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运用技术的毕业论文怎么写?拜托了各位 谢谢

2.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3.关于汽车与人类生活的论文500字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参考文献_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参考文献2023年

汽车环保毕业论文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是目前我们急剧解决的社会问题,汽车尾气污染已占大气污染的百分之七十,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们的首要污染源。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汽车环保的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 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给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并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等方面提出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汽车油耗;新能源汽车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汽车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

 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再创全球最高记录,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扣除报废量,汽车保有量增加1651万辆,同比增长13.7%。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社会发展仍将保持强劲势头。汽车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伴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汽油消耗量在汽油总消耗量的比例中占80%以上,成为汽油消耗的绝对主力。《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其中氮氧化物640.0万吨;碳氢化合物438.2万吨;一氧化碳3471.7万吨;颗粒物62.2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70%。汽车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紧急任务。

  2 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油耗对汽车的油耗有决定性的影响。发动机的压缩比高、供油系统完善及燃烧室形状合理,用电子点火系统能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柴油机的压缩比远高于汽油机,明显节油。在行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小功率发动机以降低负荷率。

 整车结构对汽车的油耗有重要影响。汽车传动系效率越高,传递动力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油耗就越低。目前机械齿轮变速器要比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汽车总质量影响到汽车的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对汽车的油耗影响很大。在汽车上广泛用轻质材料, 减轻汽车自重, 是降低汽车油耗的一个方向。通过整车风洞试验使汽车外形接近最优化,从而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来减少空气阻力。改善轮胎的结构、花纹及胎压都可以降低汽车的油耗。

 汽车合理使用对汽车油耗也有显著影响。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的增加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迅速加大。在一定道路上,汽车用不同的档位行驶,燃油消耗量是不一样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档位。为了提高运输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运输企业拖带挂车是降低燃油消耗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3 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3.1 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总量

 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3.2 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从汽油机的燃油电子控制喷射技术、稀薄燃烧技术、优化设计燃烧系统、电喷发动机闭环控制系统四个方面来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提高燃油质量,改善燃烧品质,进行燃油调质,以降低添加剂和铅的排放,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转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内,在使用时可迅速将能量释放。新设计、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微粒。柴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燃烧系统直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增压中冷技术、燃油多次喷射和喷射高压化技术等。汽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三元催化转换技术、二次空气供给技术等。

 3.3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混合动力汽车在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燃料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在我国开展研究和应用比较集中的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有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料和煤基燃料。

 3.4 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

 驾驶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驾驶操作水平对汽车油程的影响很大。车辆例行保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阻力和发动机的性能,因而影响车辆的耗油量,另外,车辆的轮胎气压、机油的状况以及行驶中机械和刹车的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燃油消耗率。仅驾驶技术这一因素造成的油耗差异,就经常超过8%,有些节油标兵的油耗指标比一般水平低15%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在驾驶证考核方面加大力度,驾驶培训中加入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江生生,李德杰,张锋.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J].商业文化,2012(1):209-210.

 [2]倪晋尚.我国汽车节能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10(35):1006-1007.

 [3]单颖.浅述汽车的节能和环保[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276.

 [4]展玉山.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2(22):50-51.

;

汽车运用技术的毕业论文怎么写?拜托了各位 谢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论新型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 院 部: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O年 四 月 十二 日

一、题目:论新型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二、题目来源:网络参考三、题目类型:毕业设计四、[摘 要]:机动车业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排气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机动车污染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控制机动车排放物的措施和方法。将针对城市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和新型能源汽车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展开讨论,提出相关新型能源汽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五、[关键词]:环境污染,汽车废气,新能源汽车六、阅读的主要

参考资料:

[1]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07 [2]边耀璋.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03[3]邵毅明. 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与维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09[4]蔡凤田. 汽车节能与环保实用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01[5]崔胜民. 新能源汽车技术.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9[6]绍毅明.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08 [7]黄家诚.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06七、解决思路通过查找资料,最终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真正数据的准确,操作的可行。八、设计的主要阶段与进度安排1.2010年3月10日至3月15日:毕业论文选题目。2.2010年3月16日至2010年3月30日:阅读相关资料和网络上考察。3.2010年4月1日至4月10日:根据阅读和考察的资料开始撰写论文。4.2010年4月11日至4月12日:修改并装订论文。九、指导老师审阅意见

。。。。。。。。。。。。毕业论文任务书 汽检 专业 2007级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新型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 2、学生完成全部任务期限: 2010 年 04 月 12 日3、任务要求:(1)进程要求1提出选题的初步设想。2搜集、整理与毕业设计或论文有关的、充分的、准确的信息资料,扩充查阅范围。3分析、筛选已有的信息资料,提出研究设想与。4向指导教师提出开题报告(见附页)。5 构思论文框架,编写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6 提请指导老师审阅,并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做进一步修订,装订成册。(2)成果要求1 毕业设计应提交设计图纸和相应的说明书。图纸须规范、完整、清晰、正确,格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说明书须规范、详实,应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正文(摘要、正文内容,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书写认真、清楚,字数不少于8000字。主要包括:前言、摘要、正文内容2 毕业论文应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正文(前言、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书写认真、清楚,字数以15000字左右为宜。4、实验(调研)部分内容要求:(1)实验内容与论文题目一致,数据真实。(2)调研内容详实,调研结论应具备普遍性。5、文献查阅及翻译要求:(1)参考文献应与论文内容相一致。(2)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3)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4)翻译文献应与原文内容一致。6、发出日期: 2009年 2月 27日

指 导 教 师: (签名)学 生: (签名)

论新型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 毕业院校: 系 别:机电系专 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指导老师: 姓 名: 学 号:

[摘 要]:机动车业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排气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机动车污染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控制机动车排放物的措施和方法。将针对城市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和新型能源汽车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展开讨论,提出相关新型能源汽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汽车废气,新能源汽车

目 录前 言----------------------------------------------------------11.汽车不断增加造成城市空气污染------------------------------22.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产生机理-----------22.1一氧化碳(CO)- ----------------------------------------------22.2氮氧化物(NOx)---------------------------------------------- 32.3碳氢化合物 -------------------------------------------------32.4铅----------------------------------------------------------33.汽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4.新型能源汽车种类与原理-------------------------------------44.1醇类燃料汽车------------------------------------------------44.2醚类燃料汽车------------------------------------------------44.3气动汽车----------------------------------------------------44.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54.5太阳能汽车--------------------------------------------------54.6纯电动汽车--------------------------------------------------54.7池汽车------------------------------------------------------64.8混合动力汽车------------------------------------------------65.中国的能源生产能力有多少,能源制品到底有多少------------76.中国石油紧缺到什么程度,解决石油问题的出路何在---------87.能源节约的作用到底有多大------------------------------98.中国重视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研制------------------------99.中国新能源产业前景乐观------------------------------------10 10.新型能源轿车环保技术大盘点------------------------------10 10.1混合动力车------------------------------------------------1010.2CNG双燃料车-----------------------------------------------1010.3氢燃料电池车----------------------------------------------1011.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现状------------------------------1012.新能源汽车离百姓多远--------------------------------11 总结------------------------------------------------------------12 参考文献--------------------------------------------------------13

前 言从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诞生以来,石油燃料汽车推动了人类一百多年来的汽车文明,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定。但汽车也与世间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这就是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汽车污染主要是指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次是噪声污染一、汽车尾气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最近对汽车尾气作了详尽分析,发现汽车尾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但主要成分是: 一氧化碳 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视。 发展新型能源汽车保护环境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1.汽车不断增加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私人汽车数量迅速增加,汽车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2001年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已经将汽车的进口关税从70-90%降低到44-51%,到2005年将进一步降低到25%。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以及中国人较低的汽车拥有量,中国的汽车市场将会进一步繁荣。从而使汽车废气排放问题更加严重。中国有2000万辆汽车和1亿辆摩托车,而其中大多数都在城市。在城市环境污染物中,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到了45至60%,而一氧化碳则占到了85%。因此,中国城市居民所吸入的劣质空气主要是由汽车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我国现在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近年来煤炭消费量已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以上。由于煤炭消费量的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我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但是,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由能源条件决定的。在中国的能源中,煤炭占绝对的优势。若以常规能源总量为100,那么煤炭量在85以上,水能占12,石油和天然气仅占2-3。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能源生产格局就是以煤炭为主,未来煤炭工业仍将在整个能源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完成《“十一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任务,我们应当着重在煤炭生产、加工和利用上作文章,其重点是提高原煤的入洗比例,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其核心是通过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2.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产生机理2.1一氧化碳(CO)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过量的CO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燃烧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为中间产物生成。 2.2氮氧化物(NOx) NOx是在内燃机汽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进人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2.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尽管在汽车尾气中含量不多,但其构成成分中含有一种已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2.4铅 汽车主要靠燃烧汽油(柴油)行驶.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为了防止爆炸,人们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汽车尾气中的铅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慢性危害,尤其是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粘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红素制造障碍等后果。 3汽车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汽车污染主要是指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次是噪声污染一、汽车尾气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最近对汽车尾气作了详尽分析,发现汽车尾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但主要成分是: 一氧化碳 它是燃油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车速越慢,排放量越多,大城市中90%的一氧化碳来自汽车尾气。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50倍;对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危害严重。氮氧化物 其中主要是在高温燃烧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氮。它对人和植物都有很强的毒性,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它还会与碳氢化合物一起生成光化学烟雾,损伤人的眼睛。柴油机车辆排放的氨氮化物远比汽油机车辆严重,废气中的颗粒物比汽油机车高2-40倍。 苯并а芘 目前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300多种环芳烃化合物,其中苯并а芘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在交通繁忙路口及其附近,苯并а芘污染特别严重。 铅 长期吸入含铅空气,可以引起慢性铅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昏、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此外,还有甲醛、二氧化硫等多种有毒物质。 二、噪声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使人烦躁不安,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影响学习、工作和健康。4新型能源汽车种类与原理 4.1醇类燃料汽车 醇类燃料汽车以甲醇、乙醇等醇类物质为燃料,有良好的汽化性和可燃性,是燃油很好的等效替代品。甲醇在与汽油均匀搀混以实现长期稳定使用时必须选用相应的添加剂,以抑制其所表现的极性与活性。而乙醇的制取技术相对更成熟,其最新的技术可利用几乎所有的农林废弃物、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使用较广泛。它可以与汽油或柴油以任意比例掺和的灵活燃料驱动,既不需要改造发动机,又具有较高的热效率,能起到良好的节能、降污效果,使汽车尾气污染减少30%以上。当然这种掺和燃料如要获得与汽油或柴油相当的功率,则必须加大燃油喷射量,并相应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现在国际上用玉米、小麦、糖蜜作乙醇,再勾兑乙醇汽油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起用玉米造乙醇汽油,到2003年底已拥有230多万辆乙醇汽车。而巴西的汽车更是全部都用乙醇汽油作为清洁燃料。 4.2醚类燃料汽车 醚类燃料汽车主要指的是二甲醚汽车(DMEV),使用二甲醚(DME)作为燃料。DM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动力性能好,稍加压即为液体,非常适合作为压燃式发动机的代用能源。同时,DMEV清洁、污染少,不会排放黑色气体污染环境,产生的NOX比柴油少20%,可达到美国加州的超低排放标准。日本NKK公司早已成功开发出用劣质煤生产二甲醚的设备,并且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于1998年完成了用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试验。 4.3气动汽车 气动汽车是以压缩空气、液态空气、液氮等为介质,通过吸热膨胀做功来供给驱动能量的汽车。它不发生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排放的是无污染物辐射的空气或氮气,真正实现了零污染。目前开发比较成功的有压缩空气动力汽车(APV),能量来源于方便、清洁的高压空气,对发动机材料要求低,结构简单,研发周期短,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也不高,设计和建造都比较容易。但缺点是能量密度和能量转换率还不够高,续驶里程仍然较短,其整车性能与传统汽车相差太远,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应用于特定场合。2000年MDI公司推出的APV质量仅700kg,速度达120km/h,一次充满压缩空气可行驶200km,充气费用仅为0.3美元。 我自己写的,绝对原稿。。。。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社会对环境和节能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展。本 文分析了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结 构形式与工作特点,指出了混合动汽车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用的 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内燃机电动机控制 0引言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石油供应的日趋紧张,世 界各国积极寻求代用燃料或者减少燃油的消耗量,大力开发新型节 能环保汽车。在太阳能、电能等替代能源真正进入实用阶段之前,混 合动力汽车因其低油耗、低排放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国内外HEV技术发展现状 1.1国外HEV的发展概况21世纪后,各国加快了HEV的概 念产品化的进程,相继推出了不同形式的HEV产品。丰田的Prius, 本田的Insight,通用的Precept,福特的Prodigy,戴姆勒克莱斯勒的 ESx3,日产的Tino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其中Prius和Insight 己是成熟的产品,截止2008年12月,丰田Prius全球销量已经超过 了100万辆。 1.2我国HEV的研发现状我国也非常重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的研究与开发,有关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十五”期间, 科技部组织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东风汽车公司等国内多家企 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确定了以燃料电池汽车(FCEV)、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车型为“三纵”,多能源动 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 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之后,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又被列入“十一五”863重大项目。 2混合动力系统的构成及工作特点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联合使用两种动力装置,一种是传统的内燃 发动机,另一种是电动机。整个系统由发动机、电动机、动力分配装 置、发电机、蓄电池和电流逆变器等部分构成。 通常,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方式有三种:串联式、并联式和 混联式。各自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如下。 2.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如图1所示,在串联混合动力驱动 (SHEV)系统中,所有发动机机械能都转换为电能以驱动电动机。这 种系统使发动机在效率最高的转速范围内工作,因此能最大限度地 改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 2.2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PHEV)结构有内燃机和电动 机两套驱动系统(见图2)。发动机与电动机并联,两者都可以驱动车 轮,电动机还可以作为发电机给电池充电,不再需要额外的发电机 在车辆行驶时,系统以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源,在车辆起步或加速时则 使电动机工作,作为驱动力。当发动机效率低的低负荷工况时 则电动机功能转变为发电机功能,向蓄电池充电。其次,在车辆制动 或下坡减速行驶时,则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2.3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PSHEV) 是串联式与并联式的综合,其结构如图3所示。混联式驱动系统的 控制策略是:在汽车低速行驶时,驱动系统主要以串联方式工作;当 汽车高速稳定行驶时,则以并联工作方式为主。 3混合动力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 一,进行动力分配装置和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其二,开发具备高比 能量和高比功率经济实用的电池。其三,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复杂,制 造成本高,维修比较困难,售价相对较高。其四,建立更先进的驱动 系统数学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的),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 具体来讲要进行下面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 3.1混合动力单元技术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热力发动机又被称 为混合动力单元。为提高燃料经济性,对混合动力单元必然提出更 多的要求,例如要求混合动力单元能够快速起动和关闭等。目前对 混合动力单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是燃烧系统的优化;二是尾气处 理技术,主要研究高效的尾气催化系统;三是代用燃料的研究。 3.2控制策略技术HEV产品开发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根据不同 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制定和优化其控制策略,国外通过系统建模仿 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匹配理论研究。控制系统的开发首先是根据 集到的速度和负荷等数据,计算出对应的要求输出功率:计算出以最 高效率为基点的分配到内燃机与电动机上的功率值,即实现内燃机 与电动机的最优功率分配比;然后,根据功率分配比,求出驱动电动 机的功率值和其它有关数据,给出内燃机的控制参数和电动机的控 制参数。同时,驱动执行器完成这两个层次的工作控制。在执行器设 计中,功率分配装置的设计及其与变速器的一体化设计是关键的部 件设计工作。因为它要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正确地进行内燃机功率 向驱动车辆功率和驱动发电机功率的分解。 3.3能量存储技术在电动汽车上,蓄电池的开发和充放电特性 的研究是关键。现在,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己可达到混合动力汽 车的使用要求,但仍有价格高或寿命不长等缺陷。从发展看,能量储 存装置的研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电池内部的连接、检 测、监控。二是电池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改进,降低制造成本,改善电 池的性能和提高寿命。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需要有较高的比 功率,要达到的目标是,功率与能量比值大于20W/wh;使用寿命达 到10年;至少循环使用12万次。三是电池的热能管理及剩余电量管理。此外,电池的剩余电量直接影响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和排 放,因此需要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控制装置。 4发展前景分析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各种智能控 制系统包括自适应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Fuzzy)、专家控制系统 (Expert System)、神经网络控制系统(Neural Networks)等在混合 动力汽车上的逐渐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与传统 型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充分吸取了电力/热力系统中最大的优 势,在节能和排放上胜出一筹;与纯电动汽车相比,HEV的电压和功 率等级与电动车类似,但蓄电池容量大大减小,因而其造价成本低于 电动汽车。 当前HEV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还很多。尽管从长远来看只是 一种过渡车型,但HEV在近20-30年内会很有发展前景,这一点是 毫无疑问的。汽车行业专家预言,不久的将来,新生产的汽车中HEV 将占40%以上。我国的汽车工业应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抓住HEV这 块市场,在国外产品涌入之前,集中科研力量攻关,迅速开发出自己 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张金柱.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2]过学迅,张杰山,胡朝峰.日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比较研究[J].上海 汽车2006.3:7-10.

关于汽车与人类生活的论文500字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面是金融毕业论文提纲,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篇1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1章 导论 12-20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5

 1.1.1 研究背景 12-14

 1.1.2 研究目的 14-15

 1.1.3 研究意义 15

 1.2 文献综述 15-18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5-16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6-18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8-20

 1.3.1 研究内容 18-19

 1.3.2 研究方法 19

 1.3.3 创新与不足 19-20

 第2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 20-26

 2.1 新能源汽车概念及分类 20-23

 2.1.1 新能源汽车概念 20

 2.1.2 新能源汽车分类 20-23

 2.2 相关理论 23-26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4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4-26

 第3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比较 26-35

 3.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6-28

 3.1.1 技术发展 26

 3.1.2 市场状况 26-27

 3.1.3 基础设施建设 27-28

 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8-34

 3.2.1 技术发展 28-30

 3.2.2 市场状况 30-33

 3.2.3 基础设施建设 33-34

 3.3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较 34-35

 第4章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49

 4.1 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5-36

 4.1.1 技术创新战略 35

 4.1.2 市场推广战略 35-36

 4.1.3 配套设施先行战略 36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36-47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36-41

 4.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SWOT 分析 41-43

 4.2.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战略 43-44

 4.2.4 技术创新战略 44-45

 4.2.5 市场推广战略 45-47

 4.2.6 配套设施发展战略 47

 4.3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比较 47-49

 第5章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9-54

 5.1 建立国家级的技术支撑体系 49

 5.2 行业标准战略的优化 49-50

 5.3 产业联盟,引进人才 50-51

 5.4 完善相关财税政策 51-53

 5.4.1 完善相关补贴政策 51-52

 5.4.2 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52-53

 5.5 对基础配套设施的优化 53-54

 结论和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篇2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引言 12-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4

 1.1.1 研究背景 12-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6

 1.2.1 研究思路 14-15

 1.2.2 研究方法 15-16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 16-18

 第四节 研究改进、创新与不足 18-21

 1.4.1 创新点 18-19

 1.4.2 研究不足 19-2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45

 第一节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相关研究 21-29

 2.1.1 规模经济 21-22

 2.1.2 范围经济 22-24

 2.1.3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4-29

 第二节 多元化经营相关研究 29-37

 2.2.1 多元化经营的收益、成本 29-33

 2.2.2 多元化经营绩效 33-3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相关文献 37-45

 2.3.1 地理多元化 38-41

 2.3.2 业务多元化 41-45

 第三章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45-72

 第一节 城商行规模扩张与规模经济 45-59

 3.1.1 背景分析 45-47

 3.1.2 研究方法 47-51

 3.1.3 实证分析 51-56

 3.1.4 引入经营风险后的规模经济 56-58

 3.1.5 结论 58-59

 第二节 城商行效率 59-72

 3.2.1 问题的提出 59-60

 3.2.2 商业银行效率相关理论 60-62

 3.2.3 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方法 62-63

 3.2.4 研究设计 63-66

 3.2.5 实证分析 66-70

 3.2.6 结论及政策建议 70-72

 第四章 地理多元化—跨区域经营 72-100

 第一节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相关背景及影响因素 72-84

 4.1.1 相关背景 72-76

 4.1.2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动因 76-78

 4.1.3 研究设计 78-79

 4.1.4 实证分析 79-83

 4.1.5 结论及政策建议 83-84

 第二节 跨区域经营绩效及地区选择 84-100

 4.2.1 问题的提出 84-86

 4.2.2 研究设计 86-90

 4.2.3 实证分析 90-98

 4.2.4 结论及政策建议 98-100

 第五章 业务多元化 100-131

 第一节 收入多元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影响 100-114

 5.1.1 背景 100-102

 5.1.2 研究设计 102-106

 5.1.3 实证分析 106-113

 5.1.4 结论 113-114

 第二节 资产和资金来源多元化 114-131

 5.2.1 研究背景 114-116

 5.2.2 研究设计 116-119

 5.2.3 实证分析 119-128

 5.2.4 结论 128-131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1-140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31-133

 6.1.1 城商行规模经济与效率 131-132

 6.1.2 地理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

 6.1.3 业务多元化与城商行经营绩效 132-13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33-140

 6.2.1 城商行明确自身定位 133-138

 6.2.2 审慎监管、区别对待 138-140

 参考文献 140-151

 致谢 151-152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52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篇3

 一、职能理论

 二、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典型工具

 (一) steep分析模型

 (二) swot 分析模型

 (三) 相关利益者分析模型

 (四)波特的五力模型

 1.模型的设

 2.模型的分析

 3.模型的评价

 三、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及五力模型的改善

 (一)以不同身份与企业相联系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作为局内人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作为市场参与者时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作为经济“总管”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作为局外者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 自由市场模式

 (2) 引导模式

 (二)从价值链主要环节看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从需求角度看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四)从产业生命周期看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五)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科学影响

 1.职能对公司层战略的影响

 2.职能对事业层战略的影响

 3.职能对职能层战略的影响

 (六)五力模型的改善(加入因素)

 1.过度干预的模型

 2.适度干预的模型

 四、我国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经济体制下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职能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职能对国有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职能对民营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3.职能对外资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三)现阶段我国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1.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中存在、遇到的几个问题

 2.我国对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和应取的对策

 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如何正确处理与的关系

 (一)与本国关系

 (二)与外国关系

金融毕业论文提纲 篇4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实际工作中一个重要而生动的议题。国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整体关注,距今不过10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导致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引起了业界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BIS)在20**年6月颁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并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从而带动了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的广泛研究和讨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年3月2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陆续启动新一轮的变革,20**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意味着建设银行将面对来自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投资者、股东、新闻媒体、客户和社会公众更加严格、深入、全面、透明的监督,更需要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国际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构架,全面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大力提高识别和控制操作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必须认真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操作风险问题研究,对于建设银行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促进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特征、分类和国内外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透过损失调查,发现建设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认识、运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阐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作者主张从六个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控制机制、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金融学论文提纲精选3篇论文。即: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构建公司治理下的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Abstract

 第一章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涵及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第二节 操作风险分类及应用举例

 第三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一节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国外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

 第三节 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建设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设想

 第一节 制定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第二节 构建起公司治理下的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三节 培育全员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第四节 推进以体系化文件为特征的风险管理平台建设

 第五节 加快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第六节 强化问责和激励机制

;

汽车与人类的关系

1705

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

机。

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

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

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

年,法国人

N.J.

居纽

(Cugnot)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

1804

的年,

脱威迪克

(Trouithick)

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

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

在铁路上行驶了

15.7

公里。

进入

20

世纪以后,汽车不再仅是欧洲人的天下了,特别是亨利

.

福特

(HeneryFord)

1908

10

月开始出售著名的“T”型车时,

这种车产量增长惊人,

短短

19

年,

就生气

1500

辆。此间的

1913

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

跌,

汽车价格低廉,

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

它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

品。也是此时开始,美国汽车便成为世界宠儿,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

汽车从出现到现在短短一百多年间,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

创造出巨大的社会

财富,

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更是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深究其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

是如此深刻且持续。

汽车最初的出现在作为运输工具,这一属性一直未变。

当社

会在不断进步,

人们渴望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生产上的需要等一系列动力促使汽车成为这个

时代的产物。

通过不断的发明改进,

汽车终于面世。

这一庞大的机器怪物,

伴着隆隆的呼啸

声,

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并且使这个社会插上翅膀,

伴随着它转动的轮子,

一直开向未

来。

汽车替代了代步、

马车等传统交通手段,

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速。

它使两地的距离在时空

上缩短了,

促进了更多的交流。

越来越多的信息得到传递,

促进了社会的生产,

更高的拉动

了整个社会的上升。这种新式交通方式促进了商贸的来住,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服务。

汽车的出现,

不仅代表着一种新事物的出现,

它引导着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一个新兴

产生的诞生。

汽车最初是拉开了钢铁和煤炭的需求,

制造汽车需要大量的钢铁,

冶金产业得

到空前的发展,

并且直接地影响了煤炭集。

矿业面临巨大的市场,

这一强大动力使人类不

断开发矿产,

从煤炭到石油,

再到天燃气等,

点燃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曙光。

围绕着汽车

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生产业,橡胶、玻璃、塑料等等产,这些供给对化工、能源、制造等行业

的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

汽车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大的产业,

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带支

150

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到金融、旅游、服务、运输等行业,提供了无

数工作岗位。这个群体遍及制造、销售、营运等行业。在日本,这个人口比例约为

1/9

,而

且欧美国家,

这个比例就更高了。

由汽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圈,

遍及社会各个层面,

条产业链在一百年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一千年累积的财富还多。

它使人类进步的步伐越来越

大,并且节奏越来越来快。

汽车最初出现,

速度并不快,

但是它是用外部动力代替了人力。

如何提高速度及能源利

用率成为提高汽车技术的头号问题。

科学家致力于这个问题的钻研,

汽车的速度越来越高了,

已经可以达到四百多公里每小时,

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也缩短到三点多秒。

由此产生了动力

学等学科。

汽车能源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能源紧缺并且污染严重的今天,

能源

已经起着决定汽车兴衰的关键。

由传统的石油到新型的燃气,

再到生物燃料,

人类一直在不

断尝试。

新能源汽车的提出,

更是在汽车业引起一阵狂潮。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

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但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

综合车辆的动力

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

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

车包括有:

混合动力汽车

(HEV)

纯电动汽车

(BEV)

燃料电池汽车

(FCEV)

氢发动机汽车以

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传统汽车产业在

21

世纪面临最大的选择就是能源的选择。能

源紧缺,

并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迫使人类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汽车这

种机器怪物的未来,

就决定在能源上面。

备受关注的我国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

~2020

年)草案已经出炉。从目前透露出的《规划》细则看

,

中央财将投入上千亿

,

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从发展规划、

消费补贴、

税收策、

科研投

入、府购、标准制定等方面

,

中国已经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策体系。

21

世纪,人类共同寻找汽车的就出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洗车将成为主流。

汽车引导着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汽车文化。

汽车已经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过渡到多身

份的象征,

虽然交通工具是其永恒求变的属性。

各个汽车生产商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树

一帜的汽车文化,

耳熟能详的有通用公司、

丰田公司、

奔驰公司等等,

它们不仅代表着一个

商标,

更代表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品牌。

例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其宗旨:

依靠一支训练

有素、富有使命感和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贯彻精益管理原则,注重不断学习和积极创新,

安全地为顾客提供世界级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使上海通用汽车成为面向

21

世纪、国内领

先、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超级跑车、房车、豪华轿车、越野车等等,成为了不同阶

级的象征。

每一个阶层不同的文化,

造就了他们不同的选择,

而每个阶层又为这些汽车融入

了他们独特的文化,

在人与车的交融中,

形成了汽车文化。

在美国,

开着路虎悍马的可能是

娇小的女子,

她们与强悍粗犷的汽车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就是这种强烈的反差,

显示出她们

渴望力量,

希望保护自己的愿望。

作为汽车用户中最充满的群体,

青年人更喜欢超级跑

车,

SCC

超跑俱乐部就是这样一个文化集合地。

“开跑车不是为了炫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他们的理念。

这个群体宣扬着一种独特的汽车文化,

而他们,

也正是中国超级跑车文化

的一个顶级代表。

汽车从日常走上了运动的舞台。

从第一辆汽车被生产出来到第一次汽车比

赛的举行只不过十年的时间。

起初,

汽车比赛的目的只是汽车生产厂家为了检查车辆的性能,

宣传使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汽车生产厂家积极资助,

推销其产品。

世界上最早组

织汽车比赛是在

1887

4

20

日,有法国《汽车》杂志社主办。不过参赛的只有

1

个人,

名叫乔尔基

-

布顿,他驾驶四人座的蒸汽汽车从巴黎沿塞纳河畔跑到了努伊伊

现在的汽车赛已完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赛车场,那些五

彩缤纷的赛车,

随着一声令下,

竟相出发,

开足马力冲向前方。

车手门你追我赶的争先表演,

赛车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而过的彩场面非常壮观,这对

20

30

万的现场观众和数以亿计的

电视观众来说极丰富刺激。

汽车运动的魅力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改善汽车的性能

;

是强化的道路实

验;动态车展最佳广告;促进汽车大众化。

汽车赛是集人与车为一体的综合较量。与通常的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

个人技艺、

意志和胆量的竞争,

而且是汽车设计,

产品质量的角逐。

这种独具特色的双重性

运动,更能体现人类精英与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结合,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作为汽车产

业链的下游环节,

汽车运动产业近年来开始在国内落地生根。

“热衷于汽车运动的人越来越

多,

除了喜欢观看汽车赛事外,

中国职业车手的队伍也在迅速壮大,

他们已经开始出现在国

际顶级汽车赛事中。随着

F1

GT

这样的世界顶级汽车赛事相继落户中国,中国国内的各项

汽车赛事近年来也风起云涌,

诸如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

全国卡

丁车锦标赛等一系列赛车运动,已经在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的年度赛程上被排得满满当当。

尽管国内的汽车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汽车运动

还处于起步阶段,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

1953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

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

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又亲自为其命

名———解放。

1956

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5

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东风牌轿车,

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

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

而我国的赛车生产

上仍然大大的落后欧美国家,有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品牌不行。

而且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而赛车是一项“烧钱”运动勿需质疑,

资金成为赛车运动发

展的最大瓶颈。

无论是

F1

这样的国际赛事,

还是

F

CCC

等亚洲赛事,

是否有足够的赞助

商和赞助金额是一支车队生存壮大,赛事顺利进行,推广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技术是保障一个没有自身核心技术的车队或者厂商,是无法在赛车世界里觅得一席之

地;

同样,

一个在汽车行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

也是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赛车大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国赛车运动较发达国家相比,

一开始就多少有些“先天不足”,

不具明

显优势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赛车运动发展的最大障碍,

且这种软肋并不能单纯依靠

市场推广和商业运作来弥补。

赛车是一项刺激的运动,是一项团体的运动。一支好的赛车队伍需要有好的驾驶员站

在前线比赛,

更需要有优秀的修理团队的配合,

还要有好的设计师等等。

站在车队幕后更是

实力强大的公司企业,

有着国家的支持。

从一个赛车运动的发展甚至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

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等。这就是赛车的魅力与内涵。

汽车的速度越来赶快,使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汽车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隐患。

每年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

汽车安全问题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

题。

实际上从汽车诞生那一刻开始,

汽车安全技术就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如今汽车

安全技术早已经不仅仅是安全气囊安全带的简单应用,

各种电子设备的介入使得汽车安全装

置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

实际上对于汽车,

每一个零部件都涉及到其安全性,

其中不仅仅是

那些我们熟知的电子设备,

同时也包括汽车所用的每一块钢板,

每一个焊点甚至每个焊点

的位置都影响着汽车安全。另外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道路配套设施都是和安全紧密相关的。

而这些汽车安全性配置按照事故发生的前后基本可以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类,

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将要发生时汽车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

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

生时车辆保护成员和步行者,使损失降到最小的能力。

各个公司都致力提高自己产品的安全性,

从安全带、

安全气囊、

儿童安全座椅到车轮防

抱死制动系统

(ABS)

牵引力控制系统

(ASR)

各种智能系统,

汽车从结构上越来越智能化,

备自动化设备程度越来越高。

抛开产品的安全性,

汽车安全延伸到文化层次,

遵守交通守则,

良好的驾驶习惯,

交通道德等等都影响着汽车安全的方方面面。

人是主观体,

在汽车具有安

全保护设备的前提下,

人的意味、

素质都成为汽车安全的关键因素。

普及汽车安全知识,

高文明交通意识,成为汽车时代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汽车的安全,

更是涉及到自然的安全。

越来越多的汽车,

虽然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需

求,但是,汽车的数量激增,不断地与人类增土地,土地问题越来越严峻。汽车对环境的污

染,也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安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

1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污染。汽车的塑料铸件中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脱沫剂,氟利昂

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另外,铅基涂料会造成铅污染;油漆溶剂的散逸也会造成污染等。

2

)汽车噪声。据统计,城市噪声中,交通运输噪声占

75%

,而汽车在交通噪声中占

85%

据调查,

全国

80%

以上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噪声超过

72

分贝;

上海西藏路中百一店

附近的噪声达

91.2

分贝,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喧闹的街道。

3

)汽车拥堵。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的顽疾。汽

车拥堵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

而且加重了空气污染。

汽车频繁启动、

刹车和低速行车使尾气

中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比正常行驶时多得多,

大量拥堵的汽车废气集

中排放,在距地面约

1.5

米处形成一个污染层,正在人的呼吸带附近,危害人体健康。

4

)公路、停车场和加油站的影响。公路建设使沿线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占用农

田耕地等。

1998

年,中国公路总长达

128

万千米,这些路网使

4

万平方千米土地丧失农业

功能。中国现有耕地

132

万平方千米,仅占国土面积的

13.5%

。露天停车场除了占地外,还

会改变城市的气流的方向和速率,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

5

)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空气。以北京为例,大气污染物中,

39%

的一氧化碳、

74.8%

的碳氢化合物、

46.2%

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的尾气。另外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我国

是人均石油缺乏的国家,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压力。

2002

年,我

国年进口原油

6500

多万吨,已经占年消耗量的

30%

。由于有一部分汽车以液化气为燃料,

所以液化气的消耗在过去

5

年中平均每年增长

25%

6

汽车报废对环境的影响。

在车辆拆卸、

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废水、

废油等。一方面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废机油会随雨水漫流,污染周边环境。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决定汽车行业命运的关键。

纵观历史,汽车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并引导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但是,在

21

世纪,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生存急剧下降。汽车的命运是兴是衰,却是

备受制约。一方面,汽车必然存在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汽车必须告别传统的模式,新式

汽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汽车与人类的关系,必将持续且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汽车文化概论》陈燕,王昕彦

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8-1

《汽车环境保护学》朱崇基,周有平,何文华

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1-1

《汽车工程手册

2

环境与安全篇》日本自动车技术会

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

译,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12-1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