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安,还有什么值得期待?丨汽车产经

2.长安UNI-K到店,标配2.0T+爱信8AT,或明年3月上市

3.金额30亿元 长安新能源将启动B轮融资

4.长安汽车经历销量阵痛,或影响转型

5.续航400公里,加速不到4秒,长安新能源E-Pro还有哪些亮点?

6.虚胖的长安汽车,朱华荣难道要"破百过弯"

7.暗夜追光2020车市半年谈 丨三大集团高层变动 合并or合作再生疑云

长安汽车最新消息混改_长安汽车重组最新消息

车市寒风肆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每况愈下的汽车市场便开启了遍寻药方之路。

合并、收购、混改显然成为2019年车企寻找出路的关键词。

“汽车产业早已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李书福的公开发言,早已成为汽车圈默认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国内先是一汽、东风、长安合作,成立“T3”,再有吉利参与混改北汽流言四起,虽后者被双方辟谣,但“合作潮”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在2018年8月,由国资委下发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也明确表示了车企混改志在必行。

也因此,先是12月初长达一年多一波三折的“奇瑞混改记”尘埃落定、长安新能源也敲定了即将引入的四家战略投资者,紧接着早有风声的一汽吉林混改也赶在2020年前落下帷幕。

事实上不单单是国内,在国际上市场,“抱团取暖”也初见端倪。

先是丰田、铃木各自出资购买对方股份,并宣布合作。再到FCA与PSA宣布合并,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无不阐释着中国一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

从国内到国外,从华晨宝马合资股比突防,雷丁、恒大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到全球车企PSA与FCA牵手及丰田、铃木互相持股,再到国企混改相继尘埃落定,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三十年前所未有转型和巨大变局。

汽车商业评论整理了2019年车市中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例。

抱团取暖

成为在销量下滑成为常态的车市中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好出路。

丰田、铃木互相持股

8月28日,丰田宣布将斥资960亿日元收购铃木4.9%的股份,强化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同样,铃木也出资480亿日元收购丰田的股份,强化资本合作。

从全球市场来看,铃木仍只是一个小角色。2012年,它放弃了美国市场,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这实际上承认了在全球最大的两个战场上的失败。

尽管如此,与铃木合作为丰田带来的好处却不止一点。

首先,印度市场。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而且并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市场。铃木通过其印度子公司Maruti?Suzuki锁定了印度约46%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就连丰田也难以与之匹敌。

双方合作有利于丰田在印度市场的发展。

其次,铃木也将为丰田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

丰田自身的全球销量就已经很高了,丰田集团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超过1650万辆。但通过组建一个更加广泛的汽车制造商联盟,它正在实现无与伦比的市场规模。

FCA与PSA合并

12月18日下午,FCA官方宣布,已与PSA正式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规定双方业务以50∶50的比例合并,标志着PSA与FCA正式合并成为全球销量第四的汽车集团。

事实上,不景气的市场让庞大的汽车集团们难堪重负,PSA与FCA合并的确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双方渡过难关。

从双方的发展现状和体量来看,双方均属于“中等”,在市场的表现都没有那么出色,但是也还没有到生死攸关的境地。双方的合作无疑是试图通过合并减轻发展压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利润。

收购

以一定的资金换取资质和技术,不失为一条捷径。

雷丁收购川汽野马

川汽野马其实在2018年11月25日就在北京产权正式挂牌出售其99000万股股份,占比在其所有股权之中高达82.50%,并标底价为12亿元。

在2019年年初这件汽车挂牌出售终于尘埃落定,由雷丁花费大概14.5亿元入主川汽野马。据悉,最终雷丁汽车持有川汽野马股份达到了100%。

在存量市场中,中小企业面临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份额,未来的生存将难上加难。川汽野马虽为老牌车企,但其品牌知名度低、发展局限等因素也同样制约着之后的发展,雷丁此举福祸难料。

恒大收购国能(NEVS)

1月15日,恒大健康公告称,以9.3亿美元成功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国能)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

一年的时间,恒大在新能源领域发展速度堪称“神速”。先是靠着其背后丰厚的财力大举收购国内外零部件企业,丰厚自己的技术储备,到以球赛为宣传契机推出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再到快速扩展朋友圈,一举拿下国内外60余家供应商。

按照其官方说法,恒大在这一年里已经完善了的新能源领域上下游及渠道建设。

恒大有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造车从不是以谁有钱来评判谁成功,最终能否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要消费者说了算。

混改、重组

一方面积极响应国际政策,一方面快速回笼资金,减轻企业发展压力。

江铃混改

2019年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合资合作发布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对外宣布江铃控股混改成立。

对江铃而言,此举可以通过爱驰的出资快速回血。但最大的赢家无非是爱驰。

首先,对于爱驰而言,入股江铃控股不仅是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其后续的资金也得到了保障。

其次,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爱驰,在现阶段专注新能源汽车外,还获得了进入传统燃油车来平摊风险的可能。

奇瑞混改

2019年12月16日,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均发生多项变更,新增投资者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其持股比例达46.77%,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7.68%、25.55%。

在此前的十年里,奇瑞一直希望转型升级推动品牌向上,曾三次推动多品牌战略发展,但可惜至今却也未孕育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而在其它国产品牌迅速崛起之后,其无奈逐渐被超越。

同时,奇瑞的财务状况也今不如昔,2018年净利润亏损5.28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13.7亿元,负债总额为622.93亿元。

而此次成交的144.5亿元于奇瑞而言,不论是在还债还是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和日常经营方面均有所帮助,青岛五道口入股奇瑞后,也将继续推动奇瑞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增加资金的引入、加强资本运作。

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其回血功能,此外,有观点认为,新的投资方本身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未来还将更快地登陆资本市场。

长安新能源挂牌增资

2019年12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拟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四方股东分别拟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

按照长安新能源“香格里拉”中提到的时间节点“在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打造”来看,此举无疑可以减轻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

其次,或为上市IPO作准备。新能源汽车发展“烧钱”众所周知,所以想要缓解资金的问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北汽新能源成功上市登陆A股市场,也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国内新能源整车车企上市的大幕。

一汽夏利重组

2019年12月22日,一汽夏利连发14条公告,称12月20日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一汽夏利重大重组相关议案。

根据重组预案,一汽夏利仅剩的“壳”将被无偿转让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将登台,一代“国民神车”夏利将告别A股。

一汽夏利近几年来一直靠着转移资产支撑,避免被退市的尴尬,而后遗症则为其目前已基本丧失了盈利能力。

此次将其仅有的上市公司外壳转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或将助力其上市。其次,业内有观点认为,一汽夏利此次宣布重组是为一汽集团上市的让路行为。

一汽集团此前提出的整体上市一再推迟,和旗下汽车品牌销量降温有关,而一汽夏利将15%转给母集团,能使得一汽对一汽丰田有更多的话语权,将有助于整体上市的实施。

一汽吉林混改

在2019年年末,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尘埃落定。

混改后,山东宝雅将一次性出资15亿元,持有新公司70.5%股权,中国一汽持有新公司29.5%股权。

对于本次混改,有观点认为,以一汽吉林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即便是成功引入投资者,也不过是“烧钱”,还有可能伤害现有股东的利益,因此其首要任务是重整业务,尽早走出现状。

此次混改顺利落地,对一汽吉林来说是利好的,对宝雅新能源而言则是获得发展的一次机会。作为一家低速电动车企业,宝雅新能源的发展因为国内部分省市对低速电动车的整治受到影响。

合作

双方利用既有优势,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开拓一种新玩法。

奇瑞商用车与淮海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2019年12月21日,双方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奇瑞商用车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此举,奇瑞商用车和淮海控股将发挥双方优势,为新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实现1+1>2。奇瑞商用车将其20年的研发体系和淮海集团现有3000家一级营销网络销售结合,分担资金压力的同时,进行优势互补,助力双方品牌的溢价。

合并也好,混改也罢,这无不意味着复杂的旧格局将被打破,企业发展动力将被重塑。在全球汽车产业合纵连横的大背景下,这对于车企们而言,均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良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还有什么值得期待?丨汽车产经

 院国资委17日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尤其在央企重组和整合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会议提出, 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 ,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配置效率,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国有资本布局正在酝酿一轮新的结构调整,手握核心技术的央企将有大动作。”有分析人士这样认为。

 五大领域央企重组会有谁

 本次年中工作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这五大领域的央企值得逐一梳理。

 就在前几日,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企整合一是围绕战略,推动集团层面重组,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动专业化整合,这是近两年来国资委更强调的整合方式,国资委将继续通过无偿划转、有偿重组、组建股份制公司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推动专业化整合,将分散的业务向有主业的企业集中;三是加快企业内部深化重组,争取在中国建材等已有试点企业中探索总结经验。

 具体到装备制造领域,有国企改革专家告诉上证报记者,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是重组可能性比较大的方向。

 例如, 电气设备领域的央企有哈尔滨电气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这两家央企曾在2016年5月进行了一把手对调,被外界视为可能推进重组的信号。在汽车领域, 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 这三家央企间的整合调整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在人事变动上,2017年8月,一汽集团和长安汽车曾对调换帅。今年5月,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兵装集团再次迎来新一轮的高管人员岗位互调。有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三家汽车央企战略整合可能性的进一步加强。

 化工领域央企主要有三家: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学”) 。7月13日,国资委宣布,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的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化工集团原董事长退休。业内人士认为,坊间屡传“绯闻”的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有望提上日程。

 近期,煤炭行业重组已陆续落地。按国资委关于非专业涉煤央企退出煤炭行业的统一部署,5月8日, 中煤集团和保利集团共同签署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保利能源被无偿划转给中煤集团

 电力领域此前也有多例重组,包括: 中电投与核电(电投集团)、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能源投资集团)。目前,电力央企还有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以及中广核、华润电力、国投电力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在接受访时表示:“神华与国电集团重组方案确定之后,华能、、中核、中广核等电企间开展同业整合的可能性已变得更大。”

 在通信领域,国资委已于6月27日宣布,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重组后,两公司将并入新成立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大通信央企的“合并同类项”,将重塑通信产业格局,在整合产业和后,利好5G发展。

 打造四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关于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的构想,上证报记者从相关企业了解到,各平台或将包括不止一家央企,至于平台组建形式是企业联盟还是单独成立新公司,目前还不确定,企业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那么,上述四大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可能会涉及哪些央企?

 目前,发展北斗产业的央企单位,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外,还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北斗系统已在汽车前装市场、智能手机、高精度应用等五大方面实现了产业化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800个地基增强站。在天上北斗卫星和地上“一张网”的支持下,可精准至“厘米级”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有望“赋能”各行业转型升级。据了解,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负责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的建设。

 至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平台的构成,据记者了解,将包括多家央企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中国电子”)将是重要的支撑单位。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多年。

 中国电子于今年6月24日召开了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成果发布会,并宣布与长沙市国投、长沙市高新区共同设立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则于2015年6月成立了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目标是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第三方商业与金融,服务于制造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日,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兵装集团旗下长安汽车等三方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将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共享汽车领域的“队”。此外,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A股平台中国汽研,也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其旗下“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开发、测试认证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机构。

 两到三家央企集团股权多元化

 在混改方面,院国资委的年中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稳妥推进两到三家央企的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期,东航集团“混改2.0”锁定上市平台东方航空,拟在A股、H股定增募资逾百亿元,引入均瑶集团及其旗下吉祥航空,还有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上证报记者注意到,除央企“七大领域”混改持续深化外,地方国资的运作也日趋灵活,国有资本进驻民企案例在增加。此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参与国企混改也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国资委还对市值管理作出部署。会议提出,企业集团要切实担负起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支持上市公司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央企整合彰显1+1>2效应 能源集团上半年实现利润402亿元

 下半年央企重组料再发力 “两化”合并预期升温

国资委动态>>>

 国资委年中会议透露下半年国企改革新思路 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院国资委会议指出 下半年建立金融业务投资企业负面清单

 国资委:央企降杠杆成下半年发力重点

长安UNI-K到店,标配2.0T+爱信8AT,或明年3月上市

设问:今年除了豪华品牌,还有哪个车企逃过了疫情的魔掌?

答曰:长安。

长安今年的销量的确是够“豪横”。10月9日,长安再发月销量快报。快报显示,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9月销量153039辆,同比劲增31.9%。

今年以来,CS75系列、逸动系列,更是多次双双挤进自主销量榜单前三,长安可以说是重新找回SUV、轿车两头开花的局面。

你可能会怀疑他们的溢价水平,但针对这一点,他们也有了非常好听的表达:“UNI系列中的UNI-T,如今 57%的用户来自合资品牌原车主,90后占比55%,车格大小和CS55差不多,但价格提高了20%多。”

记性好的读者可能还有印象,2018年长安振臂一呼“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短短两年时间,保时泰们倒是被淘汰了不少,但长安却一跃到了自主的几乎最顶峰。

你以为维持这样的“恰饭”状态就稳了?不,销量上涨可能只是刚刚开了个头,6月上任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只做中国一流车企一定会被淘汰,活下来唯一的路径是成为世界一流车企。”

于是,在北京车展的访谈间里,朱华荣向媒体摆出了一盘“大棋”:新能源和智能化等新版块剥离改制、项目激励机制、模块化平台、年底即将亮相的高端品牌......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

朱华荣说:“转型不成功,长安将面临生死存亡。”

不能怪大佬“矫情”——实在是因为现阶段的汽车产业鲜活得像一只春季的变色龙·,花花绿绿且毫无节制地变幻着色彩。对于车企来说,往后高速发展的命脉,正在于其对潮流风向的细到一针一线的把握。

能不能与国际巨头们在顶峰相见,还真不好说,但我们分明能够看出,这家车企正竭尽全力地在两个时代之间进行破局。

1

围绕初心,不偏不离

其实,这几年谈“变革”谈“转型”的车企十几二十家,凭什么长安能够迅速把改革成果迅速变现成市场优势?在北京车展上,通过朱华荣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二位的阐述,我们发现,长安之所以今年能重回上坡路,简单总结的话,不过是对“第三次创新创业”初心的绝对遵循。

在“第三次创新创业”的战略中,长安汽车提出了“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其中的“核心”是指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

不搞口号,不玩虚的,为了提高效率,长安直接从组织管理上开刀。

朱华荣说,长安的人力改革从好几年前便已经开始。“有时候觉得挺残酷的。因为我们每年成绩都是按照10%排序,排序到10%后面的人,要被强制审视。10%里面的一半人要进行各种淘汰,包括降级、下课、转型、调岗、警告等等。我们的机制就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除了淘汰机制,长安还有激励机制。

朱华荣介绍说:“对于一个新项目,除了公司要投入,项目负责人也要投入。核心团队一般有50人,50人都得投。比如说,他投50万,如果三年之后开发完成并取得成功,我们会按照50万的3倍、4倍还给他。但是如果没达到目标,对不起,50万元就充公了。”

组织的改革,持续推动着长安内部效率发生进步。而提升后的效率,又在长安应对各种危机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就拿今年的防疫来说。当别人的生产都被各种供应商掣肘时,长安在大年初二(1月26日)就意识到物资可能会紧缺,随后迅速通过“拉、抢、逼”手段,抢全球零部件,倒逼供应商经销商和主管部门快速建立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并重的措施。

“我们的防疫措施不仅仅在长安这条链上,也包括上端的供应,后端的经销商,我们还把这套东西输出给重庆市,包括宾州集团这些单位。整个集团2500多家供应商,2500多家经销商。都率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复工复产。”谈起年初那段应对疫情的回忆,朱华荣流露出骄傲。

再拿疫情期间的直播营销举例。长安根据疫情的局势,在数字营销、短、抖音等领域迅速取了措施。朱华荣说,那段时间,长安最多的时候一天直播近4000场,平均下来每日3000场。

平均每日3000场直播“得益于组织效率的提升,原来长安长期坚持的技术投入,包括智能化、网联化,包括智能出行、向科技公司转型等,这一套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都得到了逐步强化。”朱华荣指出,“技术加快”是关键。

一个小细节是,总理到长安考察时,问了朱华荣一个问题:”你们这三页PPT所讲的核心技术是否全部自己掌握?“朱华荣当时斩钉截铁地答:”整车集成和系统集成,完全自主掌握。“

一句话总结,成绩之所以亮眼,原因就是跑得比别人快。

当然,除了跑得快,方向也得对。

而长安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方向所在,即围绕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实现价值最大化。

简单一句“以用户为中心”,曾被无数个企业挂在嘴边,但这并不是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对消费者的洞察是否真正到位?最终的产品决策是否体现的仍是“领导意志”?在执行过程中体系能力是否跟得上客户的需求?每一项,其实都是知易行难。

谭本宏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这对体系能力的构建有很高的要求,你得有一套体系能力和标准,以及你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得贯穿到‘以客户为中心’这几个字里面。其实很难的。”

很难,但也必须得遵照着这个方向去做,因为长安已经在这上面吃过几次亏。谭本宏告诉我们,包括奔奔、悦翔、逸动等车型都曾遭遇过销量的大起大落。正是从这几次大起大落中,长安发现,消费者是求新求变的,如果不能及时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那么结果就只能是“大落”。

“我们一开始觉得逸动已经很好了,换代时‘锦上添花’就行了,但事实告诉我们,还不行。”谭本宏说。

逸动PLUS

谭本宏表示,他们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断地审视客户的需求,研判客户的需求,以这个目标来优化产品。“一定要在每一次评审、每一次决策、每一个经营活动中,体现出以客户为导向,而不是以工程师为导向,也不是以领导为导向。

2

怀揣“倒下危机”,做“世界一流车企”

抬头理想,低头现实,要问理想何时能够实现,得先琢磨好现实有多残酷。市场的残酷程度,对于长安来说,早已经不生僻。

“疫情加速了中国车企淘汰赛。”朱华荣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这句话。

早在5年前,朱华荣就预判50%的中国车企将被淘汰出局,而过去两年中国车市发生的变化正在印证他的预言。不过朱华荣也强调说:“这不是判断,而是规律。世界上本来不需要那么多品牌。”

眼下,尽管长安今年夺回自主前二位置已经毫无悬念,但在世界舞台上前途如何,却是说不准的事。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已经比同行者强大的优等生,有强烈的将理想化为现实的欲望。

比如,几年前,长安就不再局限于传统车企定位,而是致力于转型成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为了更好地与体现自己这一追求,在2020北京车展上,长安将品牌形象和logo都进行了升级。

“这1万亿的出行产业,我们长安一定要去。所以我们有T3出行、长安出行。”朱华荣誓言做好出行市场。

同时,他又强调,转型并不是要把原来传统汽车的能力抛弃,那是强大优势。“硬件的功能性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基本状态,身体状态不好,脑袋再好也没用。”

再比如,为了能在新能源板块有更大笔的投入,长安直接将长安新能源剥离,成立了新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以此规避上市公司对于技术投入的约束。

“有的企业不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时候可以投入一些,多亏一些也没有关系。”朱华荣解释将长安新能源混改出去的理由。从这,我们也能看出这是一个富有雄心、不甘平庸的大。

据透露,长安的软件中心以及天枢科技等,也将和长安新能源一样在未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制。一定程度上,钱砸得下手必有回响。朱华荣也说,“我认为我们有机会超过国际上的大品牌。”

高端化这条路也是必走的。

2017年,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成立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长安蔚来”)。而当时也是吉利、长城、奇瑞等头部自主车企集体发起新一轮品牌向上的节点。因此,外界猜测长安蔚来将承担长安汽车高端乘用车品牌的任务。

谭本宏对汽车产经表示,“正在闷声憋大招,我每天大概有50%的精力做这件事情(高端品牌)。”但他也指出,长安汽车对高端品牌非常慎重,估计到年底才会看到更多信息。

UNI高端序列的全新概念车——长安Vision V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共享平台。

当消费者谈论合资平台基础时,他们期待的其实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高价值的东西。谭本宏说,长安的平台化架构对标的正是国际巨头的制造平台,跟他们的平台相比较,谭本宏表示,他对长安的平台有更强的信心。

欧尚的成功可能是该平台实力的见证。欧尚品牌,虽只有1000人,但是因为有大量长安共享在运作,已逐渐显露出锋芒毕露的一面——欧尚X7多月闯过万辆大关,欧尚X5也箭在弦上,或将成为欧尚第二个爆款。

在一场以技术为利剑的突围战中,士气正旺的长安似乎希望在一次绚丽的爆发中再次抢跑——除去百年车企的积淀与实力支撑外,它还有经历兴与衰以后的沉稳与冷静。

“企业最大的危机是自己内部的危机。”朱华荣说,这是他现在每天思虑的事情。

中国人喜欢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不忘危机,才能维持长久的安宁。不难发现,作为中国汽车企业崛起、产业不断奋斗向上的缩影,长安早已将此烂熟于心,犹如“长安”二字,且行且思,绵延流长。

金额30亿元 长安新能源将启动B轮融资

2019年,长安汽车经历了销量波动、出售长安PSA?50%股份、混改长安新能源等一系列大,再加上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当口以及疫情这种黑天鹅,这为长安汽车2020年的“钱景”添加了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不过,就是在这种“内忧外困”之下,长安汽车却逆风翻盘,打出反戈一击。就拿刚刚过去的11月来说,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13885辆,同比增长36.4%。具体到产品层面,除了CS系列的SUV车型和轿车产品屡创佳绩之外,高端序列UNI的首款产品UNI-T也成为了最大的黑马。数据显示该车的月销量已经达到了1万以上,已经成功顺利跻身国产主流SUV之列。因此,在如此利好的情况下,岂有不乘胜追击的道理?于是,我们看到了长安UNI系列的又一款高端SUV---UNI-K。那么,长安引力系列的这款新车又有何独到之处?它又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销量爆款?下面咱们就借着这个机会来一起了解一番。

作为长安UNI系列的第二款SUV,?长安UNI-K的定位要比UNI-T更高一些,它定位于一款中型SUV,未来上市后除了会与魏派VV7争夺市场之外,还会与同级的本田冠道、URV这样的合资品牌展开竞争。所以,“不打无准备的仗”,长安汽车在这款新车上倾注了很多心血,这一点在它的外观设计上就有直接展现。其整体造型用了“简洁+超级符号”的设计手法,从整体到细节始终以始为设计主调,呈现出来的效果十分出众,让人第一次看到它时就会被惊艳到。直观来看,长安UNI-K的前脸用了无边界式中网格栅造型,内部用了参数化的设计元素,而前大灯及LED日间行车灯则用了锐利而前卫的造型设计,其中日行灯汲取了星际飞船的机翼三叉戟造型,配合到一起之后,给人感觉非常前卫科幻。

车身侧面部分有着非常饱满的造型,线条设计则更注重力量感的塑造,线条圆润平滑,而扁平且狭长的车窗设计则颇具特色,配合从前翼子板沿着车窗下沿一直延伸到了车尾的腰线、轮拱、侧裙、轮圈等让它的车身侧面显得更加时尚。此外,轮圈部分的配备也很厚道,多幅条轮圈的款式时尚大气且不乏动感,与长安UNI-K的车身造型搭配相得益彰,而高达21英寸的尺寸则有助于提升车身侧面的高级感与视觉冲击力。当然,隐藏式门把手这种高格调的设计也没有缺席,让UNI-K看起来更具档次感。

来到车尾,与前脸部分的造型相比,长安UNI-K车尾的设计元素更加丰富,同时设计风格也明显转变,从更注重未来感变成了更注重运动感,整个造型看着颇有几分Coupe的味道。而最亮眼的莫过于尾灯组了,虽然是目前很常见的一体贯穿式设计,但造型上却极为考究,内部用了全LED光源,连接左右尾灯组的LED灯条亮起时相当酷炫,为车尾的观感增色不少。此外,后挡风上的扰流板以及下杠上的双边四出排气也极为高调,为这款新车营造出一种活力四射的运动气场。至于车身尺寸方面,长安UNI-K的体量也比较可观,其长宽高达到了4865/1948/1700mm,轴距为2890mm,与本田冠道、URV这样的合资中型SUV相比都还要大上那么一点儿,那么反馈到内部驾乘空间方面,长安UNI-K的表现又会如何呢?咱们接着往下瞧。

通过实际体验来看,长安UNI-K的前后排空间表现确实很宽裕,坐在驾驶席并调节好适当的驾驶坐姿后,前排头部有一拳两指空间剩余;保持前排调节不变,来到后排座椅后可以轻松翘起二郎腿,头部也同样有一拳两指空间剩余,再加上中间纯平地台,可以带来非常惬意舒适的驾乘空间体验。而实用性上,长安UNI-T的后备箱内部平整度较高,容量也比较可观,后排座椅还支持比例放倒,以增加扩展空间,就实际使用来看,长安UNI-K的表现足以满足日常家庭使用。

当然,除了能够营造出宽裕舒适的乘坐感受之外,在驾驶舱部分,长安UNI-K对驾驶者也足够友好,其中控台造型简洁干练,驾驶位前方全液晶仪表盘造型狭长,给人感觉非常科幻前卫,右侧则是大尺寸的中控屏,配合精致的操作台设计,营造出很强的档次感。而做工以及用料方面也体现出了国产一线大厂的应有水准,触手可及之处都用软性材质包裹,细节部分还有缝线进行点缀,置身车内确实为乘客带来一种越级的享受。配置上就更不用担心了,国产品牌一贯很厚道,更何况这款长安UNI-K是定位高端的国产豪车了,像什么智能驾驶、智能车机系统、全景天窗、索尼音响等等都出现在了新车上,整体表现让人非常满意。

最后自然是动力系统了,长安UNI-K全系标配蓝鲸2.0T+爱信8AT的动力总成,其中2.0T发动机可以满足国6B排放标准,最大功率为233马力,匹配爱信8AT变速箱之后可以带来顺滑的驾驶感受与澎湃的动力表现。而底盘悬挂上则使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的组合,部分车型还提供适时四驱系统供消费者选择。

总体来看,这款长安UNI-K不论是外观颜值、内饰配置以及动力系统都足够优秀,当然,要想在销量上有所斩获,除了这些硬实力之外,最终明年3月份上市时的定价也至关重要。对于这款新车,您认为它定价多少会火呢?不妨在留言区发表出您的看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经历销量阵痛,或影响转型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长安新能源将启动B轮融资,金额为30亿元。同时,长安新能源已经开始选聘证券公司担任公司财务顾问,拟开展IPO事项。

此前,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新能源”)已经于1月20日完成了A轮融,总额28.4亿元,引入包括产业基金在内的四名战略投资人,成为汽车央企第一家实现混改的企业,长安新能源也由长安全资子公司变为五方联营,当然长安汽车依旧以48.95%的持股占据控股地位。

据悉,在去年11月战略发布会上,长安表示将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新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打造,据相关媒体的论述称,宁德时代与华为或将参与次轮融资,更多消息持续关注。

续航400公里,加速不到4秒,长安新能源E-Pro还有哪些亮点?

长安汽车日前公布了2019年产销数据,全年175.99万台的终端销量表明其246万台的销量目标流产。虽然相比2018年的-25.6%,长安汽车2019年降幅有所收窄,但长安要想重回2016年305.8万台的巅峰,以当前的体量和销量回暖速度,还需一段不短的时间。

有行业专家认为,长安的销量阵痛导致经营业绩由盈转亏,或影响其转型速度和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汽车力图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会转型,同时提出品牌向上,为此发布了“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四大品牌”等一系列战略。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销量下滑、业绩亏损的影响。

进入2020年,长安汽车既要面临提振销量业绩的压力,又要警惕竞争对手对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蚕食,更要思考如何打破转型阵痛的僵局。

销量回暖但止不住元气大伤

长安汽车整体销量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长安福特拖累。长安乘用车板块销量虽然回暖,但其体量和盈利能力还无法支撑整个集团的发展。

长安汽车2019年总销量为176万辆,相比2018年降幅有所收窄,但下滑幅度仍为双位数。相比2016年巅峰时期305.8万辆,长安汽车三年销量“蒸发了”近130万辆。短时间内销量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长安汽车而言,调整的步伐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长安汽车表现不佳“主要是长安福特1-9月下降太多,近60%。”

事实上,长安汽车销量暴跌的确与长安福特紧密相关。

2015年,长安福特凭借产品集中投放优势,销量迅速上涨达到95.8万辆,并助力长安汽车全年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然而长安福特自2017年销量开始下滑后,长安汽车大受影响。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丽君认为,“长安福特一时半会(销量)还起不来”。长安福特2019年虽然通过一系列调整,以期提振销量、改善经销商生存现状,但仍止不住降幅超五成。四年间由超过90万辆暴跌至19万辆表明,长安福特元气大伤,度过“至暗时刻”容易,但要想重回赛道艰难。

而另一盈利主力长安马自达,2019年也没逃脱下滑困境。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

与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相比,周丽君表示“长安乘用车一枝独秀”。公开数据显示,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12月销量为15.04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从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走势来看,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触底后的长安汽车正在逐步恢复活力。据不完全统计,长安系自主品牌及旗下合资品牌仅三季度投放新产品就超过150款,大幅提高了市场关注度和产品竞争力,他认为“这是长安汽车下半年销量回暖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包括微型车这类经营质量不太高的板块,而乘用车板块目前实力还有待提高,“研发投入不低,但也许产品、营销、网络等环节有问题。”

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19年销量超90万辆,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轻卡、微型车等板块销量。单算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的话,与吉利、长城等竞争对手还略有差距。

转型步伐或受影响

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新四化趋势的到来,车企开启转型浪潮。然而因销量业绩不佳,长安汽车的转型和速度受到了影响。

长安汽车在2017年提出开启“第三次创业”,并在2017年-2018年间,陆续发布“香格里拉”、“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宣告其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智能化方面转型。在1月12日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林再提到了“第三次创业”,以及香格里拉的重要性。

其中,“香格里拉”提出到2025年,长安汽车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而“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全面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量产,到2025年将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

另外为了提振销量,长安自主品牌2019-2021年将推出30余款全新产品。

转型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然而长安汽车目前盈利状况不佳。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显示,长安汽车受整体销量下滑影响,仍以亏损为主线。长安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226.62亿元,同比下滑328.83%。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长安汽车表示,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主要受销量下滑影响。长安汽车在2019年半年报中透露,合资公司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其控股参股公司仅长安马自达实现盈利,其余均属于亏损经营。

钟师表示“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此外,长安系乘用车板块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方面研发成效尚不明显。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长安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布局较早,但中间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如今落后的局面。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于“油改电”阶段,缺乏代表产品。

对于长安汽车高端化转型还未能落地,落后吉利等竞争对手。张翔指出,长安汽车市场布局偏重西南市场,研发产品偏向20万以下中低端产品,“消费结构在升级,一直走低端等市场行不通。”

专家:重新定位品牌,聚焦B级以上市场

经过2019年下半年一轮密集的产品投放,长安汽车销量回暖明显。但张翔认为,长安汽车要想脱困,还需要“重新定位”。

张翔表示,长安汽车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产品太杂,包括面包车、轻卡、经济型轿车等质量、盈利不高的产品。他认为,长安汽车应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形势,加强在A级和B级车以及20万以上市场的布局。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自动驾驶技术,也是长安汽车需要加大投入的领域。

从长安新能源增资扩股、出售长安PSA股权等举动可看出,长安汽车正通过寻求外援、出售不良资产纾困,为其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资金和助力。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无意单打独斗。在“香格里拉”发布时,长安汽车就提出了“伙伴”。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长安汽车将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共同推进“香格里拉”,将长安新能源做大做强。

对于引进四家战略投资人将失去长安新能源控股权的猜测,长安汽车予以否认,并称“混改完成后,长安汽车是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有两个席位,根据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长安汽车对于长安新能源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应的表决权和影响力。”

另外,长安也加速了品牌向上,今年高端品牌有望落地。业内人士分析,2020年日内瓦车展首发的UNI-T车型将被列入高端品牌序列,并对标领克和WEY。

就此财经网访了长安汽车,对方仅表示“我们将在合适的契机发布更多的相关信息”,但也未明确否认。

总结: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长安汽车起了个大早赶了场晚集。长期聚焦中低端市场,致使长安汽车与吉利等差距不断拉大。长安汽车应抓住销量回暖的机会,加快转型速度,否则,或将错过搭上这场汽车行业变革顺风车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虚胖的长安汽车,朱华荣难道要"破百过弯"

10万出头,外观要时尚,品质要过硬,续航至少要400km……若按这些需求在市面上找一台纯电动的SUV,会不会太苛刻?长安新能源E-Pro告诉你,其实这些我都具备!12月10日,备受关注的长安新能源E-pro在北京正式上市,新车共3款车型,售价为10.69万-?12.69万,其续航里程达到410km。作为E家族首款车型,长安新能源E-Pro的上市,拉开了长安新能源E系列产品矩矩阵的大幕。其高颜值、高续航性和高品质,让长安新能源E-Pro在和同级产品竞争中不落下风。

外观辨识度高

长安新能源E-Pro车型是脱胎于CS15车系的新能源车,外观设计辨识度更高。前脸用了封闭式格栅设计,视觉效果简约时尚,前大灯在充电时能像呼吸灯一样闪烁,增添了一丝灵气。除了侧面依然能看出些CS15的轮廓,但更多细节上的装饰和点缀,让整台车的颜值更上一个台阶。

大灯组的设计是长安新能源E-Pro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棱角分明的灯组内部有晶莹剔透的透镜结构,同时还有象征着新能源车身份的绿色装饰设计。除了好看,日间行车灯可以在充电时显示充电的状态,相当有趣。“进气格栅”实际上是封闭式的,并没有实际的散热左右。而硕大的长安车标也并非是简单的装饰品,它集成了直流快充接口的保护盖。

长安新能源E-Pro熏黑的尾灯设计简洁大方,并用了一块黑色的塑料装饰件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类似贯穿式尾灯的效果,更添动感。后裙底部的黑色塑料防擦件和银色的护板也很能凸显长安新能源E-Pro的野性气质。

内饰简约不简单

长安新能源E-Pro的内饰设计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感觉。座舱的布局明显偏向驾驶员一侧,座椅也用上了织物和皮革材质双拼的材质。车内的布置科技感十足,大面积的中控触摸屏和电子档把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车内用不同用料、材质搭配,例如与车身外相同的橄榄绿饰条等,力求营造年轻环保的理念,突出了长安新能源E-Pro在内饰设计上的用心。

长安新能源E-Pro车内储物空间相当丰富,全车有38处储物格,后排座椅完全放平后1200L的空间,极大拓展了新车的实用性。长安新能源E-Pro提供了语音交互系统,日常用车中的多数用车功能能通过语音控制。基于安卓系统的车机还可以下载APP,完全可根据车主爱好定制属于自己的空间。

动力脱胎换骨

动力系统是长安新能源E-Pro的亮点。其搭载了全新的电机,最大功率163马力,峰值扭矩245牛米,驱动一台小型SUV卓卓有余。据介绍,这套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了95%,动力传递损失更低,动力响应将更快也更足。除了动力翻倍,CS15?E-Pro在续航里程上也有不少的提升,搭载了48.3kwh容量的电池让长安新能源E-Pro?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401km,续航性能在同级车型中属领先行列。

此外,长安新能源E-Pro还提供了一个“单踏板模式”,具有更强的动能回收速率。用全新电池的长安新能源E-Pro还支持快充模式,从30%-80%仅需30分钟,慢充模式下,0%-100%则需要8.7小时。

410km的续航性价比高

长安新能源E-pro的上市,也标志着长安新能源“3、4、5、6”的全面推进。经过混改之后,长安新能源已经开始提速,在产品技术层面达到了先进水平。410km的续航里程,补贴后10.69-12.69万元的售价让长安新能源E-pro极具竞争力。长安新能源在2025年全谱系产品实现电气化,长安新能源E-pro的出现,表明了厂家用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的决心,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暗夜追光2020车市半年谈 丨三大集团高层变动 合并or合作再生疑云

2017年,时任长安汽车总裁的朱华荣提出了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的"香格里拉",当时气定神足宣布2020年、2025年发展目标:

---2020年,目标销量400万辆,市占率12.7%。其中自主品牌246销量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

---2025年,目标销量600万辆,市占率15.7%。其中自主品牌销量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16万辆。

当年吹下的牛逼,现在兑现了吗?

时隔五年,当初的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成为了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而2020年400万辆的销售目标,则被调整为"力争实现超过191万辆",实际情况更加不堪,1-6月累计销量为830992辆,仅为全年销售目标的43.5%。

看来当年吹下的牛逼已经破产!要完成191万辆目标,也不会容易。

举步维艰的"品牌向上"

"品牌向上"是所有汽车自主品牌不断努力想要突破的瓶颈。近几年,我们在汽车行业欣慰的看到,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吉利汽车的高端品牌"领克",一汽汽车的"红旗"品牌,而代表长安汽车"品牌向上"的品牌没有出现。当然可能每个企业的战略不同,长安汽车不会像前两者一样推出高端子品牌,但可以代表长安汽车最高端的车型它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在轿车层面,锐程CC是现在长安汽车定价最高的轿车车型,"品牌向上"它责无旁贷。我们从起销售数据来看,1-6月销量为8342台,平均每月1390台,虽然改了名字销量依然没有改变。最新将要推出的"蓝鲸版"锐程CC,其定价还是处在10万级别,完全没有一丝"品牌向上"的迹象,反而与销量最好的逸动车型争夺市场蛋糕。作为长安汽车掌舵人的朱华荣董事长的在此上的决策,让人匪夷所思。

(数据来源:车主之家网站)

在SUV层面,CS95是长安汽车SUV车型中唯一突破20万元关卡的车型,它更具"品牌向上"的代表性,但可怜的市场销量,可以用惨败来形容,1-6月销量仅为2918台,从18年4开始,单月没有突破过千台大关。"品牌向上"的先头部队毫无战斗力,被同级竞争对手拉开了几个层次。

(数据来源:车主之家网站)

6月21日上市的UNI-T车型,其市场表现强劲,当月销售达到7414台。虽然它是长安汽车所谓的高端产品车型,在价格上与经济型车型毫无区隔。而且它和锐程CC出了一样的问题,与CS75?PLUS的售价可以说完全重合,UNI-T要代表长安汽车的"品牌向上"的有点差强人意。

"品牌向上"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是需要相应产品落地,同时还要让消费者认可。这点上前长安汽车负责人徐留平,用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在一汽红旗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和标准。作为长安汽车现任董事长的朱华荣,长安汽车的向上之路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毕竟它已经走了五年的光阴。

新能源汽车:"说的比做的好"

"香格里拉"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新能源化",指出在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21款纯电动车型和12款插电混动车型;到2025年,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将停售传统燃油汽车。

显然,在新能源上朱华荣带领的长安汽车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我们来看一下,长安汽车现有7款新能源车型,均为"油改电",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区域。在终端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1-6月总体销量为3090台,其销量主要来源于逸动新能源车型,占总销量的95%。

针对在2020年前完成三大新能源车专属平台的打造,至今只公布了内部代号分别为EPA0、EPA1、EPA2及其相对应的开发车型。正在开展环青海湖试驾活动的长安逸动E-Life,也是基于长安逸动PLUS车型打造,又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油改电"车型。CS15?E-Pro、奔奔E-Star等最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也基于燃油车型打造。希望在朱华荣董事长上任后,能给消费者带来纯电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兑现"自己吹下的牛逼"。

虽然推出的新能源产品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也要看到长安汽车在新能源上做出的努力,为了加速新能源的推进,针对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进行混改,在2019年12月引入4家合作伙伴,而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46%,丧失控制权,新能源科技公司变为联营公司。

(数据来源:《长安汽车:关于全资子公司以公开挂牌方式增资扩股暨公司放弃增资扩股优先认缴出资权的公告》)

虚胖的长安汽车

1-6月长安汽车集团整体销售量突破80万台,同比增加1.2%。但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自主品牌长安汽车主要以长安逸动车型和长安CS75车型为销售主力车型,其他车型表现平平,鲜有单月破万,偏科十分严重。

在7月15日,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半年业绩预告中指出长安汽车净利润扭亏为盈。但我们发现,净利润扭亏为盈不是来至于其主营汽车业务,而是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收入的突然增加。简单的说,就是出售了旗下公司的股权和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上涨,获利约为52.75亿,还有第一季度相关的补贴,获利约为5.7亿。如刨除这两项利润,长安汽车的汽车经营业务亏损超过同期。

(来源:《长安汽车: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数据面上的漂亮,不代表长安汽车整体就处于一个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之中,就像一个虚胖的人看似健康,其实是经不起小毛小病的侵扰。作为一个企业,主营业务能健康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本事,更何况长安汽车正处于转型向上的关键时期。

大侠车说:

长安汽车一直以来消费者给其的评价就是,性价比极高的中低端车型代表。我们也不否认最新推出的长安逸动系列、UNI-T系列深受市场热捧,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其他车企的发展速度、品牌向上程度更加迅速,而市场是不会同情弱者,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长安汽车要想实现到2025年的既定目标,任重道远。

2020年时间已经过半,处于"第三次创业"关键时期的长安汽车拿什么兑现2017年吹下的牛逼?再看长安汽车现在的产品定位和经营策略,掌舵人朱华荣的操作无异于是在破百的速度下,猛打方向过急弯。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年年初,国资委就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央企战略性重组作为2020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作为汽车行业的“央企三巨头”——中国一汽、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再次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原本就处于车市寒冬的汽车产业,无疑雪上加霜。呼之欲出的汽车国家队,接下来究竟是像南北车合并那样三家归一一统天下,还是精诚合作共赢共生?三大集团的人事变动,无疑是值得讨论和思考的上半年大事记之一。

三大集团人事变动频频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大央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人事变动。

3月底,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丁绍斌出任东风乘用车总经理,兼任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不足两年时间的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祖同调回集团,分管东风本田、神龙公司与东风鸿泰;5月,张祖同兼任神龙汽车董事长;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将接管东风乘用车、东风技术中心;同一时间,王强任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青不再兼任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蒋学锋不再担任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另有任用;

4月,伴随着一汽解放重组上市成功,胡汉杰任一汽解放集团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朱启昕为总经理。被“置出”上市公司的奔腾也迎来了新的管理架构——隋忠剑担任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胜利接任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此外,柳长庆被调往一汽集团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担任总经理,杨大勇调任马自达营销事业部;

同样是4月,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分公司原执行副总经理王金海转战长安福特,担任长安福特NDSD(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执行副总裁,长安欧尚汽车销售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吴旭曦调任长安马自达销售分公司担任执行副总经理,负责长安马自达的营销业务;6月,东风雷诺原市场销售部部长助理陈晓波,出任长安汽车乘用车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一职。

进入六月,三大集团更是上演了一波顶层领导的集中变动。

6月12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召开了领导班子(扩大)会。受中组部委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同志宣布了中组部关于干部任职的决定:乔阳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不再担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冯长军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6月18日下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会议宣布,徐平不再担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一职,其职务将由现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许宪平接任。

这也是继6月10日中国兵装集团宣布由朱华荣任其下属主营业务长安汽车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后,在2020年里的又一次重大人事调整。

6月23日,中信集团宣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调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

“关键先生”调离?合并恐生变动

按照原本三大央企合并成立汽车国家队的思路,空降一汽的无疑是整个项目的“关键先生”。

因为曾经主导过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北车集团公司重组合并的,当初“空降”中国一汽,不仅填补了多年来一汽总经理的“空缺”,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人对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合一”好事将近充满了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的系列人事变动中,被调离中国一汽,同样让业内对此前关于三大央企组建“国家队”的传闻产生了新的猜测。

任职两年时间未到,就离开了一汽,是改革准备已完成功成身退,还是汽车央企组建“国家队”难度较高,另有规划,不仅再度引人遐想。

作为被寄予厚望的合并“关键先生”,此刻的调离,让原本就有争议的合并,再次陷入了新的猜测中。

三大车企动作积极?合作概率加大

随着疫情的反复,如今国内外市场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正使得国企改革更为迫切。而如何让改革治标又治本,或许是当下摆在三大汽车央企合并面前的一道难题。

时代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与其等待合并,不如主动出击,事实上,这些年,三家车企私底下早已频频携手。

可喜的是,今年1月一汽、东风、长安联手打造的T3科技平台公司正式落地。

6月份,三家汽车央企联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和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60亿元成立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从种种迹象来看,由高层变动引发的行业变动,预示着三大汽车央企的改革正在转变思路,或许深入合作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旋律。

红点观察:从上半年的三大集团高层变动来看,在经过了前两年的“破冰”和“加速”之后,今年国企改革势必将更加触及核心、迈向纵深,成为实现汽车行业改革全面提速和落地的重要推动力和支撑力量。

而从集团的架构调整、混改的积极探索,再到集体“更名”,三大央企正在以前所未有推进变革的信心和决心,朝着“新四化”发展的方向前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