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汽车大梁变形能修复好吗_c30汽车大梁变形能修复好吗
1.C30汽车大梁变形能修复好吗
2.转换层(高大)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跨度4.2米大梁250X500,C30强度的混凝土,放3根20的2根18的3根16的钢能承受多少重量?
4.谁有转换层施工方案?
对目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推广应用的认识 [2009-03-16 15:49] 5 - 摘要: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的工程界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杜拉纤维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但进入时间早,工程实践多,而且涉及的工程类别和应用范围也广。本文结合杜拉纤维在各类工程的大量推广应用的实践,从纤维作用的实质、纤维发生作用的条件、纤维的适当掺量、考量纤维混凝土的指标以及纤维混凝土配制的便易性等方面,对目前工程界中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提出商榷,提出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上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结构 现场施工 ;1;;;;;;;;;; 纤维作用的实质1.1; 经过多年的推广,聚丙烯抗裂纤维----杜拉纤维(Durafiber)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千多个各类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大面积应用。主要用在道路、桥梁、机场、地铁、及民用建筑、工程以及预制构件、保温材料、干粉砂浆等各个方面。如高速公路收费站特殊路段;软基层路面;大型桥梁、立交桥、高架路的铺装层;桥梁修护;公路修补;建筑物的地下室底板、侧墙、挡土墙;露天及室内停车场、车道;飞机场停机坪、机库;上人屋面、天面;楼板、楼梯板;转换层大梁、超大型梁和柱、直线加速器防辐墙、油库底座、溢洪道闸墩、石化焦炭塔框架、风力发电风塔基座等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薄壁结构;设备基座;游泳池、储水池、化污池;排污管道、电缆管道;网球场、篮球场;大型垃圾堆放池;核废料填埋、核废料储存容器;住宅小区道路;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内外墙抹灰;室内装修;水渠、泄洪洞等冲磨混凝土;水利堤围;地铁、轻轨地下基础;隧道;涵洞、护坡;厂房、桥梁加固和修复等。其中不乏许多重要的大型工程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工程,如深圳市民中心、深圳会展中心、深圳地铁、深圳游泳跳水馆、重庆朝天门广场、重庆渝海地王广场、重庆世贸中心、重庆机场、重庆渝澳大桥、重庆黄花园大桥、重庆石板坡大桥、广州新机场、广州地铁、广州新中国大厦、广州名汇商城、广州正佳广场、京珠高速、湖北出版城、北京蓝海洋水上世界、南阳回龙蓄能电站、乌海灌渠等等,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自1999年防水专家将以杜拉纤维为代表的聚丙烯纤维写入《深圳建筑防水构造图集》之后、广州、北京等地依据大量的工程实践数据和专家论证,在轻板墙体工程、保温工程方面纳了杜拉纤维规格、掺量和做法,将聚丙烯纤维的使用纳入了地方技术规程。之后继续扩大的工程实践,以及其它许多品牌工程用纤维的大量推广和应用,为我国合成纤维混凝土开拓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不同类型工程和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实践中,杜拉纤维都取得了成功。工程用合成纤维所起作用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何看待合成纤维所起的作用?随着目前呈现了众多品牌工程用合成纤维的开始激烈竞争时,对此问题却引出了许多疑问。部分厂商宣传纤维作用的时候存在片面性,好像只要在混凝土/砂浆中一掺加纤维,裂缝就不复存在,违背了纤维发生作用的机理和忽视了具体工程的个性条件。合成纤维解决的主要对象是混凝土早期的原生裂缝,无限夸大合成纤维对裂缝的抑制作用是不对的。事实上,混凝土/砂浆掺加纤维,也只能是对非结构性裂缝的阻裂作用,不可能完全消灭裂缝。1.2 ;微细纤维掺加在混凝土/砂浆中,以对裂缝的阻裂作用为主要表征,实际上由于低弹模的纤维掺加在相对高弹模的混凝土中,作用的实质是最大可能地降低了混凝土的脆性,从而解决了由于混凝土先天带来的某些不足方面的问题---因脆性引起的容易开裂等,对改善混凝土/砂浆内部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不同于一般的加筋配筋,而是一种从根本上对混凝土/砂浆自身缺陷的改善。其中包括有效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减少裂缝,提高抗渗能力;减少裂缝,延缓钢筋锈蚀;减少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化学侵蚀;增强抗冻融能力,减少混凝土结构遭受破坏;减少混凝土的泌水,使表面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改善;减少裂缝,提高耐磨性和抗冲击能力等等。所起的作用不是某几个强度指标能够体现的,而是多个指标的综合体现,尤其是混凝土耐久性。合成纤维混凝土成为国内理论界热衷研究的真正意义,也在于如何真正揭示、衡量纤维对混凝土作用的本质。正是由于我们在推广杜拉纤维过程中,揭示了其作用的实质,杜拉纤维的应用才由简单的外墙处理,逐渐转向应用于技术难度较高,抗裂、抗渗、耐磨、抗冲击、抗震要求高的许多结构性重要部位。较有代表性的有:埋深23m的广州地铁公园前车站主体结构C50砼刚性自防水结构;深圳市民中心地下室底板、外墙C30S8近3万m3大规模泵送砼施工;深圳擎天华庭地上48层,总高度168m,应用于在箱式转换层的KTL托梁和环梁C50砼抗裂;深圳宝安体育馆工程混凝土总量3.5万m3,掺加杜拉纤维混凝土总量为1.7万m3,用于地下室底板、梁板、预应力梁板、挡土墙、消防水池、后浇带等,分别为C30、C35和C40砼,抗渗能力提高60-80%,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深圳TCL工业研究大厦工程,为配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需要,在悬挑梁用添加杜拉纤维抗裂的C60混凝土,比普通C40砼提高抗拉强度50%左右;深圳少年宫少年山后花园转换层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复杂,含钢量大,混凝土浇捣困难,掺加杜拉纤维保证混凝土质量。广州新中国大厦C70、C80钢管混凝土柱以及600mm厚、8000m2的地下室厚筏板抗裂。河南郑州、新乡和武汉等多所医院直线加速器防辐墙抗裂。重庆、深圳、北京、武汉等地多处游泳、跳水池的抗裂、抗渗。京珠高速、广州新机场高速等大量的公路收费站耐磨、抗冲击路段。广州、深圳地铁的地下基础结构的抗裂、抗渗工程。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多处超大面积地下室复杂结构的抗裂、抗渗。重庆、甘肃、江苏、黑龙江、吉林、广东、河南、江西、湖北等地的大量桥面铺装层和桥梁应力柱、箱梁应用工程。各地大量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抗裂工程。湖南、新疆、江苏等地多处石化焦炭塔大体积框架抗裂工程等。内蒙、河南、湖南多处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和抗冲磨、抗渗混凝土的应用。成功应用的实例数不胜数,验证了合成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作为一种混凝土抗裂不可缺少的添加材料受到了工程界的欢迎。混凝土是工程中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也是最主要的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我国目前正进行着举世空前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但是有许多混凝土结构,包括桥梁、道路、隧道、港口、大坝、建筑物等,在建期间或建成时间不长后出现可见裂缝,影响外观,影响在侵蚀中运行结构的耐久性,还使一些结构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暴露出较严重的耐久性问题,寿命低于设计寿命标准。只有认真解决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才能使充分得到利用。尽可能延长各类建筑物的寿命,延缓因时间推移而带来的结构安全性方面的威胁,保证其正常使用,才能尽可能节约重建和修复费用。在混凝土结构中大量推广普及合成纤维混凝土,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由于建筑物向高、大、结构复杂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成为解决结构耐久性的一种重要手段。2;;;;;;;;;; 纤维发生作用的条件2.1; 纤维发生作用的条件,可以从纤维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理解。2.1.1; 外部:可从纤维在混凝土/砂浆中所处的形态以及纤维对集料的关系两个方面来理解。纤维在混凝土/砂浆中能否乱向均匀分布,是关系到纤维能否发生作用的关键。纤维作用的机理无论怎样解释,都必须保证纤维在混凝土/砂浆中呈均匀、乱向分布的状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微裂缝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纤维的阻挡,消耗了能量,使其难以进一步发展,从而阻断应力达到抗裂的作用。由于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表面用不同的活性剂配伍进行处理,使纤维遇水均匀分散,再加上外力与混凝土各种集料搅拌进一步使纤维与各种集料握裹。杜拉纤维便于分散均匀,是所有使用过该产品的人员所公认的。我们一般在透明水杯的清水中放入少量纤维进行搅动,便可以直观的发现杜拉纤维呈立体悬浮状乱向分散,且长时间放置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而某些同类的产品,经搅动后可能分散,但时隔不久便会上浮为一絮状层。据反映凡是有后者情况的纤维,在混凝土/砂浆的实际配制过程中多不易均匀分散。这种观察办法和有人提出的“纤维层高稳定率”办法大同小异。[1] 由于聚丙烯纤维密度小于水以及纤维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分散在水中的纤维受浮力及表面活化能的影响,会逐渐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层和离析的状态,将不同品牌的短纤维放置在量杯中搅拌后静置,在不同的时间段测量其悬浮状层高的办法来比较其稳定性的办法以判断纤维的分散性。纤维对集料的握裹状况,是能否起作用的另一个关键。纤维能够尽可能多的握裹集料,避免在受力时被拔出。不同的纤维制成标准不同,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呈现不同的握裹集料的情况。如果加入纤维后的混凝土塌落度没有损失,这种纤维不是分散不好就是握裹力差,纤维的作用无从谈起。2.1.2; 纤维能够起作用,还在于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拉伸极限、纤维均匀度、抗酸碱腐蚀和紫外光的老化能力等。据纤维专家解释,抗拉强度和拉伸极限成一定的反比关系。这种关系要适当,并非纤维的抗拉强度特别高才能产生高的阻裂效用。纤维在受到拉力的过程中发生拉伸变形,如果比值不适当,则抗拉强度不可能达到要求。当然,由于制成的限制,该数据只能尽量满足要求。聚丙烯纤维抗拉强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脆性加大。拉伸极限过大,混凝土/砂浆中的纤维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又可能无法控制裂纹。据了解,杜拉纤维的拉伸极限15%左右已经接近天然纤维,需要一定的控制技术才能生产。纤维的改性也表现在这一方面。拉伸极限指标也是衡量纤维抗裂能否真正达到作用的一种指标。2.1.3 ;要真正认识每一种材料的特性和优劣,强调一种材料排斥另一种材料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材料是不断变革的,要不断认识和使用新的材料。只有充分发挥材料的复合效应,才能综合解决工程中所遇到问题。比如,具有高弹模的钢纤维和低弹模的聚丙烯混用,可在混凝土破坏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聚丙烯纤维由于其数量多及性能特点主要约束混凝土早期原生裂缝及微观裂缝,在较低拉应力情况下起作用;钢纤维根数不多但具有明显的增强,对宏观裂缝可以起到显著的阻裂作用。两种纤维可以从不同的阶段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扩展起到约束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可以综合两种不同弹模的纤维吸收能量的优点,对混凝土内部的缺陷产生协同作用,既可以有效增强又可以有效增韧。又如,在水工混凝土的应用中掺加粉煤灰或硅粉增加抗冲耐磨强度和抗裂。黄委会实验中心所做的配比试验,在掺加20%粉煤灰和杜拉纤维0.6/0.9/1.2kg /m3掺量的情况下,抗冲磨强度分别增加6—18%。南京水科院的试验证明,聚丙烯纤维和硅粉共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33-58%。[2] 我们在内蒙哈拉沁水库泄洪洞工程的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C30汽车大梁变形能修复好吗
注意如下:
1、提车时注意看里程表公里读数:一般为8——10公里,看水箱散热片有无杂物、座位保护包装及车头塑料纸是否完整、车内乘驾位及仪表等是否有污秽物。
2、提订货车时,要注意看出厂日期和提货日期是否相距太长时间,如相距时间过长,此车有可能为展示车(放在展览大厅供客人展览)或翻新车(试驾车)。
3、提车时记得索要生产日期和运输日期,详细比对所提车辆。
转换层(高大)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扭曲变形,就可以修好的,,但必须用汽车大梁校正仪才可以校正好。建议去整形设备齐全,技术好的汽修厂修理就可以,修好后对以后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整了型的大梁当然不会像以前一样结实),价格会更实惠一些。
跨度4.2米大梁250X500,C30强度的混凝土,放3根20的2根18的3根16的钢能承受多少重量?
转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银座公寓工程结构设计设备层为转换层,标高为±0.00m~6.6m,层高6.6m; 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二、转换层结构配置主要特点:
1、节点处钢筋较密,其中柱、框支梁及其它梁钢筋同时穿插,大截面钢筋汇于一处.
2、转换梁受力主筋均为二级钢。
三、施工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往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经验,本工程考虑以荷载传递法施工方案:即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结构为主承力构件,完成转换层施工。其主要原理为:
1、在一层框架梁上沿梁长方向间距500mm、沿梁宽间距300~375mm设可调撑杆(视梁宽而定),顶紧转换梁底模板支撑横杆,将转换梁主要施工载荷直接传至已施工结构梁上,以一层框架梁做为主承载构件。
2、墙、柱、梁、板砼浇注一次完成。
四、内架支撑方案:
本工程转换梁模板用木模板体系,钢管及顶撑支承;木方小楞横向布置,间距为150mm;钢管沿梁纵向布置@500,横向视转换梁梁宽和梁高而定,这样节省钢管,避免短钢管浪费;梁侧模用对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设3~5道对拉螺栓(梁高大于1.6米时,五道;1.2~1.6米,四道),从梁底150mm起布置1道,底下3道间距为300mm,上面2道间距为400mm,纵向间距为500mm。
转换梁底顶撑的间距为:当梁宽600mm时,三排顶撑;梁宽900时,四排顶撑,沿梁长方向为500mm 。大横杆的步距不大于1000mm。板立杆间距为1000mm。在靠近杆顶和杆脚处,各用水平连杆双向拉固。纵向剪刀撑设置在梁两侧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设置,不得跳跃设置。横向设置剪刀撑@2500mm,立杆下用木方垫板。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脚手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整个支撑架按满堂红脚手架的要求搭设,梁下承力小横杆应用双扣件与立杆扣牢。
转换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荷载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梁承载,并当框支梁下无相对应的框架梁时可将立杆直接架设在楼板上.
五、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绑扎柱、核心筒墙钢筋→搭设转换层转换梁负筋支架→转换梁负筋绑扎定位,锚入柱墙中→支设柱、墙模板及预埋铁件→支设转换梁底模及转换层顶板模→绑扎转换梁梁钢筋→绑扎顶板钢筋→绑扎上部结构剪力墙及暗柱插筋→支设转换梁侧模及转换柱、核心筒墙部分模板→浇筑砼。
2、转换梁钢筋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钢筋绑扎顺序
a、墙柱钢筋:
外露钢筋调整→钢筋上附着物清除→墙、柱根部清扫→箍筋布置→就位绑扎→绑扎砼垫块→验收。
b、梁板钢筋:
模板清扫、刷隔离剂→梁、柱交叉处柱箍筋就位→主梁钢筋绑扎→次梁筋绑扎→板下层筋→马凳、水电管预埋→板上层筋→验收。
2)、钢筋位置准确保证:
按梁、板、柱等预制相应厚度的砼垫块。墙、柱插筋按轴线定位。用辅加钢筋加固,保证其稳定、不易倾斜、不移位。墙、柱垫块要用22#钢丝交叉绑扎牢固,间距正确,垫块的强度要保证。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有专职人员看守成品钢筋,测量工配合随时验收轴线位置,随时修复正位。梁的二排钢筋一定要绑扎到位,可以加短钢筋作垫块,并且要多绑扎点,保证绑扎牢固。
3)、钢筋连接及锚固:
a、本工程钢筋连接方式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受力主筋要优先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焊接用电渣压力焊(竖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用钢筋冷挤压连接。钢筋的接头的数量、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
b、对钢筋绑扎接头作如下规定:
①接头不能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梁、板底筋接头应留在距支座处1/3跨内,面筋留在跨中1/3范围内。
②搭接长度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③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④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每个搭接接头至少有三道绑丝。
⑤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c、对钢筋焊接接头作下列规定:
①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②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③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①受拉区不宜超过50%。
④用普通焊接连接时,Ⅰ级钢筋用E43系列焊条,Ⅱ级钢筋用E50系列焊条。
d、对钢筋机械接头作下列规定:
①受力钢筋用A极接头,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②钢筋弯折点与接头端头距离不宜小于200mm。
③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
e、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执行,接头套筒处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墙为15mm;梁、柱为25mm;楼板、楼梯板为15mm;以上部位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均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f、搭接接头范围内(LlE)在绑扎时至少要有三道双股绑丝。
j、墙柱梁板钢筋的锚固及节点构造均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La(mm)如下表:
钢筋类型 C20 C25 C30
La LaE La LaE La LaE
Ⅰ级钢筋 30d 35d 25d 30d 20d 25d
Ⅱ级
钢筋 D≤25 40d 45d 35d 40d 30d 35d
D>25 45d 50d 40d 45d 35d 40d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LIE、LI
钢筋类型 C20 C25 >=C30
LI LIE LI LIE LI LIE
Ⅰ级钢筋 36d 41d 30d 35d 24d 29d
Ⅱ级
钢筋 d≤25 48d 53d 42d 47d 36d 41d
d>25 54d -- 48d -- 42d --
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IE和LI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4)、钢筋绑扎:
a、同层构件先绑扎墙柱筋,后绑扎梁板钢筋,一般梁主筋锚入墙柱内时,墙柱主筋在梁主筋外侧,所以遇到梁宽与墙暗柱厚相同的联系梁锚入暗柱时,需要把暗柱箍筋宽度适当加大5mm,以保证连梁的截面宽度。当墙柱主筋与梁板筋发生冲突时,一定要保证柱主筋位置。双向板的底筋,短向筋放在下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上。
b、梁、柱墙板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接驳长度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要仔细,绑丝选用22#钢丝,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不得有落扣现象;搭接接头范围内在绑扎时至少要有三道双股绑丝。钢筋绑扎做为一个关键工序要由质量检查人员实施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监控。
c、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d、主次梁在交叉处钢筋的绑扎: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圈梁时,必须支撑在垫梁或圈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撑在主梁的纵向受力筋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时,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
e、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f、墙柱钢筋位置以及间距必须准确,如果位置出现偏移,偏移较小可以按1:6调整;偏移较大,需要加筋处理。
g、板底筋取在模板上划线的办法来控制间距,板面用马凳来控制板厚,马凳设置间距为@1000×1000mm。
Φ14 网片间距
h、梁钢筋、楼板底筋、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用与混凝土同配比(但去掉粗骨料)的砂浆垫块来保证,墙柱保护层垫块上带绑丝,绑到主筋上。钢筋绑扎完毕后注意成品保护,不得污染,并避免被重物砸弯。
i、为保证竖向构件受力主筋的位置以及墙柱模板的支设方便,在墙柱钢筋施工完后,要进行钢筋的二次调整。
j、主梁钢筋如取在模外绑扎时,一般先在楼板模板上绑扎,然后用人力(或吊车)抬(吊)入模内,其方法次序是:将主梁须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搁两根横杆→将次梁的长钢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划线→套箍筋并按线摆开→抽换横杆,将下部纵向钢筋落入箍筋内→再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稍抬起抽出横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内
3、转换梁模板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中转换层结构的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以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工艺流程:
放线 满堂架 柱模 梁模 顶板
a、 柱模
弹柱位置线 焊下口定位筋 安装柱模板 安拉杆及加固 办理预检
b、 梁模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符核 搭设梁模支架 安装梁底楞 安装梁底模 绑扎钢筋 安装梁侧模
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和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加固后验收
c、 板模
搭设支架 铺木楞及钢管楞 调整标高及起拱
铺设模板 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办理预检
2)、测量放线
a.根据图纸在砼底板弹出各轴线,并根据轴线位置推算出墙柱位置。
b.根据墙厚、柱截面尺寸弹出墙、柱外侧边的位置给支设模板提供依据。
c. 测出结构标高50线,便于支设梁、板模板。
3)、搭设脚手架
本工程转换层的梁,板为超厚,超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支设转换层模板时,要对模板的支撑体系进行设计,演算。转换层的支撑如下:
根据以往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经验,本工程考虑以荷载传递法施工方案:即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结构为主承力构件,完成转换层施工。
4)、内架支撑技术方案:
本工程转换梁模板用木模板体系,钢管及顶撑支承;木方小楞横向布置,间距为150mm;钢管沿梁纵向布置@500,横向视转换梁梁宽和梁高而定,这样节省钢管,避免短钢管浪费;梁侧模用对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设3~5道对拉螺栓(梁高大于1.6米时,五道;1.2~1.6米,四道),从梁底150mm起布置1道,底下3道间距为300mm,上面2道间距为400mm,纵向间距为500mm。
转换梁底顶撑的间距为:当梁宽600mm时,三排顶撑;梁宽800mm或900mm时,四排顶撑,沿梁长方向为500mm 。大横杆的步距不大于1000mm。板立杆间距为1000mm。在靠近杆顶和杆脚处,各用水平连杆双向拉固。纵向剪刀撑设置在梁两侧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设置,不得跳跃设置。横向设置剪刀撑@2500mm,立杆下用木方垫板。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脚手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整个支撑架按满堂红脚手架的要求搭设,梁下承力小横杆应用双扣件与立杆扣牢。
转换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荷载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梁承载,并当框支梁下无相对应的框架梁时可将立杆直接架设在楼板上.
5)、 转换层模板的安装
a.根据柱、梁、柱的尺寸配备好模板,用电钻对模板进行打眼,两孔之间的间距为根据梁高而定,对备好的模板涂刷好脱模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脱模剂,防止污染钢筋及砼接触面)
b.墙、柱钢筋隐蔽验收后首先对墙柱进行支模,支设墙模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进行支设,把各块模板用木方连接,先立单面模板,把对拉螺栓穿入模板后再立另一面墙模,然后根据已弹好的墙的边线调正两侧模板的距离并用钢管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c.柱模支设时,根据弹好的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木方,调整标高、立柱头板、四角加木方,用钢管套扣件连接柱模(方柱)四边也用对拉螺栓固定。
d.墙、柱模支设完毕后,检查每道墙,每根柱是否平直,用吊锤对墙柱进行检查及时校正,保证垂直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e.内满架搭设完毕后开始支设梁板模,支设梁模时,当梁跨度≥4m时,梁底起拱为2/1000,梁侧模包梁底模,对拉螺栓外侧应套上ф20的塑料管,在梁底和梁侧都应加木方,在木方外侧加钢管和对拉螺栓连接固定。
f.支设板模时,当板的长向跨度≥4m时也应沿长向在板跨中起拱2/1000。首先应调整好板下方水平钢管的标高,准确无误后开始铺设板模,并应遵循梁侧模包板底模的原则。
g.墙上预留方洞时应确定好洞口的水平和坚向位置并在支设时确保洞口尺寸比设计尺寸大3cm,支模时遇到水电、空调预埋的套管应加以保护,不能因支设困难而破坏,板上留洞也应确定其尺寸及位置后才钉木盒子。
h.由于板面的标高有不同,故在浇砼之前应把吊模固定好,并调整好高差。
i.坚向模板下用砂浆封堵板底缝隙。
j.所有墙柱应在其根部开设100*200mm的检查洞口以便在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确认无积水、杂物后方可封闭。
6)、 转换层模板的拆除
a.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顺序应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除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
b.拆除墙柱模板原则上是不会使砼表面受损即可拆除,拆除梁板模板时,当跨度大于8m的强度须达到100%时方可拆除,跨度小于8m时强度达到75%即可拆除。
c.拆除下来的模板必须按指定场地位置编号分区堆放,以便重复使用。
4、转换层砼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的隐检验收--模板及支架的加固及检查--泵管的安装及检查--砼的浇筑--砼的养护--模板的拆除
2)、泵管的安装和检查
砼输送管线宜直,转弯时用较舒缓的弯管,泵管的接头应严密,防止在接头处漏浆和混入空气,导致堵管。泵管安装完毕后应先用压力水冲洗泵管并同时检查泵管的接头,泵管支架应有足够的稳定性,泵管不得直接放在板钢筋上,避免钢筋偏位。
3)、混凝土浇注操作工艺
a、根据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分两台泵和两组施工队由
东向西方向进行浇注。
b、浇筑时每泵2名木工,一砼名钢筋工负责看护模板、支架、 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发现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修整,然后再继续浇筑。
c、转换层柱、剪力墙、梁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注,所以墙柱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停歇1~1.5个小时,待墙柱混凝土充分沉降后再进行梁混凝土浇注。
d、本工程剪力墙在浇筑前应先在其新老砼结合处铺一层50mm厚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砼浆成分相同。
e、混凝土的浇注要分层进行,每层的浇注高度一般为震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最大不能超过500mm。移动间距为300 ~400 mm。
f、砼振捣器以插入式高频振捣器为主,水平结构部分辅以平板振捣动器找平振实,框架梁、柱间的节点等钢筋密集处应在浇筑前打入Ф48的圆钢管,深入梁内或墙柱内,打的钢管的间距应以能保证砼振实为准,然后用Ф35的小振捣棒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后,应遵循快插慢拨的原则,并深入下层砼50mm,以助长上下层砼结合,振点呈梅花型布置,间距为300,振捣人员应记住振动位置,哪点振过哪点未振,保证在砼振捣过程中避免漏振、过振等现象的发生,振捣时间宜控制在10-15S,外表面砼振捣时应见表面开始泛浆气泡上反时为宜。
g、浇注要连续进行,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泵管中砼的连续流动,避免砼堵管,但为了保证砼在堵管后或某些部位因砼浇筑困难导致速度较慢时不至出现冷缝,故让塔吊随时待命,若出现上述情况时就应该用塔吊吊砼配合施工比保证砼不致出现冷缝。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不应超过两个小时。
h、柱子混凝土的浇注:一排柱子浇注顺序要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以防止横向推力使柱子发生倾斜。柱的混凝土浇注要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子混凝土要分层浇注,每层厚度不能大于500mm,振捣时震动棒 不能碰动钢筋。
i、梁板混凝土的浇注:本工程转换层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注,用“赶浆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注,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不断推进直至完成。
梁板混凝土浇注要于振捣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在下第二次料。
浇注板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与板厚,用平板式震动器配合插入式振动器来回震动,并用铁插钎检查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压实抹平。
j、楼梯混凝土浇注:楼梯浇注时先从楼梯端下部向上进行,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至达踏步位置时,再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注,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
k、插筋的位置要准确,要浇筑砼之前插筋检察过之后要用钢筋斜撑固定绑扎,防止浇筑时移位,并有专门钢筋工随时调整,在砼收面后再把斜撑拆除。
4)、混凝土的养护
a.砼在浇筑完毕后及时浇水养护。对竖向结构先松开螺栓,洒水养护四天后再拆除模板,并再进行洒水养护。
b、梁、板、柱子的养护时间不少于7d,并在正常气温下每天浇水不少于两次。
c、每次浇浇砼,必须按规定取样,每次取样留置工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工组,并标明浇筑具体部位,将其编号,便资料管理。
5、转换层施工其他注意事项及保证措施:
1)、所有支模用的材料,严重锈蚀、弯曲或裂缝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变形、滑丝的扣件应严禁使用。特别是双扣件部位,必须顶紧紧固,防止失稳。
2)、转换层施工期间,配备足够的施工机具满足施工要求。砼浇筑时配备一台发电机保证在停电时也能满足施工正常进行。
3)、设置临时沉降观测点:在支撑大梁的钢管上,转角处设置沉降观测点,在转换层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观测是否有较大沉降变形,若超过允许沉降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消除安全隐患后再继续施工。
六、安全措施:
1、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无碰撞,避免碰撞周围和上下方向电线,人工抬运钢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和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和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3、在钢筋林立场所,有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4、工地现场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5、若有高空作业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6、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及操作规程后才能上岗。
7、钢筋加工机械的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并接地,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8、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可开始使用。
9、安装模板时,上下传递模板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10、拆模时不许人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拆模时不得随意乱扔模板或钢管以防伤人。
11、浇筑砼时工人不得站在泵管前方,以免砼喷溅伤人。
谁有转换层施工方案?
看来楼主对自己的‘百年大计’的住房的安全性,十分不负责任啊,随便在网上拿结果!
我只能告诉你,这根梁可以承受58KN/m的均布线荷载。腰筋两根12的,上边二根12的钢筋就符合要求,大了不起作用。箍筋φ8间距150mm足够。如果房屋开间不超过3.6米,两层没有问题。但是,这条梁两端的支座,不可以直接就放在240砖墙上!
转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银座公寓工程结构设计设备层为转换层,标高为±0.00m~6.6m,层高6.6m; 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二、转换层结构配置主要特点:
1、节点处钢筋较密,其中柱、框支梁及其它梁钢筋同时穿插,大截面钢筋汇于一处.
2、转换梁受力主筋均为二级钢。
三、施工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往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经验,本工程考虑以荷载传递法施工方案:即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结构为主承力构件,完成转换层施工。其主要原理为:
1、在一层框架梁上沿梁长方向间距500mm、沿梁宽间距300~375mm设可调撑杆(视梁宽而定),顶紧转换梁底模板支撑横杆,将转换梁主要施工载荷直接传至已施工结构梁上,以一层框架梁做为主承载构件。
2、墙、柱、梁、板砼浇注一次完成。
四、内架支撑方案:
本工程转换梁模板用木模板体系,钢管及顶撑支承;木方小楞横向布置,间距为150mm;钢管沿梁纵向布置@500,横向视转换梁梁宽和梁高而定,这样节省钢管,避免短钢管浪费;梁侧模用对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设3~5道对拉螺栓(梁高大于1.6米时,五道;1.2~1.6米,四道),从梁底150mm起布置1道,底下3道间距为300mm,上面2道间距为400mm,纵向间距为500mm。
转换梁底顶撑的间距为:当梁宽600mm时,三排顶撑;梁宽900时,四排顶撑,沿梁长方向为500mm 。大横杆的步距不大于1000mm。板立杆间距为1000mm。在靠近杆顶和杆脚处,各用水平连杆双向拉固。纵向剪刀撑设置在梁两侧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设置,不得跳跃设置。横向设置剪刀撑@2500mm,立杆下用木方垫板。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脚手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整个支撑架按满堂红脚手架的要求搭设,梁下承力小横杆应用双扣件与立杆扣牢。
转换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荷载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梁承载,并当框支梁下无相对应的框架梁时可将立杆直接架设在楼板上.
五、转换层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绑扎柱、核心筒墙钢筋→搭设转换层转换梁负筋支架→转换梁负筋绑扎定位,锚入柱墙中→支设柱、墙模板及预埋铁件→支设转换梁底模及转换层顶板模→绑扎转换梁梁钢筋→绑扎顶板钢筋→绑扎上部结构剪力墙及暗柱插筋→支设转换梁侧模及转换柱、核心筒墙部分模板→浇筑砼。
2、转换梁钢筋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钢筋绑扎顺序
a、墙柱钢筋:
外露钢筋调整→钢筋上附着物清除→墙、柱根部清扫→箍筋布置→就位绑扎→绑扎砼垫块→验收。
b、梁板钢筋:
模板清扫、刷隔离剂→梁、柱交叉处柱箍筋就位→主梁钢筋绑扎→次梁筋绑扎→板下层筋→马凳、水电管预埋→板上层筋→验收。
2)、钢筋位置准确保证:
按梁、板、柱等预制相应厚度的砼垫块。墙、柱插筋按轴线定位。用辅加钢筋加固,保证其稳定、不易倾斜、不移位。墙、柱垫块要用22#钢丝交叉绑扎牢固,间距正确,垫块的强度要保证。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有专职人员看守成品钢筋,测量工配合随时验收轴线位置,随时修复正位。梁的二排钢筋一定要绑扎到位,可以加短钢筋作垫块,并且要多绑扎点,保证绑扎牢固。
3)、钢筋连接及锚固:
a、本工程钢筋连接方式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受力主筋要优先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焊接用电渣压力焊(竖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用钢筋冷挤压连接。钢筋的接头的数量、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
b、对钢筋绑扎接头作如下规定:
①接头不能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梁、板底筋接头应留在距支座处1/3跨内,面筋留在跨中1/3范围内。
②搭接长度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③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④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每个搭接接头至少有三道绑丝。
⑤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c、对钢筋焊接接头作下列规定:
①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②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③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①受拉区不宜超过50%。
④用普通焊接连接时,Ⅰ级钢筋用E43系列焊条,Ⅱ级钢筋用E50系列焊条。
d、对钢筋机械接头作下列规定:
①受力钢筋用A极接头,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②钢筋弯折点与接头端头距离不宜小于200mm。
③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
e、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执行,接头套筒处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墙为15mm;梁、柱为25mm;楼板、楼梯板为15mm;以上部位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均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f、搭接接头范围内(LlE)在绑扎时至少要有三道双股绑丝。
j、墙柱梁板钢筋的锚固及节点构造均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La(mm)如下表:
钢筋类型 C20 C25 C30
La LaE La LaE La LaE
Ⅰ级钢筋 30d 35d 25d 30d 20d 25d
Ⅱ级
钢筋 D≤25 40d 45d 35d 40d 30d 35d
D>25 45d 50d 40d 45d 35d 40d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LIE、LI
钢筋类型 C20 C25 >=C30
LI LIE LI LIE LI LIE
Ⅰ级钢筋 36d 41d 30d 35d 24d 29d
Ⅱ级
钢筋 d≤25 48d 53d 42d 47d 36d 41d
d>25 54d -- 48d -- 42d --
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IE和LI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4)、钢筋绑扎:
a、同层构件先绑扎墙柱筋,后绑扎梁板钢筋,一般梁主筋锚入墙柱内时,墙柱主筋在梁主筋外侧,所以遇到梁宽与墙暗柱厚相同的联系梁锚入暗柱时,需要把暗柱箍筋宽度适当加大5mm,以保证连梁的截面宽度。当墙柱主筋与梁板筋发生冲突时,一定要保证柱主筋位置。双向板的底筋,短向筋放在下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上。
b、梁、柱墙板筋的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接驳长度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要仔细,绑丝选用22#钢丝,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不得有落扣现象;搭接接头范围内在绑扎时至少要有三道双股绑丝。钢筋绑扎做为一个关键工序要由质量检查人员实施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监控。
c、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d、主次梁在交叉处钢筋的绑扎: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圈梁时,必须支撑在垫梁或圈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撑在主梁的纵向受力筋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时,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
e、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f、墙柱钢筋位置以及间距必须准确,如果位置出现偏移,偏移较小可以按1:6调整;偏移较大,需要加筋处理。
g、板底筋取在模板上划线的办法来控制间距,板面用马凳来控制板厚,马凳设置间距为@1000×1000mm。
Φ14 网片间距
h、梁钢筋、楼板底筋、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用与混凝土同配比(但去掉粗骨料)的砂浆垫块来保证,墙柱保护层垫块上带绑丝,绑到主筋上。钢筋绑扎完毕后注意成品保护,不得污染,并避免被重物砸弯。
i、为保证竖向构件受力主筋的位置以及墙柱模板的支设方便,在墙柱钢筋施工完后,要进行钢筋的二次调整。
j、主梁钢筋如取在模外绑扎时,一般先在楼板模板上绑扎,然后用人力(或吊车)抬(吊)入模内,其方法次序是:将主梁须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搁两根横杆→将次梁的长钢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划线→套箍筋并按线摆开→抽换横杆,将下部纵向钢筋落入箍筋内→再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稍抬起抽出横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内
3、转换梁模板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中转换层结构的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以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工艺流程:
放线 满堂架 柱模 梁模 顶板
a、 柱模
弹柱位置线 焊下口定位筋 安装柱模板 安拉杆及加固 办理预检
b、 梁模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符核 搭设梁模支架 安装梁底楞 安装梁底模 绑扎钢筋 安装梁侧模
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和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加固后验收
c、 板模
搭设支架 铺木楞及钢管楞 调整标高及起拱
铺设模板 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办理预检
2)、测量放线
a.根据图纸在砼底板弹出各轴线,并根据轴线位置推算出墙柱位置。
b.根据墙厚、柱截面尺寸弹出墙、柱外侧边的位置给支设模板提供依据。
c. 测出结构标高50线,便于支设梁、板模板。
3)、搭设脚手架
本工程转换层的梁,板为超厚,超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支设转换层模板时,要对模板的支撑体系进行设计,演算。转换层的支撑如下:
根据以往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经验,本工程考虑以荷载传递法施工方案:即取以已施工的下部结构为主承力构件,完成转换层施工。
4)、内架支撑技术方案:
本工程转换梁模板用木模板体系,钢管及顶撑支承;木方小楞横向布置,间距为150mm;钢管沿梁纵向布置@500,横向视转换梁梁宽和梁高而定,这样节省钢管,避免短钢管浪费;梁侧模用对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设3~5道对拉螺栓(梁高大于1.6米时,五道;1.2~1.6米,四道),从梁底150mm起布置1道,底下3道间距为300mm,上面2道间距为400mm,纵向间距为500mm。
转换梁底顶撑的间距为:当梁宽600mm时,三排顶撑;梁宽800mm或900mm时,四排顶撑,沿梁长方向为500mm 。大横杆的步距不大于1000mm。板立杆间距为1000mm。在靠近杆顶和杆脚处,各用水平连杆双向拉固。纵向剪刀撑设置在梁两侧的立杆垂直面上,全面设置,不得跳跃设置。横向设置剪刀撑@2500mm,立杆下用木方垫板。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脚手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整个支撑架按满堂红脚手架的要求搭设,梁下承力小横杆应用双扣件与立杆扣牢。
转换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荷载均由已施工的框架梁承载,并当框支梁下无相对应的框架梁时可将立杆直接架设在楼板上.
5)、 转换层模板的安装
a.根据柱、梁、柱的尺寸配备好模板,用电钻对模板进行打眼,两孔之间的间距为根据梁高而定,对备好的模板涂刷好脱模剂(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脱模剂,防止污染钢筋及砼接触面)
b.墙、柱钢筋隐蔽验收后首先对墙柱进行支模,支设墙模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进行支设,把各块模板用木方连接,先立单面模板,把对拉螺栓穿入模板后再立另一面墙模,然后根据已弹好的墙的边线调正两侧模板的距离并用钢管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c.柱模支设时,根据弹好的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木方,调整标高、立柱头板、四角加木方,用钢管套扣件连接柱模(方柱)四边也用对拉螺栓固定。
d.墙、柱模支设完毕后,检查每道墙,每根柱是否平直,用吊锤对墙柱进行检查及时校正,保证垂直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e.内满架搭设完毕后开始支设梁板模,支设梁模时,当梁跨度≥4m时,梁底起拱为2/1000,梁侧模包梁底模,对拉螺栓外侧应套上ф20的塑料管,在梁底和梁侧都应加木方,在木方外侧加钢管和对拉螺栓连接固定。
f.支设板模时,当板的长向跨度≥4m时也应沿长向在板跨中起拱2/1000。首先应调整好板下方水平钢管的标高,准确无误后开始铺设板模,并应遵循梁侧模包板底模的原则。
g.墙上预留方洞时应确定好洞口的水平和坚向位置并在支设时确保洞口尺寸比设计尺寸大3cm,支模时遇到水电、空调预埋的套管应加以保护,不能因支设困难而破坏,板上留洞也应确定其尺寸及位置后才钉木盒子。
h.由于板面的标高有不同,故在浇砼之前应把吊模固定好,并调整好高差。
i.坚向模板下用砂浆封堵板底缝隙。
j.所有墙柱应在其根部开设100*200mm的检查洞口以便在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确认无积水、杂物后方可封闭。
6)、 转换层模板的拆除
a.拆除模板顺序与安装顺序应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除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
b.拆除墙柱模板原则上是不会使砼表面受损即可拆除,拆除梁板模板时,当跨度大于8m的强度须达到100%时方可拆除,跨度小于8m时强度达到75%即可拆除。
c.拆除下来的模板必须按指定场地位置编号分区堆放,以便重复使用。
4、转换层砼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的隐检验收--模板及支架的加固及检查--泵管的安装及检查--砼的浇筑--砼的养护--模板的拆除
2)、泵管的安装和检查
砼输送管线宜直,转弯时用较舒缓的弯管,泵管的接头应严密,防止在接头处漏浆和混入空气,导致堵管。泵管安装完毕后应先用压力水冲洗泵管并同时检查泵管的接头,泵管支架应有足够的稳定性,泵管不得直接放在板钢筋上,避免钢筋偏位。
3)、混凝土浇注操作工艺
a、根据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分两台泵和两组施工队由
东向西方向进行浇注。
b、浇筑时每泵2名木工,一砼名钢筋工负责看护模板、支架、 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发现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修整,然后再继续浇筑。
c、转换层柱、剪力墙、梁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注,所以墙柱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停歇1~1.5个小时,待墙柱混凝土充分沉降后再进行梁混凝土浇注。
d、本工程剪力墙在浇筑前应先在其新老砼结合处铺一层50mm厚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砼浆成分相同。
e、混凝土的浇注要分层进行,每层的浇注高度一般为震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最大不能超过500mm。移动间距为300 ~400 mm。
f、砼振捣器以插入式高频振捣器为主,水平结构部分辅以平板振捣动器找平振实,框架梁、柱间的节点等钢筋密集处应在浇筑前打入Ф48的圆钢管,深入梁内或墙柱内,打的钢管的间距应以能保证砼振实为准,然后用Ф35的小振捣棒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后,应遵循快插慢拨的原则,并深入下层砼50mm,以助长上下层砼结合,振点呈梅花型布置,间距为300,振捣人员应记住振动位置,哪点振过哪点未振,保证在砼振捣过程中避免漏振、过振等现象的发生,振捣时间宜控制在10-15S,外表面砼振捣时应见表面开始泛浆气泡上反时为宜。
g、浇注要连续进行,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泵管中砼的连续流动,避免砼堵管,但为了保证砼在堵管后或某些部位因砼浇筑困难导致速度较慢时不至出现冷缝,故让塔吊随时待命,若出现上述情况时就应该用塔吊吊砼配合施工比保证砼不致出现冷缝。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不应超过两个小时。
h、柱子混凝土的浇注:一排柱子浇注顺序要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以防止横向推力使柱子发生倾斜。柱的混凝土浇注要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子混凝土要分层浇注,每层厚度不能大于500mm,振捣时震动棒 不能碰动钢筋。
i、梁板混凝土的浇注:本工程转换层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注,用“赶浆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注,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不断推进直至完成。
梁板混凝土浇注要于振捣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在下第二次料。
浇注板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与板厚,用平板式震动器配合插入式振动器来回震动,并用铁插钎检查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压实抹平。
j、楼梯混凝土浇注:楼梯浇注时先从楼梯端下部向上进行,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至达踏步位置时,再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注,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
k、插筋的位置要准确,要浇筑砼之前插筋检察过之后要用钢筋斜撑固定绑扎,防止浇筑时移位,并有专门钢筋工随时调整,在砼收面后再把斜撑拆除。
4)、混凝土的养护
a.砼在浇筑完毕后及时浇水养护。对竖向结构先松开螺栓,洒水养护四天后再拆除模板,并再进行洒水养护。
b、梁、板、柱子的养护时间不少于7d,并在正常气温下每天浇水不少于两次。
c、每次浇浇砼,必须按规定取样,每次取样留置工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工组,并标明浇筑具体部位,将其编号,便资料管理。
5、转换层施工其他注意事项及保证措施:
1)、所有支模用的材料,严重锈蚀、弯曲或裂缝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变形、滑丝的扣件应严禁使用。特别是双扣件部位,必须顶紧紧固,防止失稳。
2)、转换层施工期间,配备足够的施工机具满足施工要求。砼浇筑时配备一台发电机保证在停电时也能满足施工正常进行。
3)、设置临时沉降观测点:在支撑大梁的钢管上,转角处设置沉降观测点,在转换层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观测是否有较大沉降变形,若超过允许沉降应立即停止施工,待消除安全隐患后再继续施工。
六、安全措施:
1、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无碰撞,避免碰撞周围和上下方向电线,人工抬运钢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2、起吊和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和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3、在钢筋林立场所,有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4、工地现场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5、若有高空作业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6、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及操作规程后才能上岗。
7、钢筋加工机械的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并接地,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8、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可开始使用。
9、安装模板时,上下传递模板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
10、拆模时不许人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拆模时不得随意乱扔模板或钢管以防伤人。
11、浇筑砼时工人不得站在泵管前方,以免砼喷溅伤人。
附一:模板支设大样图
附二:首层模板排架下地下室顶板梁承载力计算
附一
柱模支设大样图
梁模支设大样图
板模支设大样图
内墙模板支设大样图
外墙模板支设大样图
电梯筒模支设大样图
附二:首层模板排架下地下室顶板梁承载力计算
根据模板平面图取3-F×3-12~3-13轴间KZLS03进行复核验算。
一、已知资料:KZLS03截面尺寸为800mm×1800mm,支座间跨度为L=7.2-0.5-0.75=5.95mm;此梁体积为0.8×1.8×5.95=8.568m3;转换层板厚200mm。
二、取KZLS03两侧板各一半面积范围受力作为传向地下室顶板的载荷。(保守计算)
(1)两侧板一半面积为:
A1=[(2700-400-150)/2+(2600-400-400)/2]×5950
=11.45375m2
所计算部分板体积为0.2×11.45375≈2.3m3
梁板砼自重为(8.568+2.3)×24≈260.832KN
钢筋自重为:8.568×1.5+2.3×1.1≈15.382KN
排架自重为:0.5×(8.568+2.3)=5.434KN
施工荷载按2.5KN/m2计则 (11.45375+5.95*0.8) *2.5=40.7KN
振捣砼时产生荷载(11.45375+4.76)×2.0=32.44KN
(2)原有地下室顶板结构自身受力分析:
梁KZLS03对应地下室梁为KLC110,截面尺寸为500×650mm
其砼自重为:0.5×0.65×5.95×24=46.41KN
梁钢筋自重为:0.5×0.65×5.95×1.5=2.9KN
两侧半板自重为:2.3×24+11.45375×1.1=67.8KN
(3)设首层梁板荷载通过模板支架作用于地下室顶板及相应梁上,顶板上荷载又全部传力作用于KLC110,视KLC110所受荷载按线性均布计算。
设计荷载值为:(260.9+15.4+5.5+46.4+2.9+67.8)×1.2+(40.7+32.44)×1.4=581.16KN
则在跨度5.95长度,梁线均布荷载q为:
q=581.16/5.95=.67KN/m
将此梁视作两端固定梁,如下图受力模式
q
求得剪力V=ql/2=581.16/2=290.58KN
弯矩M=ql2/24=.67×5.952/24=144.07KNm
=144.07×108Nmm
由设计图可知:fy=fyp=310N/mm2
C40砼时查表fcm=21.5N/mm2
h0=h-35=650-35=615mm
aS=M/fcmbh0=1.44×108/21.5×500×6152=0.0354
由aS=0.0354查表得γs=0.982
受拉区钢筋AS=M/fyγsh0
=1.44×108/310×0.982×615
=769.2mm2
设计图中KLC110受拉区配筋为5Ф25,其AS查表AS=245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