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度华为小米纷纷抢占风口!互联网大厂造车究竟图个啥

2o21汽车之家报价_20201汽车之家报价大全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2020北京车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20北京车展具体时间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2020北京车展要来了这几款新车可别错过

本应在4月底就召开的北京车展,由于疫情的原因,终于要在9月底来到我们的身边了。据悉2020北京车展将于9月26日正式开幕,车市沉寂了小半年的时间,相信届时将有诸多爆款新车发布上市。就让我们看看2020北京车展不容错过的几款新车吧。

高合HiPhi?X

北京车展状态:上市

高合HiPhi?X整体线条流畅自然,再加上别致个性的U型前脸设计以及造型凌厉的两侧LED矩阵大灯组,让整车充满了冲击的力度。当然新车最抢眼的部分,估计还得是鸥翼门以及罕见的对开门设计,这些都足以让人对其印象深刻。

内饰方面,新车独特之处在于配备了HiPhiGo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该套系统由华人运通与微软联合开发,具备推理能力提供人性化服务。此外,新车还搭载了15英寸仪表盘、16.9英寸中控屏以及副驾20英寸大屏,共计三块大屏,此外还拥有双冗余L3自动驾驶、360度行车环境感知系统等配置,科技满满。

动力方面,高合HiPhi?X搭载最大功率为272马力的电动机,官方宣布续航里程为610km,0-100km/h官方加速成绩为3.9秒,整车风阻系数达到0.27Cd。

编辑点评:高合HiPhi?X是华人运通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高合汽车首款新车,定位豪华纯电动SUV。作为如今愈发稀少的造车新势力一员,当其他造车新势力纷纷因为欠债、停产而被“甩下车”的时候,如今沉寂了多年的华人运通上来就推出了“王炸”高合HiPhi?X,不知道能否能否一炮而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哈弗大狗

北京车展状态:上市

新车整体粗犷而狂野,高大方正的设计风格,富有肌肉感的轮眉以及笔挺的腰线,有一种美式车的气息。而新车赏大面积的镀铬饰条及保险杠下方的银色防擦护板,提升了整车的质感,视觉效果相当震撼。

内饰方面,哈弗大狗同样用了全新设计,大面积黑色与点缀的橙色元素交相呼应,提升了整车的时尚感。全液晶仪表盘与大尺寸触控式中控屏的搭配,更是保证了新车的科技感受,而旋钮式电子挡杆以及回型空调出风口个性又时尚。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未来还可能推出2.0T发动机版本,并加入博格华纳第五代HALEDX电液式智能四驱系统,还将提供后差速锁配置选择,进一步提升越野性能。

编辑点评:哈弗大狗,这一款从命名开始就吸睛无数的新车,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如今即将在2020北京车展正式上市,这么一款从内到外极具个性的SUV新车不知道将吸引多少年轻人的目光。

福特Mach-E

北京车展状态:首发

外观方面,作为一款纯电动SUV的Mach-E,却承载了Mustang诸多传荣元素,即便不进行事先说明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一眼看出其与Mustang造型设计上的传承。新车层次感强烈的前脸,以及隆起的肌肉线条,都让人有一种跑车的既视感。而新车侧面大幅度的溜背式造型,又时时刻刻在提醒大家这是一款SUV,整体效果非常带感。

内饰方面,Mach-E运用极简设计风打造而成,贯穿式出风口彰显简约风格,而多功能三辐式方向盘与15.5英寸竖式中控触摸屏,都在提示这款车在配置方面的诚意。

动力方面,福特Mach-E将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EPA续航里程为370公里至480公里,而NEDC工况最高续航里程更是达到了600公里。

编辑点评:福特Mach-E作为一款中型纯电动SUV,在亮相之初就被认定为特斯拉model?Y的最大劲敌,预计新车将在2021年进口车形式在国内销售,未来或将由长安福特国产,前途不可限量。

Ariya

北京车展状态:首发

外观方面,Ariya在延续了概念车的主题设计,用了日产家族式的V-Motion前脸,只不过进行了全新诠释,看起来相比燃油车型更为运动、前卫,也符合纯电动车的年轻时尚定位。

内饰方面,Ariya同样一改日产的老旧沉闷设计,用双12英寸屏幕符合流行设计风格,触控可操控的空调、换挡以及驾驶模式等配置,凸显了纯电动车的便利科技属性。

动力方面,新车主打前/后桥双电机驱动车型,并提供前桥单电机的低端版本可供选择,根据版本的不同其续航里程分别可达483km或610km。

编辑点评:在纯电动车领域,日产可谓是典型的“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代表。早早就推出了聆风之后,却迟迟没有后续,导致其他品牌在纯电动车后发崛起、反超日产。如今Ariya作为日产旗下的首款纯电动SUV,能否再现聆风给世人带来的震撼,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进过了长达几个月的积淀,各大厂商都有着诸多重磅新车要亮相北京车展,这几款新车还只是开胃菜,随着北京车展日期的临近,相信将有更多新车曝光,我们车314在后续还将发布更多新车信息,感兴趣的朋友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北京车展丨车长超过5.5米四座布局红旗HS7+首发亮相

一汽红旗在此次北京车展首发了?红旗HS7+车型,新车基于HS7打造而来,并将车身尺寸进行了加长处理,其中车身长度加长了500mm,车身高度加高了90mm,并且,新车还用了四座布局,并将前后排之间做了隔断处理。

外观方面,红旗HS7+的前脸造型与普通版HS7保持一致,用大尺寸直瀑式前进气格栅,内部为多幅条镀铬设计,并在中央布置了一条红色的饰条,以彰显红旗的品牌属性。再搭配上两侧造型上扬的前大灯,使得前脸视觉上气势感十分强烈。

车身侧面,可以看出红旗HS7+的车身长度明显增长,B柱位置比普通版车型宽了许多,再搭配上多辐条造型的大尺寸轮圈,以及独特的军绿色车漆,使得整车外观散发出了十分强大的气场。

车身尾部,新车与普通版车型大体相同,后尾灯造型宽厚,内部LED光源点亮后具有很好的辨识度,并且后尾灯中间用一条镀铬饰条进行装饰,有效提升了车尾的视觉宽度。此外,后保险杠配备了银色下护板,并将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布局融入其中,体现出了一丝运动感。

内饰方面,红旗HS7+用大面积的真皮材质和软质材料进行包覆,并在细节部分用金色饰条装饰,再搭配上蓝色和白色搭配的内饰配色,使得车内的高级感和豪华感十分突出。此外,车内用四座布局,并将前后排进行了隔断处理。得益于加长后的车身,后排乘坐空间十分宽敞,再加上后排两个独立座椅的加持,使得红旗HS7+后排的乘坐舒适感十分上乘。

动力方面,红旗HS7+搭载一台3.0L?V6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337马力,峰值扭矩为445牛·米,传动系统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定去看一眼!2020北京车展10款重磅车型

原本4月举行的2020北京国际车展因疫情迟到,正式开幕的日子定在了9月26日,为期10天到10月5日结束,跨越了国庆的大半期想必会给车市添多几把“柴火”!

对于我等吃瓜群众,走马观车模是其次,主要还是看车,本届北京车展行不行?先来看看10款重磅新车再来定夺~

宝马全新4系虽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了,毕竟在成都车展就亮相且开启了预售,但不妨碍多看几眼,多适应下那硕大的“双肾格栅”!

讲真,除了前脸需要时间适应外,侧面、尾部又帅又美,轿跑车的姿态还是很到位的。全新4系的车内也不含糊,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2.25英寸悬浮中控屏,内置iDrive?7操作系统,豪华感和科技感都是到位的。

新车会提供M选装包,包含了M运动型悬架、可变运动型转向系统、运动型差速锁、高性能卡钳。动力搭载2.0T发动机,高功率版258Ps、400N·m,低功率版184Ps,300N·m,传动系统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上个月,一汽大众新款CC就已经在长春正式下线,除了轿车版外,还推出了跨界猎装版!奔驰:行啊,开始学我玩ShootingBrake了~

CC猎装版的身子还是挺让人流口水,骚得韵味十足,但也可以闭眼说出它的命运——小众中的小众,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一汽大众走这一步的勇气。猎装版车型骚是肯定要到位的,其次是带来了可观的尾厢容积,常规状态有565L,放倒第二排可拓展至1632L。车内设计就没啥了,典型的大众风格。

新车将提供2.0T发动机,?220Ps、350N·m,匹配7速DSG变速箱。

都说大众只有高尔夫一款车,现在人家已经进化到了第八代!

设计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那代代传承至今的C柱。新车依旧会提供普通版和R-Line版,车内同样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看着一点儿都不新鲜,特别是双联屏的设计,唯有小巧的档把带着浓厚的情趣。

国内先期上市的第八代高尔夫将继续搭载1.4TSI发动机,150Ps、250N·m,匹配7速DSG变速箱。而代号EA211?EVO的1.5T发动机还得再等等。

吉利这些年的发展稳定又快,这次北京车展将会带来一款定位紧凑级的新车型——PREFACE,基于CMA架构打造。

在PREFACE身上,家族中网又有了新的表达方式,官方称之为“扩散宇宙回想”前格栅,为什么叫这个迷一般的名只有设计师才解释得来新车用溜背设计,长宽高分别为4785/1869/1469mm,轴距为2800mm。

动力方面,搭载沃尔沃Drive-E系列的2.0TD发动机,190Ps、300N·m。

领克DC1E是领克旗下的全新车型,基于PMA纯电平台打造,定位中型纯电动车,目前官方也放了点预告图吊大家的胃口,新车会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目前,领克还没透露新车型的名字,按照其习惯会不会是07?08?新车保持了家族设计风格,而尾部的造型比较别致,换句话说就是看着屁股不小领克DC1E或将配备100kWh电池组,续航里程或为637-725km左右。

福特Mustang活了有55个年头,现在名字后面多了Mach-E是什么情况?变成电驴了呗~[doge]

最早在去年的洛杉矶车展,福特Mustang?Mach-E就已经亮相,此次北京车展或将到来,作为福特全球首款纯电动车型,还是要在中国市场好好做准备的。对了,这是一台SUV

新车的动力规格很丰富,有75.7kWh和98.8kWh两种容量的电池,前者搭载258Ps的电机,后驱版415N·m,全驱版565N·m。后者有后驱版的286Ps,全驱版的337Ps,顶级GT长续航全驱版的465Ps。在EPA工况下,新车续航里程为370-480km。

前不久,日产推出了一款纯电动轿跑SUV——Ariya,基于全新的电动平台打造,定位紧凑级。

新车入门版用单电机前驱设计,218Ps、300N·m,高配版用前后双电机,389Ps、600N·m,四驱肯定是能安排上的,同时匹配了扭矩分配系统,零百加速5.1秒。日产Ariya提供两种电池容量,官方续航里程可达483km。

WEY旗下的坦克300,在民间也预热了一段时间,将会在北京车展开启预售,并且可以亲眼目睹内饰的真容了。

“坦克”技术品牌的官方定义是智能专业越野平台,坦克300就基于其打造。新车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从骨子里到外形设计,都透露出了相当的野性,粗犷、复古两个词就可以概括完设计亮点。另外,隔壁的狗子哈弗大狗也是别具一格,不妨顺带瞅一瞅~

坦克300的动力系统还没有公布,想必是要北京车展见分晓了!

前阵子,奔驰在中国完成了全新奔驰S级的全球首发,可见对国内市场的重视。

这个车还是很重磅的,万一正细品这篇推文的你,哪天坐上了它的后座呢~全新一代奔驰S级内外都用了最新的设计风格,改变很大,在没看到实车之前,键盘一下就是少了过去豪华的气场,多了所谓的科技感。

后排正面安全气囊、预防性侧碰撞保护功能、后轮主动转向系统等,是S级拿得出手的科技装备,毕竟豪华、科技、舒适、安全等标签都可以挂在它身上,大佬始终是你大佬~

动力会有5种选择,均为3.0T直列六缸发动机+48V,匹配9AT变速箱。明年,还会推出全新S级的插电混动版,纯电续航100km。迈巴赫?有消息称迈巴赫S级将在11月开幕的广州车展首发。随后AMG也会有动作,AMG?S?63e、AMG?S?73e

来看一台买得起的跑车吧,玛莎拉蒂MC20,也就210万~

MC20是MC12的继任者,能从它的身上看到前辈的影子,经典的鲨鱼嘴前脸没有缺席,用隐藏式门把手,车门则是蝴蝶门设计。

新车自重不到1500kg,搭载全新研发的3.0T双涡轮增压90°夹角的V6发动机,配备了来自F1赛车的“双火花塞预燃室燃烧系统”,压缩比为11:1,630Ps、730N·m,用中置后驱,匹配8速双离合变速箱。

聊跑车肯定要提一下加速、极速,玛莎拉蒂MC20零百加速为2.9秒,而且还提供快捷弹射按钮,至于弹射次数无上限!0-200km/h加速则为8.8秒,极速大于325km/h。

各位老板,到这儿看上谁家的车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北京车展新车丨新的解锁方式2021款凯迪拉克XT4

2020北京车展开幕,我们的寻找新车“课代表”正在进行时。本篇为大家介绍的是在W3展馆的2021款?凯迪拉克XT4,也可以说是本届车展上最别出心裁的智慧车型之一。

在凯迪拉克的品牌定位逐渐走向年轻化之后,XT4曾经凭借着各方面的产品力优势大火了一把,同时也在年轻消费者的心中积累不少好口碑。令人意外的是,在2020款凯迪拉克XT4刚刚发布不久,官方就带来了2021款的XT4。那么,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XT4到底带来了哪些惊喜呢?本届北京车展我们就找到了实车,一探究竟。

外观设计|人脸识别是最大亮点

作为小改款车型,我们也不用避讳2021款凯迪拉克XT4外观没有大变化这件事。毕竟,厂商需要考虑成本,消费者也没必要因为小改款而付出大价钱。

在外观方面,凯迪拉克XT4的确几乎没有变化。无论是大灯、中网,还是熟悉的车身造型和尺寸,几乎都与2020款车型完全一致。当然,这套外观即便在今天来看也仍然不过时。

大灯算是凯迪拉克近些年最精彩的设计之一,泪眼式的造型辨识度很高,由于LED灯的加入,这已经成为了近些年凯迪拉克家族车型的灵魂设计。而中网则用了蜂窝状的进气格栅,运动感十足。

该车用了20英寸的铝合金轮毂,整体的视觉效果十分运动,轮胎则是马牌PC6。车身尺寸方面,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00x1881x1627mm,轴距为2779mm,接近2.8米的轴距也为整车带来了很好的空间表现。

新车的最大亮点是可选装人脸识别的解锁启动系统,这个功能可以通过手机蓝牙自动唤醒识别,当驾驶员靠近车辆时,安装在车身B柱位置的触摸屏则会自启激活,进行人脸的面部识别进程。

该功能还搭配了双目红外摄像头、红外成像技术以及自适应补光系统等软硬件配置,可在夜晚及部分极端天气下进行快速准确的人脸识别,既保证了隐私安全性又为用车者省去一系列解锁时间。作为人脸识别功能的保障性补充,该系统也同时支持指纹解锁以及密码解锁方式。

▲该车还支持指纹解锁,识别区域与现在的智能手机十分相似

选装该配置需要单独花费1万元,也许有些朋友会觉得贵,但考虑到凯迪拉克品牌本身的降价和优惠幅度较大,所以这个配置已经很划算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将提供五种颜色和三种内饰颜色可供选择,可选性比较多,这也符合现在年轻人对于不同审美的品质追求。

内饰设计?|不华丽?但胜在好用

与凯迪拉克最早的理念不同,转型运动化之后的凯迪拉克已经将内饰的风格由“绝对奢华“转为了”绝对实用“。凯迪拉克XT4的整个中控布局用了标准的家族化设计,虽然视觉效果不突出,但触手可及的地方全都为软性材质,依旧具有一定的豪华感。

而亮点在于,凯迪拉克将整个中控台拆分为了三部分,中控屏、空调控制区、排挡杆。这样简洁的布局十分好上手,也让驾驶员在全身心地投入驾驶时,免去了过多的操作困扰。

方向盘的尺寸刚刚好,握感比较粗壮,这与奥迪等车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感方面其实并不是凯迪拉克追求的重点,别看新车用了人脸识别这么新奇的配置,但全液晶仪表盘仍然很“规矩“的做成了传统的表盘样式。

现在很多车型喜欢用大尺寸的液晶屏作为主要操作方式,但这在日常的使用中会带来一定的困扰,比如盲操作难以实现。而传统的旋钮+按键反而更为合适,这种直来直去的操作方式我个人十分喜欢,同时凯迪拉克XT4的旋钮手感也极为优秀。

排挡杆前方有一个空间不算很大的储物格,但里面配备了SD卡槽以及Type-C和USB接口,扩展性很强。

凯迪拉克XT4的座椅延续了美系车一直以来舒适的乘坐感受,座椅的靠背和两侧十分柔软,虽不至于到一坐上去就想睡觉的地步,却也不会让你硬的想骂娘。后排的座椅也同样如此,宽大舒适的座椅会尽职尽责的照顾后排每一位乘客,包括中间位置。

▲后背厢的空间很大,足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总体而言,20201款的凯迪拉克XT4并没有在内饰上做大幅改变,现款的设计也完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它的要求。如果说还有什么期待的话,那下次改款时再提升一些科技感就好了。

动力总成?|2.0T+9AT可以再战N年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37匹,最大扭矩为350N·m,与之匹配的是通用9AT变速箱。这款2.0T发动机是通用集团为凯迪拉克XT4量身打造,也同样是通用集团第八代Ecotec发动机系列的首款产品。功能上,这款发动机搭载了可变缸技术,可以进一步为车辆降低油耗。而参数上,这款发动机优秀的账面数据也是操控出色的基础条件。

底盘方面,该车用了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这也算是豪华品牌SUV中的主流配置了。

总结:

2021款凯迪拉克XT4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可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虽然它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目前还处于未知状态,但紧跟潮流的态度也是凯迪拉克转型之后最“贴心“的证明。目前该车共推出了6款配置,售价区间为25.~39.17万元。考虑到市场优惠,它一定是二线豪华品牌中最值得推荐的紧凑级SUV之一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北京车展丨特殊车身配色大众途昂X极夜限定版亮相

9月26日,2020北京车展盛大开幕,在本次车展上,有车智联前方团队拍摄到了一组?大众途昂X极夜限定版的实车。作为上汽大众推出的首款轿跑SUV,途昂X基于途昂打造而来,而极夜限定版进一步突出了途昂X想要传递的运动豪华风格。

外观方面,途昂X极夜限定版用专属定制的高端雷霆灰色涂装,搭配大众性能车专属的银色后视镜,极具气势感。而在细节上,新车还在B柱上印有“EDITION?888”专属车身标识,突显其限量定制身份。

配置方面,途昂X极夜限定版两款车型均配备4MOTION智能四驱系统、毫秒级响应DCC自适应动态悬架、10.2英寸全数字液晶仪表、十色可调环境氛围灯、三区自动空调系统、手机无线充电功能等配置·。

座椅方面,途昂X极夜限定版前排主、副驾座椅具备12向电动可调、前后排座椅加热和主驾座椅记忆。值得一提的是,途昂X极夜限定版配有专属电动踏板和限定款脚垫。使得车内的乘坐舒适感更加出众。

动力方面,途昂X极夜限定版提供380TSI和530V6两种动力版本车型,其中380TSI车型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20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530V6车型搭载2.5T?V6发动机,最大功率299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北京车展新车丨奔驰全新S级国内亮相前卫还是典雅?

2020北京车展开幕,我们的寻找新车“课代表”正在进行时。本篇为大家介绍的是在E4展馆的?奔驰S级,也可以说是本届车展上的豪华新贵之一。

9月26日,梅赛德斯-奔驰全新一代S级轿车正式迎来了中国地区首次的对外公众亮相。据悉,新车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上市。作为豪华大型行政轿车的标杆,奔驰S级一直都在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与发展,而眼下这台经过全新换代后的S级,是否还能续写前辈们的神迹呢?

外观方面,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消费者认为全新S级的设计过于激进,丢掉了历代车型所拥有的那种气质。但说句实话,当真正接近它、感受它、了解它之后,你将会被这台全新S级所折服。

前脸部分,新车用了奔驰家族最新一代的设计语言,“盾”型的前进气格栅虽然尺寸不及现款车型,但看上去却更加丰富饱满。与此同时,全新的几何光束大灯可谓细节拉满,其内部拥有130万个微镜片,灯光分辨率超过260万像素,为精准照明提供了充足的基础保障。

车身侧面,如果我们将腰线以下部位遮挡住,只看上半部分,是不是有种老式德系车的味道呢?不知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还是设计师有意而为之。

尺寸方面,全新奔驰S级的轴距达到了3216mm,相比于老款车型增加了51mm。

尾部,如果我们仅仅从照片上来看,多少会觉得它有些“拉胯”,但当走近之后,还是能够感受到S级所散发出的那种特有气场。但有一说一,三角形的尾灯在我看来确实有些过于前卫了,你们说呢?

进入到车内,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全新S级引入了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元素,其中悬浮式的大尺寸液晶仪表与直瀑式中控大屏非常抢眼。对于这项改动,很多朋友认为它违背了S级豪华、尊贵、典雅的初衷,但事实上,从使用角度出发,这套内饰设计真的非常赞。首先,这块液晶仪表用了LCD屏幕,并支持裸眼3D技术;其次,在第二代MBUX系统的加持下,整块中控大屏可以用来操作车辆的大部分功能配置,且GPU浮点运算能力达到了691Gflops,相当于Switch掌机模式的4倍之多,属目前市面上的顶级水准。但话说回来,屏幕虽然看着带劲儿,但依旧无法避免尴尬的“指纹集”问题。看来,想要富有仪式感的玩转这块大屏,您还得备双白手套~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S级为了提升后排乘客的安全性,配备了一套全球首创的后排正向安全气囊,进一步见减轻了碰撞后对后排乘客的伤害。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3.0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与4.0T涡轮增压V8发动机,并标配EQBoost轻混系统。参数上,两台发动机的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分别为435与503马力。据了解,新车还此次还将提供载3.0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插混版车型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67马力,电机最大功率为142马力。

总结

在接触它之前,我一度成为了网名口中的“键盘侠”,盲目的把全新S级列入了“失败换代车型”的名单之中。不过,当我真正走近并了解到这台车后,我的态度彻底转变了。在我看来,全新S级并不是在倒退,而是正朝着未来发展,只是我们没能跟上它的脚步。好吧,我承认,全新一代奔驰S级真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百度华为小米纷纷抢占风口!互联网大厂造车究竟图个啥

车东西

文?|?Bear

导语:借着电动汽车的行业大潮,动力电池产业迅速崛起,全球已形成中、日、韩三国企业争霸,松下、LG、宁德时代等巨头分庭抗礼的行业格局。

表面的平静背后,新一轮巨变正在酝酿之中——固态电池即将掀起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动力电池白名单去除后日韩企业重回中国市场、全球车企与零部件巨头们也纷纷涉足电池产业,一场大变局即将上演。

为此,车东西特推出《动力电池大变局》系列报道,详解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风云变幻,本文为系列报道之一。

“2025年车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会是2018年的7倍。”今年年中,全球动力电池巨头松下,对动力电池市场的宏大前景给出了自己的预判。

根据天风证券预测,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637亿元;到2025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会爬升至5000亿元;如果从长期来看,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很可能会上升至1.3万亿元的高位。

与此同时,根据天风证券数据粗略推算,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2030年间接近5000亿元,数千亿级别的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使得众多巨头趋之若鹜。

一边是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公司。2016年-2019年,四年时间里,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增长,国内公司市场布局与技术力逐渐增强。

另一边,则是以松下、三星SDI、LG化学为代表的日韩动力电池大军。曾被“动力电池白名单”拒之门外的日韩巨头们,在叱咤海外市场,砍下众多车企订单的同时,也在暗地里摩拳擦掌,准备着中国市场补贴退坡后杀回中国市场的。

据了解,以松下、LG化学为代表的日韩动力电池势力,自2017年起加大了中国市场的布局,大部分项目将在2020年-2021年投产或实现产能释放,日韩动力电池巨头的准星已经瞄准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出的节点。

与此同时,2019年6月,工信部提前宣布废除《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与四批企业目录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失去保护伞,日韩动力电池巨头重返中国市场的脚步正在加速。

▲工信部宣布废除《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自动力电池浪潮兴起以来,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几乎引领了每一波技术的变迁,借助技术先行的优势,松下、LG化学、三星SDI等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已经成长为产业巨头。巨头返华,势必会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形成冲击。

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2016年-2019年的黄金四年,技术、规模、市场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车企与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的绑定关系也在逐渐成型,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真的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中国市场吗?

中、日、韩三方动力电池势力谁更强势?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将走向何方?

本文试图从中日韩动力电池主要玩家近些年来经历的发展与变迁,来解答上述问题。

一、日韩四巨头加大中国市场布局?“三国杀”局面再现

当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如临大敌。

如果按原不变,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从2020年开始,就将完全退出市场。

整个产业将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简而言之,此前被政策保护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无差别地暴露在外资企业的“火力”中。

从下游的新能源整车产业,到上游的动力电池与各个核心零部件产业,无一幸免。

工信部曾经面向动力电池产业出台《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配套了四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俗称“动力电池白名单”)。但随着2019年6月,工信部废止这批文件,白名单失效,曾经被“动力电池白名单”拒之门外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大中国市场布局,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集团等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早已为角逐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

1、日系动力电池企业:松下

日系动力电池企业松下是所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中,受“动力电池白名单”影响最小的企业,也是在中国业务布局最快的外资动力电池企业。

▲松下总部

早期,松下一度是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加上特斯拉新能源车型出货量大,松下生产的动力电池绝大多数供应给了特斯拉。

2013年,松下与特斯拉签订扩大动力电池供应量协议后,自身产能吃紧,已有生产线全面运转为特斯拉供应18650三元锂电池。第二年,松下投资27亿元,兴建大连工厂,年产能5GWh,主要用于给松下的国外合作伙伴供应方形动力电池。

在松下的客户清单中,中国整车企业的数量与订单量均较少,“动力电池白名单”的限制对于松下影响有限。

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松下开始加大中国动力电池业务布局。

2017年5月,松下与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合资,建造了苏州动力电池工厂。2017年下半年,工厂已投入生产,年产能18650电池1亿只。

2018年9月,松下与联动天翼合资,双方共同出资200亿元,在江苏江阴分期建成总产能3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项目包括了锂离子电池和模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和制造。

2018年12月,外媒曝出松下将向已投产的大连工厂投资“数亿美元”,将大连工厂的产能从5GWh提升到12GWh。

一系列动作背后,松下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2、韩系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三星SDI、SKI集团

韩系动力电池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过程相对来说坎坷得多,其中既有政策倾向因素,也有地缘政治因素。

与所有外资动力电池公司一样,韩系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三星SDI、SKI集团,均未进入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

继续使用上述三家公司的动力电池,整车厂就将失去巨额新能源汽车补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2016年韩国不顾我国警告悍然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国内反韩情绪高涨。

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已经展开合作的国内整车厂纷纷取消了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订单。

LG化学此前在2014年已经建成了南京动力电池工厂,每年可为5万辆纯电动车配套动力电池,但失去在华订单后,2017年,LG化学只能被迫将工厂设备与相关知识产权出售给吉利旗下的衡远新能源。

无独有偶,三星SDI与SKI的在华业务也于2017年前后受挫,前者停建了西安动力电池工厂的二期工程,后者与北京电控、北汽集团合资成立的BESK直接停产。

▲三星西安动力电池工厂

在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偃旗息鼓,几乎退出了中国市场。

但随着补贴退坡,市场环境转好,LG化学、三星SDI与SKI集团已经重新开始了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布局。

2018年7月,LG化学电池项目签约落户南京,项目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与小型电池三类生产线,工厂规划电极、电芯生产线共23条,动力电池生产线占16条。

该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2019年底,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年产能10GWh。

LG化学称,该工厂将在2023年完全释放产能,预计总产能可达32GWh。

随着LG化学回到中国市场,三星SDI与SKI也加紧了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布局。

2018年7月,SKI宣布在江苏常州建造拥有7.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同年10月,SKI宣布追加投资25亿元,为动力电池工厂配套隔膜生产线。

2018年底,三星SDI重启了已经暂停两年的西安动力电池工厂二期项目。

韩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在一点点重新拾起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产能规模已经接近50GWh。

当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有些许像2014年前后,国内掀起新能源热潮,日韩动力电池集体进入中国市场所形成的“三国杀”局面。

但今时不同往日,国内整车厂基本已经完成了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大型动力电池供应企业绑定。

动力电池产品与整车需要进行复杂的定制、匹配、验证工作,时间、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缺一不可,整车企业是否愿意抛弃成熟的供应链,劳心费神去选择一家“看似高级”的外资动力电池供应商,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更何况车市寒冬之中,众多整车企业都在寻求降本增效,重新适配一家全新供应商的动力电池所需耗费的成本值得三思。

在这样的前提下,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回归,真的会对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吗?

二、日韩动力电池全球制霸?四年前何故折戟中国市场?

要正视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重回中国,是否会对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形成巨大冲击,还需要正确认识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深厚底蕴以及强大实力。

得益于消费电子时代的产业红利,日韩动力电池产业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先机。

以日系电池厂为例,锂电池的产业化应用方案最先由索尼开发成功。上世纪,日本三大电池厂索尼、松下、三洋几乎覆盖了整个日本的消费电子产业,同时也大量出口,并且业务范围从消费电子朝储能、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扩展。

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的18650圆形锂电池产业化推广者索尼,由于误判了锂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之外的潜力,错失动力电池与储能浪潮,随后又将自身的锂电池业务出售给了村田,黯然退出电池市场。

而三洋则因代工厂产能过剩,自身创新不足,集团各项业务逐渐被分割收购。其中负责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的三样电机,就在2009年被松下收购。

日本本土残酷的淘汰制中,松下成为了三家公司唯一一家幸存下来的企业,通过早期对动力电池的摸索,以及吸收三洋电机后,动力电池业务的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日系动力电池企业的代表。

在技术方面,松下在继承18650圆柱形锂电池方案的同时,还开发了新的21700圆柱形锂电池技术路线,实现动力电池单体容量上升35%,能量密度上升20%,系统成本下降9%,系统重量下降10%,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松下21700圆柱形锂电?

此外,松下发力NCA体系正极材料,将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做到了340Wh/kg,搭载松下NCA21700的特斯拉Model?3,目前动力电池组综合能量密度也达到了153Wh/kg。此外,松下还在与信越化学共同开发硅基负极体系,进一步拉升了NCA21700圆柱形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要知道,松下从2017年开始,就为特斯拉批量供应NCA21700圆柱形动力电池,而国内同代的NCM811动力电池则是在2019年,由宁德时代实现量产,单体能量密度为304Wh/kg。

这意味着,不仅在动力电池电芯的单体能量上,松下领先于国内的动力电池技术;在量产时间上,松下也比国内同代产品早两年。两年时间,足够松下优化NCA21700圆柱形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实现低成本稳定量产。

在产能铺设方面,松下在中、美、日三地建有8座工厂,预计2020年产能将会持续释放,达到52GWh。

而在合作伙伴方面,松下圆柱形动力电池几乎独供特斯拉,而在大连工厂生产的方形电池则主要配套给北美与欧洲的车企。目前,松下的合作伙伴包括了特斯拉、福特、大众、丰田、奔驰等知名车企,配套车型在2018年达到了58款。

虽然2018年松下出货量略逊于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公司宁德时代,但在技术路线、产能建设与合作客户等方面,松下不仅不落后,反而在各方面都有所领先。

相对于日本动力电池产业的激烈竞争,韩国动力电池产业相对来说温和许多。

目前,韩国主流的三大动力电池公司LG化学、三星SDI、SKI从不同的领域切入到了动力电池产业,各自技术路线与布局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互相侵蚀市场份额的情况并不严重。

LG化学是现阶段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软包动力电池供应商,2000年启动动力电池研发项目,并于2008年左右与现代起亚合作,正式开启商用化进程。

▲LG化学软包电?

在技术方面,LG化学拥有丰富的化学材料开发经验。在研发动力电池的早期,LG化学在就建立了隔膜与电解液技术的技术壁垒,并基于自身的技术培养了一批优质供应商,巩固了LG化学在动力电池产业的地位。

此外,LG化学作为最早布局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覆盖了大部分软包电池的核心专利,2019年,LG化学软包电池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6%,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产能铺设方面,LG化学在中、韩、美、欧建有4座工厂,目前产能已经超过23GWh,该公司预计,到2021年,其产能将会扩张至110GWh。

庞大的产能与先进的动力电池量产技术,是的LG化学拥有消化全球顶尖电动汽车企业订单的能力。2019年年底,特斯拉宣布中国工厂Model?3生产线投入量产,其二供首先选择了LG化学,而非中国动力电池公司。

除此之外,LG化学还合作了现代、通用、福特、戴姆勒、大众等主流欧美韩车企,主要配套车型12款,配套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200Wh/kg。据东吴证券统计,2018年,LG化学动力电池出货量7.4GWh,2019年,LG化学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10GWh。

三星SDI主推方形动力电池,与LG化学几乎是同一时期进入动力电池市场。2008年,三星SDI与汽车Tier?1博世合资,成立动力电池公司SB?Limotive,开始给宝马供应动力电池。

▲博世与三星SDI合资成立SB?Limotive

2015年,三星SDI收购了麦格纳的动力电池组子公司MSBS(Magna?Steyr?Battery?Systems?GmbH?&?Co?OG),加快了全球化布局的进程,先后在中国、美国与匈牙利建造了三座动力电池工厂,产能也上升至22GWh,与LG化学非常接近。

在技术方面,三星SDI坚定NCM三元锂电池路线,并从NCM523逐渐向NCM622、NCM811演进,其单体能量密度已经从2016年的130Wh/kg上升至2019年的250Wh/kg。

在合作车企方面,三星SDI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宝马,其余核心客户包括大众、马恒达、Lucid?Motors,供货车型达到30+款。

SKI的技术路线与三星SDI类似,该公司从2017年开始加大动力电池的布局力度,但目前整体规模仍然较小。据光大证券数据,SKI集团2018年动力电池产能仅3.9GWh,与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接近,配套客户也较少,主要是现代、北汽、戴姆勒等公司的二供。

整体来看,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力、产品力、产能等方面竞争力都非常强。

那么,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能够凭借这些硬实力颠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吗?答案是不一定。

早在2016年之前,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就曾尝试在华布局。

2014年,松下与LG化学的动力电池工厂先后落地中国大连、南京,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三星SDI工厂落地中国西安,SKI与北京电控、北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BESK生产动力电池。

那么,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第一波布局的结果如何?答案是惨败。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入华时间较晚,布局最早的LG化学在2014年才建成南京工厂。

2016年前,日韩动力电池尚未与整车厂完成大规模的车型配套,出货量较低。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近8成的动力电池出货量由前十名包揽,而前十名完全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小于2%。

在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即将展开在中国的布局的时候,2015年底,工信部出台《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在2016年连发四份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俗称“动力电池白名单”)。

出于保护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目的,“动力电池白名单”中并不包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这也意味着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无法享受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日韩动力电池被拒之门外。

此外,地缘政治的摩擦也成为了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极大地威胁到了周边安全,激起了国内的反韩情绪,当时三星SDI的电池也发生过爆炸事故,这一轮节奏使得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举步维艰。

前一轮日韩动力电池的入华路,走得相当艰难。

三、中国动力电池的“黄金四年”

市场接受度低迷、政策保护以及地缘政治的摩擦,使得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第一轮入华布局遭受重创,同时也错过了2016年-2019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轮黄金期内,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了高速增长。

从玩家情况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集中化趋势越发明显,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200+家缩减至2019年的60+家。

▲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产业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产业内逐渐形成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第一梯队,国轩高科、比克电池、天津力神灯企业为第二梯队的产业格局。与此同时,第一梯队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扩张,相反地,第二梯队的市场空间与玩家规模都有进一步收缩的趋势。

整个产业正在从野蛮生长期走向成熟期。

从技术的演进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路线从早期的磷酸铁锂路线,切换到了NCM三元锂路线,并且在四年内完成了从NCM523、NCM622到NCM811的技术迭代。

伴随技术的迭代,中国国产动力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也从磷酸铁锂时代的140Wh/kg增长至NCM811三元锂电池的304Wh/kg,宁德时代也成为全球首家量产NCM811三元锂电池的公司。

在市场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市场也水涨船高。

▲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关键指标变化情况

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8.3GWh,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56.9GWh,对比2016年增长超过100%。

产量则从2016年的30.8GWh,增长至2018年的70.6GWh;产能从2016年的90GWh,增长至2018年的260GWh。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增长,但从产能与装车量差距的扩大,也反映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出现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现象。

另一个体现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高速发展的现象是,除了布局国内市场,部分有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收到国外车企订单,布局海外市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克电池、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企业。

据了解,宁德时代是国内最早与国外车企接触的动力电池公司。2012年,宁德时代与宝马达成合作,为其供应动力电池,2018年宁德时代与宝马正式签订40亿欧元(约合311亿元人民币)订单,成为宝马的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

宁德时代与宝马的成功合作案例为其带来了一系列国际车企,其中不乏大众、通用、日产、本田、戴姆勒等知名车企。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在德国规划了一个10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产能完全释放。一旦这一工厂落成,将会超越松下与特斯拉合资的内华达超级工厂(35GWh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

除了宁德时代,2018年以来,国轩高科、比克电池、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也陆续收到了海外车企的配套订单。

举例来说,国轩高科在2019年2月与博世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锂离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零件、产品)等,除此之外,还与印度汽车集团塔塔合作,为其乘用车与商用车提供动力电池。

孚能科技则在2018年12月获得了戴姆勒超百亿欧元的动力电池订单,根据协议,孚能科技将从2021起至2027年这7年间,向戴姆勒提供合计140GWh的电池。

从产业格局变化、技术突破、市场增长以及出口布局来看,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缺席的2016年-2019年,成为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黄金四年。

四、中日韩动力电池再PK?到底谁更强?

那么,一边是高速发展了四年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另一边是布局海外,持续在技术和产能上取得突破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中、日、韩三方动力电池势力将在中国市场再度聚首,究竟谁的竞争力更强?

车东西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了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对比。

▲中韩动力电池核心竞争指标对比

从技术力上来说,目前日系动力电池企业松下依然保持着领先的地位,该公司与特斯拉合作研发的NCA21700圆柱型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可达340Wh/kg。

这款电芯的能量密度目前领先于宁德时代的NCM811动力电池(304Wh/kg)以及LG化学的动力电池产品(253Wh/kg)。

此外,在动力电池成本方面,根据研究机构瑞银此前公布的信息,松下的动力电池成本已经下降到了773元/kWh,LG化学动力电池成本在1031元/kWh左右,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成本在1042元/kWh。经过推算比亚迪动力电池成本在整车的占比以及比亚迪唐EV带电量可得出,比亚迪动力电池成本大约在1100元/kWh。

成本上来看,松下的优势也不小。

不过从出货量、合作客户、产能以及配套车型等方面来看,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对比松下与LG化学依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优势。

2018年,宁德时代出货量23.5GWh,全球排名第一,松下则紧随其后,出货量20.7GWh,排名第二。

合作客户方面,宁德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了15家主要车企,松下的合作车企数量为12家,LG化学合作车企数量为9家。

配套车型方面,松下2018年配套车型58款,2019年预计为70+款,主要客户仍然是特斯拉。LG化学自2017年加大动力电池业务投入以来,一直在快速拓展欧美地区的车企,目前有主要的9家合作车企,主要配套车型12款。

宁德时代的配套车型数据中计入了商用车型,因此表中宁德时代配套车型的数量大幅超过松下与LG化学,达到了1000+款。

据车东西预估,今年,宁德时代的配套车型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内合资车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基本选择了宁德时代,而今年合资车企将会有多款电动车型上市。

分阵营总结,日系动力电池企业松下目前在技术上的优势较大,后续进入中国市场开拓业务时,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为其提供很强的竞争力。

但目前松下对于产能建设与客户渠道的拓宽较为保守,东吴证券预期,松下未来数年内的增长有可能会落后于宁德时代与LG化学。

韩系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目前从产品力与合作车企来看亮点不多,但该公司在2020年-2021年将产能提升到110GWh。同时,LG化学还在快速扩展与车企的合作业务。如果能够协调好产能扩展的速度与业务扩展的速度,LG化学将可能成为2020年-2025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与电芯成本虽然不如松下,但合作车企数量众多,并且与大众、宝马等国际知名车企达成了动力电池供应协议,同时还在德国规划了10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随着动力电池量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成本的下降速度也会加快。不出意外,宁德时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高增长,同时其海外业务的比例会不断扩大。

五、日韩动力电池加速到来?国内二线厂商生存空间受压缩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重回中国的布局十分迅速,产品力与技术力直逼甚至超出国内顶尖水平,但经过“黄金四年”的发展,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已经有领先的企业能够站出来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抗。

那么重回文章开篇的三大问题:

1、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真的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中国市场吗?

2、中、日、韩三方动力电池势力谁更强势?

3、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将走向何方?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想必已经十分清晰,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技术、产能以及合作车企方面并没有完全落于下风。甚至得益于国内的环境,宁德时代比松下、LG化学获得了更好的客户,这一点从近些年宁德时代蝉联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就能看出。

此外,诸如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国内动力电池厂也获得了戴姆勒等国际知名车企的大订单,借助与知名车企的合作,这些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并非没有翻身的机会,国内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企业完全有可能抵御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入侵。

第二个问题目前来看也有了答案,日系技术力确实占优,但发展速度却是中韩更快。简单来说,日系动力电池企业松下技术与成本占优,但目前合作伙伴较少,过于依赖特斯拉,此次特斯拉国产后选择LG化学作为二供,松下的地位立刻就受到了挑战。

韩系有竞争力的玩家目前较多,LG化学实力最强,优势体现在产业链布局深入,牵手车企多,且产能扩张较快。但新能源车市增长动力终究有限,LG化学在20201年前规划达到110GWh产能,很容易陷入产能过剩的局面。

而国内宁德时代产品技术较有竞争力,且绑定车企较多。但相对而言,其电芯成本较高,后续还需取降本增效的措施,使自身产品在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同类产品竞争时更具优势。

第三个问题,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将走向何方?根据文章分析与车东西与业内人士的交流,目前也可以得出三个趋势:

1、国内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产品、成本、产能等硬性指标被日韩动力电池厂超越,很可能会失去当前的合作车企,二线动力电池厂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2、车企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定制、匹配、测试动力电池仍需一定时间,这个时间周期大概会持续1-2年。即是说,日韩动力电池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将会在2021年左右,在此之前都是国内动力电池公司寻求产品力突破、成本下降、提升产能的时间窗口。

3、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优质产品进入国内,不会对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造成致命打击,相反会促进动力电池产业整体产品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国内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从全局来看,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国内动力电池产业仍然存在不小的威胁。但经过四年的发展,国内电池企业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产品力足以与国际一线电池厂匹敌,因此并不需要担心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入华会掀翻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小船”。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部与尾部的动力电池企业可能会在这轮变革中被迫出局,需要抓紧日韩动力电池入华前的窗口期,抓紧与头部车企形成绑定,保证自身不被淘汰。

结语:日韩动力电池返华?再现“三国杀”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重回中国,已经从此前的预测到迹象,再到如今已成现实,并且随着政策的开放,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回到中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等企业的动力电池工厂大多已在中国落地,并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但现象背后的事实往往没有那么“危言耸听”,日韩动力电池的到来很大可能不会对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造成过强的冲击。目前来看,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有实力和松下、LG等公司同台竞技。此外,一些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也在通过与国外车企合作,寻求突围的机会。

不过客观来说,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入华也确实会加速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洗牌的进程,使得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更快向成熟期过渡,实现产品力的提升。

当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真正开始在国内大规模量产销售动力电池,产业很可能会再现2016年前,动力电池“三国杀”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王佳妮4月20日报道:上海车展第一天,资本市场就沸腾了,A股三大指数放量上涨, 汽车 板块近30只个股涨停,无人驾驶、 汽车 电子、锂电池、智能交通等产业链相关个股普涨,让春节后郁闷至今的广大股民们扬眉吐气。

有人把这功劳扣在华为的头上:在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北汽联合发布首款纯电轿车,标志着曾经誓言永不造车的华为,开始帮助车企造车了。车展开幕首日还有消息传出:华为旗舰店要卖车了。有网友不禁凡尔赛了起来:“本来只想买部手机,结果一冲动订了台车回家。”

造车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新赛道,今天就让我们扒一扒各家大厂的家底,猜猜他们究竟图个啥?

本届上海车展,车载智能系统成为除了车辆“颜值”之外的另一大看点

百度调整公司定位,欲重回第一梯队

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中首当其冲的百度逐渐失去优势,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后浪碾压。但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百度却是最早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的公司之一。

基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百度一直在小度智能助手以及自动驾驶上延伸扩张。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实现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约130亿元,成为拉动整体业绩的动力。不过,真正值得品味的还属百度在财报中发布的公司新定位“AI生态型公司”,取代之前“以搜索引擎、知识、信息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定位。仔细品品,新定位意味着AI将成为百度的核心业务。

随后,李彦宏在2020年财报信中表态,新的一年里,百度作为AI生态型公司,将抓住云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在过去几年里,百度已经先后研发出了大量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因此百度希望可以帮助 汽车 制造客户加速在智能软件上的整合以及升级。”

不过,百度似乎对 汽车 智能软件供应商这一身份并不满足,它还要进军整车制造业。20201年1月11日,实锤落地,百度与吉利组件智能电动 汽车 公司,新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利好立竿见影,当天收盘,百度(BIDU.NASDAQ)报价301.93美元(约合人民币1951.4元),涨幅2.15%;3月3日港股收盘,吉利 汽车 (00175.HK)报价26.15港元(约合人民币21.79元),涨幅0.77%。

如果百度的造车公司运行顺利,预计在三年后,消费者就可以开上“百度 汽车 ”了。

百度的Apollo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

华为自己不造车,要帮车企造好车

其他大厂都造车了,华为呢?每当传言满天飞,华为总是笑而不语,终于,4月17日晚,华为一鸣惊人,与北汽新能源一起官宣了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北汽极狐阿尔法S。

华为进行和车相关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成立的车联网实验室。去年10月,华为又发布了hi商业模式,代表Huawei Inside。华为将为合作车企提供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华为有着有深厚的ICT技术积累,2020全年,华为营收达到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营收净利双双增长,但业绩增速放缓。整体增长之下,各业务条线、各大区域情况冷热不均。过去一年,华为中国区业务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和美洲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剥离荣耀后,华为元气大伤,国内出货量被小米、OV赶超,仅仅位列第四。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说,华为的布局在智能 汽车 的关键领域,比如车联网、车云、智能座舱、电源管理等。“华为做智能 汽车 部件供应商的定位没有改变。”他一再强调。

极狐αS通过华为技术可以在城市道路无人驾驶

小米再创业,雷军自称“亏得起”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雷军的经典语录。3月30日,雷军宣布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小米要造车了。

众所周知,小米的主营业务是手机。2020年全年,小米集团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12.8%。虽然营收利润实现双增,但毛利却不高,小米智能手机的毛利润低于10%。与此同时,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两大业务的营收增速也有所放缓。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智能手机已进入存量市场。据中国通信院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16年达到5.6亿部高点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全年出货量为3.08亿,比4年前减少近一半。对小米而言,寻求新的业务增量已迫在眉睫。

其实,小米入局 汽车 业并不是一时兴起。早在2013年,雷军就两次拜访特斯拉CEO马斯克,下单了两台特斯拉Model S,开一台,拆一台。2014年,小米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近十家电动 汽车 企业,包括蔚来和小鹏。

智能电动 汽车 作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大移动终端,符合小米延展AIoT生态链的战略。雷军在4月6日的米粉“Open Day”上表示,智能生态是个整体,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和智能 汽车 在内是一个闭环。

但终究,造车是重资产,小米全资在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首期投资100亿,未来10年将总共投资100亿美元,定价在10万到30万之间,估计三年后上市。而在小米的账面上,截至2020年底,现金储备有1080亿。雷军说:“小米亏得起。”

“在过去75天里团队,我们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才终于迎来了小米史上最重大的造车决定。”雷军这么说,是坚定投资者信心,也是为自己壮胆。

智己L7是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的成果

阿里牵手上汽,用户也能分股权

本届上海车展,智己 汽车 首度登场,发布了售价40.88万元的豪华纯电智能轿车。智己 汽车 来头不小,是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在2020年12月联合成立的,创始轮融资达到了100亿元。新公司中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占18%,阿里占18%。

有人要问,还有10%的股权归谁呢?答案是“用户”。智己 汽车 的股权架构十分特殊,即“ESOP(核心员工持股平台)+CSOP(用户权益平台)”。车主作为用户使用服务并输出数据,由智己 汽车 获得大数据并以此不断改善智能化服务体验,最终以数字权益的形式确认用户贡献的数据价值。有网友说,这一套规则像极了比特币“挖矿”,四舍五入,买智己 汽车 等于买了辆矿车呗。

在智己 汽车 中,上汽集团提供技术、供应量帮助,阿里巴巴提供大数据、智能生态、资金方面支持,张江高 科技 则负责提供AI智能领域。事实上,在智能网联领域,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早在2014年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智联网 汽车 ”项目合作。2015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2016年,荣威RX5上市,这是首款搭载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系统的智联网 汽车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商以及背后的金融仍然是阿里巴巴最主要的商业模式,进入 汽车 行业只是角色。从 汽车 智能操作系统入手,一是因为阿里有较强的服务整合能力,二是阿里具有独立开放的操作系统。反之,前途无量的智联网 汽车 市场,也将反哺给阿里更有黏性的用户和更丰富的消费场景。

参观者在上海车展体验智能 汽车 的操作功能和智能架构

行业风向:软件成为现代车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车企和互联网、通信巨头联手合作已成 汽车 行业新常态, 汽车 正逐渐“电子商品”化。从上海车展参观归来,范先生有所感慨:“大大的屏幕实在是不敢恭维,有些功能要一屏一屏地去翻找。眼睛离开前方道路也不安全。如果操作出错的话,纠错的步骤也不如机械按键来得方便。满眼都是屏幕,还能不能好好?”

有“吃瓜群众”表示,对于互联网造车其实就是看个热闹,“可能是在为将来的无人驾驶开发铺路吧,但落地太难了,法律通过可以上路再说吧。”也有 科技 粉丝对智慧出行充满期待,”如果有心仪的车款落地,我很愿意买单。”

观众正在通过VR系统感受大疆车载系统

一份普华永道发布的《2020年数字化 汽车 报告》显示,软件已成为现代车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到2030年,软件在消费者感知价值中的占比将达60%。另一方面,受到互联 汽车 、无人驾驶、智能出行和电气化趋势的影响, 汽车 软件数量增长将超过300%。未来10年,随着用户期望提升和新功能涌现,软件开发成本将增长83%。”

普华永道中国 汽车 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在接受东方网记者访时表示,未来,只有打造软件驱动的车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持续捕获价值,“短时间内,智能网联 汽车 由于成本的因素,价格有一定压力,但开发成本随着产销量的提高,能够进一步摊销。”

(摄影:刘晓晶、柏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