌呈上涨态势

7月,中国品牌用户购车意向占比相较上月,增加4.1个百分点,达到70.9%,用户热度有所升温。合资品牌用户意向占比为21.7%,相对上月意向份额下降4.2%。进口品牌份额呈现上涨走势。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仍居绝对主力,但随着合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加速布局及外资品牌的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产业链整合也会加速。后补贴时代,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会具备竞争优势。

■?分区域走势:TOP?10省份意向份额74.8%,市场区域集中度有所提升

今年7月,用户购车意向占比最高的5个省份包括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广东以17.4%的意向占比独居鳌头,大幅甩开其他省份。用户购车意向TOP?10省份意向份额累计达74.8%,相较上月增加0.4个百分点,市场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全部省份中有12个省份用户意向占比有所增加,而12个省份的意向占比出现下滑,其中,江苏、广东、四川相较上月用户意向占别增加0.7%、0.4%、0.4%,为意向占比增长最高的3个省份;北京、天津、上海用户意向占别减少1.3%、0.4%、0.4%,为下降最多的3个省份。

了解用户购车意向的省份分布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城市格局。今年7月,非限购城市的用户意向占比达57.6%,仍居市场主力。用户购车意向占比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北京以9.9%的意向占比荣登榜首。

TOP10城市用户意向占比累计达50.2%,相较上月降低0.6个百分点,市场城市集中度有所下降。全部城市中有32个城市用户意向占比有所增加,而22个城市的意向占比出现下滑,其中,成都、深圳、苏州相较上月用户意向占别增加0.4%、0.4%、0.3%,为用户意向占比增长最高的3个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用户意向占别减少1.3%、0.4%、0.4%,为下降最多的3个城市。

■?分价区走势:低价区购车热度升温,中高价区购车热度持续下降

价格是用户购车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那么用户对不同价位车型的意向度究竟如何呢?今年7月,12万以下价区用户购车意向占比为26.5%,相较上月增加0.5个百分点;12-20万价区用户购车意向占比达25.2%,对比上月下滑2.8%;20-30万价区用户意向占比为31.4%,相较上月上涨2.9%个百分点;30-50万价区用户意向占比为9.5%,比上月降低0.4个百分点;50万以上价区用户意向占比为7.4%,较上月下滑0.1%。

通过分析近12个月的用户意向数据发现,2019年08月至今年7月,12万以下价区用户意向占比增加4.6个百分点,低价市场热度有所升温;12-20万价区用户意向占比下滑6.4%,市场热度有所下滑;20万以上价区用户意向占比,上涨1.9个百分点,其中,20-30万市场热度保持一定增长,近12个月线索占比上涨2.7%。未来,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布局更全面,市场将进一步细分,价区覆盖也会更加均匀。

■?分厂商走势:比亚迪成为领涨TOP?1,一汽-大众跌幅最大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车企对于用户的争夺也是愈演愈烈。纵观7月市场,TOP?10厂商用户购车意向占比累计达60.1%,相较上月份额增加1.5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十个厂商中,有5个厂商用户意向占比实现上涨,份额增幅最大的厂商为比亚迪,以4.5%的增幅领涨TOP?10厂商;跌幅最大的厂商为一汽-大众,下降比例为2.6%。

■?用户意向偏好:女生相比之下更爱MPV,男生对爱车空间大/外形硬朗更在意

不同特征的用户,其汽车消费偏好存在一定差异,那么性别的差异会对用户意向带来哪些变化呢?通过分析用户意向数据可以看到,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对于MPV的偏好更强,在7月女性用户来源的购车意向数据中,轿车占比为2.1%,比男性MPV购车意向占比高1.0个百分点。相反,男性用户更偏好空间大、外形硬朗的车型,男性轿车购车意向占比比女性高1.4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女性用户来源的轿车购车意向占比有所下滑,而MPV、SUV购车意向占比存在一定上涨;男性用户来源的SUV、MPV购车意向占比下跌,而轿车意向份额有所增加。

对于新能源车,爱车的男神、女神到底谁最爱一掷千金?今年7月,男性在12万以下价区的购车意向占比为24.4%,而女性为32.1%,在低价区中男性份额比女性低7.7个百分点。在12-20万价区中,女性购车意向占比相较男性,高4.3%。在20万以上价区,女性购车意向占比,比男性低12个百分点,但女性相较其上月购车意向占比有所下滑,在50万以上价区,女性比男性分别高0.8%,可见男性对高价区偏好明显。

■?总结

7月份新能源车用户热度告别持续两月的下滑态势,用户选车热情进一步回温。从车型级别来看,轿车用户热度继续上扬,赢得更多用户的关注;从厂商类型来看,中国品牌汽车购车意向占比有所下降;从价区走势来看,低价市场逐步扩张,中高价区意向份额有所下滑。整体来看,7月市场呈现了逐步回暖的态势,2020成都车展的举办也为新能源车市的整体进步带来了不少贡献,例如欧拉多车上市、爱驰U6?ion概念车、上汽荣威R?MARVEL-R概念车、东风悦达起亚K3纯电动版的亮相等一时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随着新能源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消息的确定,市场竞争将加剧,产品也会更加成熟。(文/汽车之家?数说行业)

“价格战,价格战,还是价格战。”

从1月由特斯拉开启,问界、小鹏、埃安等等新能源车企跟进的价格战,到2月比亚迪秦PLUS冠军版起售价降至9.98万元,同时喊出了“油电同价”的口号,再到3月东风与湖北省联动的大规模补贴,引发车市强烈“地震”,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吉林、安徽、四川、重庆、陕西、湖南等十多个省市的陆续跟进以及超40多个品牌、100多款车型启动降价促销活动。

尤其是3月初湖北东风系的天价补贴波及面之广创下了近20年车市之最,已经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俨然成为全国财经新闻和社会新闻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内卷,没有人愿意参与。那为何汽车行业会爆发一场如此声势浩大的“价格战”?

造成这般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是多维度的。同时,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的“大洗牌”俨然徐徐拉开了帷幕,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一些外因

先来看几组数据——

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仅为129.3万辆,创下2013年之后的同期新低,同比下跌37.9%,更是创下本世纪以来同期的最大跌幅;虽然2月的乘用车销量有所回升,但自2023年以来,不论是零售量还是批发量,均同比大幅下滑,高者下跌近19%。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3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1%,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经销商需要加大促销力度,积极去库存。

从上述的数据不难看出,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7月1日全国国六B排放标准的切换也日益临近。这也就意味着,想要在今年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有所行动,而降价优惠显然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生存大环境的愈发堪忧,已然变得毫无争议。

与此同时,车企还肩负更重要的任务。

首先,商务部表示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围绕汽车、家电、家居、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

接着,在今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19项建议,其中与汽车有关的主要有三:一是消费,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二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绿色转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汽车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在社零总额中一直占10%的比例,所以,促进汽车消费将继续成为2023年各地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湖北和东风缔造的“疯狂三月”才会蔓延,但凡有整车产能的省份或城市,纷纷向主机厂提供火力支援。

具体来看,各地促进汽车消费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或出台新能源消费补贴、发放消费券,补贴金额2000元-10000元不等,或延长购车补贴时间,或增加购车指标。

比如,北京今年将继续实施乘用车置换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最高补贴10000元,叠加在各区发放的汽车消费券,北京购新能源汽车最高抵扣18000元;深圳市宝安区拿出了一亿元的购车补贴,单车最高补贴 3.1 万元;天津发放汽车消费补贴6000万元,山东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等等。

除了直接“掏腰包”,有些限购城市还取了“放指标”的方式,促进汽车消费。

其中,天津市2月至12月增投3.5万个用于个人普通车摇号的指标;广州市上半年增加3万个节能车指标,并临时放宽相关增量指标的申请条件;海南省继续放宽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资格,取消居住证、驾驶证核查,降低连续缴纳所得税要求,取消名下小客车和新能源车数量限制等。

另外,对于促销的时间,各个地方也不尽相同。比如浙江省、吉林省、湖北省、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北京市部分区域等地政策期限为3月底,陕西省截至4月底。而上海市、重庆市、安徽省、四川省的补贴活动则持续到6月底。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驱动本轮降价的背后,不是企业,而是企业背后的。至于各个地方为何会下场加入价格战内卷,除了是为了有效地拉动当地汽车行业的发展,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央层面有意推动各省内卷。

为应对在《通胀削减法案》为新能源汽车进行巨额补贴的美国,我们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新能源汽车定为2023年的消费最主要刺激手段。

因此,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开启从新能源到燃油车,从中国品牌到合资车,全方面的价格战,此举不仅仅可以加速传统燃油车产能出清,倒逼产业技术升级,还能刺激了消费和就业。另外,此次价格战甚至还能有效刺激到二手车市场,带动出口行业。

最终,由于种种外因的加持,一步步将今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推向更加“白热化”的阶段。

当然,除了外因,站在各家的角度,一些早已根深蒂固的内因也成为了造成这般局面的“催化剂”。

一些内因

实际上,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当下车企的处境,那就是卷,卷到飞起。而今年,很多“内因”无疑集中爆发了出来。

首先,价格战从新能源行业特别是纯电市场率先开打,这意味着今年的纯电动车市场将发生较大变局。

这其中,先将视线聚焦于特斯拉,在订单急剧下滑的背景下,率先开启“全球价格战”。

在国内市场,自从特斯拉官宣大幅降价后,三天内就收获了3万辆新车订单,而仅从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成绩单来看,这家美国车企在华还是取得了其想要的结果。

数据显示,2月特斯拉销量达到74,402辆,环比增长12.6%。其中,Model Y销量为51412,同比提升58.7%,并位列新能源销量榜单第二名;Model 3销量为22990,虽然同比下降4.7%,但1-2月累计销量竟然超过了比亚迪秦。

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3月以来,特斯拉每天的销量稳定在2500辆左右,这意味着3月销量预计将达到7.75万台左右。

毫无疑问,特斯拉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销量,与其打响的价格战也不无关系。

再来看看比亚迪,作为特斯拉在华最大的劲敌,过去的2月比亚迪无疑取得了更为夸张的成绩单,共计销售184339辆,同比增长104.2%。1-2月累计销量328064,同比增长76.9%。

按理说,这样的销量比亚迪是没必要卷入到价格战之中的,但面对特斯拉大幅降价的压力,再加上比亚迪今年的销量目标是400万辆,这意味着在2022年的基础上要实现翻一番的增长。所以,比亚迪不仅要逼死对手,也要倒闭自己。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厂商还纷纷推出了新产品,也或多或少会给比亚迪带来不小的挑战。

以秦PLUS所在的A级轿车市场为例,2023年陆续上市包括新款轩逸、长安UNI-V智电 iDD、新款起亚K3、长安逸达、全新雷凌等等车型,这还没算大众朗逸XR、新款吉利帝豪L 雷神Hi·P等等即将上市的新产品。

所以,从三款冠军版车型上市以后,个人认为,比亚迪还是“卷入”到价格战了。

随着目前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特斯拉、比亚迪主动出击,再加上问界、小鹏、飞凡、蔚来、埃安、五菱等新能源和新势力车企接二连三地跟进降价,而那些以燃油车为主导的车企,都无法避免的受到波及。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从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43.9万辆,同比上升61%,环比上升32.8%;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1.6%,同比提升10%。此外,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2月主流中国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64%,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4.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在车市整体大盘如此下跌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销量,竟然出现了逆势飙升的情况。此消彼长之下,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以燃油车为主的传统合资品牌,不得不进行反击“自救”。

所以,当湖北东风系选择掀桌子,也就意味着车市价格战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其余品牌和地区便不得不接受随大流的降价行为。

那么,事已至此,如何面对?

笔者认为,既然今年车市的价格战无法避免,倒不如顺其自然加速历史进程向前,加快燃油车的淘汰。

尤其是,那些以燃油车为主导的传统车企,眼下确实是清理燃油车库存,为新能源汽车腾挪出未来发展空间的好时机。

至于新能源和新势力车企,一方面可以趁着借市场洗牌之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加大研发创新,打破和颠覆常规,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提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所以,说白了,价格战的背后,就是产业升级!

当然,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和新势力车企来说,都会比较痛苦,甚至还会走在破产的边缘。

但身处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必然是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所以,价格战虽然带去了行业的洗牌和清退,但也会将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推向更有发展潜力和韧劲的道路。

至于,那些呼吁停止价格战的,本身就是忽略“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法则的。还是那句话,中国的车市,不进则退,绝不允许躺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