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马不与华晨合作了,也不叫长城宝马,单干了?

2.长城与宝马合作的背后(二):为什么长城愿意与宝马合作?

长城宝马合作最新消息新闻_长城宝马合作最新消息

7月10日,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在德国正式签署合资合同。新合资公司命名为“梁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注册地址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总投资51亿元,双方各持股50%。

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汽车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汽车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合资公司规划了一个整车厂,标准年产能为16万辆。

2017年,江淮大众、Zotye Ford、东风和日产雷诺联盟等车企相继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落地后不久,一些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合资方面有了新动作。

去年10月,有一个关于长城和宝马合作的传闻。常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负责人曾表示:“长城、宝马正在全国范围内选址,2017年底应该会有初步结果。双方的这种合作始于四五个月前。”

目前,长城汽车旗下拥有长城、哈弗、WEY等多个品牌,产品体系涵盖SUV、皮卡、轿车等车型。7月9日,长城汽车公布6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长城汽车6月总销量为62186辆,上半年累计销量为471515辆,同比增长2.34%。6月份,WEY品牌销量为10481辆,同比增长231%。其中VV7销量4790辆,上半年累计销量37587辆,VV5累计销量5121辆,上半年累计销量38987辆,插电式 混合动力 SUV P8销量570辆。

此次与宝马的合作,并不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首次尝试。今年5月,长城汽车成立了新能源品牌“欧拉”。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长城汽车推出了该品牌的三款车型,分别是 纯电动 跨界IQ和迷你纯电动概念车R1/R2。欧拉的IQ模型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这份合同的签订是今年2月23日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后的新发展。此前有消息称,宝马增资扩产在华新能源汽车,但宝马集团表示,此次合作是宝马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合资项目。

宝马旗下拥有宝马、MINI、劳斯莱斯、宝马Motorrad四大品牌,并于2013年推出首款电池 电动车 。宝马集团董事长克鲁格表示:“今天签署的协议标志着中德企业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宝马集团和长城汽车的双赢选择,这将使我们能够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减少交通排放的做出贡献。”

如今,新能源已经成为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然路径,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汽车公司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宝马与长城汽车的合作是宝马在中国实现电气化的关键一步。对于长城汽车来说,与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以减轻其油耗压力,加快其国际战略布局。

来源:网络!

宝马不与华晨合作了,也不叫长城宝马,单干了?

在刚过去的2019年,尽管国内汽车市场下行依旧,但对豪华品牌尤其是宝马来说却绝对是一个大年,毕竟该品牌在过去一年里凭借着72万辆的年终销量,成功击败了奔驰、奥迪并在时隔三年后再次夺回了中国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见,宝马在未来市场上必定仍充满着不断冲高的趋势。

当然了,随着当下汽车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虽然说这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可选性,但其中也会让不少老牌车企倍感压力。毕竟随着国内新兴品牌的迅速崛起,自主品牌的持续强大以及各合资品牌的不断发力,就不难发现各家车企为了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早已各出手段。而其中作为豪华品牌的佼佼者,宝马则选择了和长城强强联手,并共同打造全新的品牌“光束汽车”,以求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未来市场中破壁而出!

宝马正式牵手长城

对于两个品牌之间的正式牵手,其实早在2018年长城就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束汽车”,只不过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该项目才在2019年11月通过批复。其中根据长城汽车的公告显示,“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51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方面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方面委派。”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向全球市场迈出的第一步。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宝马与华晨“分手”,却转身与长城合作这件事呢?其实这一切说白了就是市场及品牌产品力所致。

新能源趋势明显,宝马发展需求迫切

对于宝马此次与长城的合作,很明显是朝着新能源市场方向进军的。毕竟自2018年电动汽车开始普及以来,宝马也自然发现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巨大趋势,只是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大动作。

此外再加上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都启动了“双积分”模式,为此对于在传统燃油车方面发展得炉火纯青,但在新能源电动车上却略显不足的宝马来说,这时确实迫切需要一个强大且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搭档”作为合作目标。

当然了宝马除了迫切内在需求外,奔驰的步步紧逼以及上汽奥迪的合作确认,也在迫使着宝马必须得尽快找到新的突破口。而长城汽车就是宝马在中国市场上的不二之选。为此在未来,纯电MINI可能会用宝马和长城共同研发的平台,而宝马也可以通过本地化生产平台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这毫无疑问也是宝马和长城牵手的原因之一。

长城品控能力自主第一,实力才是合作的前提

再者从长城自主排名第一的品控能力来看,则更加不难理解宝马为什么会选择他而放弃华晨了。长城汽车自80年代起步以来,从单一的模仿车型到现在坐拥哈弗,WEY,欧拉,长城皮卡四大独立品牌体系的数十款在售车型,从年产数十台到现在连续三年稳坐“百万级俱乐部”,就不难看出该品牌在品控实力上的过硬表现。而其中具体到长城汽车的单一车型来说,哈弗H6就是其过硬品控能力的最好“代言人,毕竟该车之所以能常年稳居自主SUV销量第一,最大最可靠的保障就是其极其可靠耐用的整车质量。

当然了除了过硬的品控能力外,长城出色的生产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在自主阵营中同样也是首屈一指,毕竟魏建军很早之前便在长城内引入了丰田精益化管模式和军事化管理特色,为此在极其严苛的生产管理制度下,确实也是进一步保证了长城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再者就这点而言,长城汽车相较长安吉利汽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正因为长城一流的产品品控能力以及出色的生产管理实力,长城汽车确实和宝马汽车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更何况宝马和长城都皆同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为此两之间的合作看似意料之外,却实则情理之中。这些都是两者之间最后能走到一起的基础。

长城相比华晨拥有更强战斗力

就现阶段而言,对于掌握一手好牌的宝马汽车,其实选择与现有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合作或许是一种更为省心省力的选择,那为什么还要另辟蹊径和长城汽车重新开始合作呢?

这其中必定还与两者之间的战斗力息息相关。自2003年华晨宝马成立以来,宝马就一直向华晨输入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大量,但通过这十余年的合作以来,华晨汽车依旧表现平平,不仅在传统燃油车方面表现羸弱,同时在新能源领域更是毫无建树,再加上“双积分”考核在即,这确实不会让宝马放心的和华晨共同打造电动车项目。更何况,论品牌知名度,华晨旗下的“中华”“”年度销量总和也仅有长城的零头。为此从长城和华晨的差距来看,宝马选择更好的合作伙伴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者反观长城汽车的竞争力,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佼佼者之一,其远远不是普通合资中方可以比拟的,可以说通过和宝马汽车的强强合作,必定会是下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光束汽车”的强大基因链。

说到最后:

光束汽车的成功落地,无论对长城还是宝马,都会获得不可估量的推动力,再加上此次两者之间的合作也不再是以往的外强中弱,为此对于未来而言两者之间必定会开启强强合作的时代,其中长城汽车必定会取得更好的技术沉淀和品牌渲染,而宝马也会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他们将会掀开合资模式的全新一页,无论是长城还是宝马都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城与宝马合作的背后(二):为什么长城愿意与宝马合作?

宝马为何不去与自己一直合作的华晨公司发展这一领域呢?对于宝马来说,寻找一家国内最强大的汽车公司,并且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的企业才是最佳的选择,长城近两年在SUV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国内SUV的头把交椅非它莫属,在实行SUV全产品全覆盖之后,对于新能源领域长城并没有选择贸然进军,长城企业不冒进的做法得到了宝马公司的认同,于是宝马与长城在如此合适的时机形成了一对天作之合。

二者合作之后首要任务便是对新合资公司进行命名,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叫做长城宝马,但是这一做法都直接被两公司所摒弃了,双方的想法是利用自身成立完全独立的第三方企业进行发展,命名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名字中决不能存在长城与宝马的字眼,于是光束汽车公司便成了二者往后发展的名字。二者以双方各50%的股份进行合作,这样公平持股公平合作的方式本来对于二者来说就是互利共惠的事情,但是对于长城来说并不一定全部是“好事”,反而长城与宝马的合作改变了外资企业与中方合作的运营模式,运营成功二者皆大欢喜,运营失败将成为典型被大家唾弃,说长城攀龙附凤,最后还不是落得一个失败的结果。

两个企业的合作产品将被放在首位受大家关注,双方走到一起,产品与技术就必须进行高度的融合,产品定位也必须进行折中,若是出现法拉利与五菱宏光般的极端差别,那么最终也将会失败,众所周知长城旗下有三个子品牌,哈弗、WEY、欧拉,对于宝马来说,欧拉的产品定位与发展战略是最符合合资公司的理念的,二者便也因欧拉结缘,据称,二者合作之后推出的首款产品定位为紧凑型SUV,同时续航里程将达到500KM,空间大、轻量化、耗电量小将是产品的最大优势所在,同时第二款产品也将在2021年上半年以纯电动MINI的形式与大家见面,首款产品会建立少量的光束汽车品牌形象店进行销售,同时与长城的产品进行混网销售,而电动MINI便会利用宝马的现有渠道进行销售,包括国内与国际市场。

宝马选择长城、长城选择宝马其实二者是在各取所需,宝马看中长城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长城看中宝马在新能源方面的潜力,中国市场作为宝马公司在世界市场布局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长城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布局可以让宝马今后在该领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高的新能源积分,即使二者是在积分五五开条件下,同时长城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开宝马在华的销路,长城则可以通过宝马在国际市场的声望很好的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同时长城在品牌方面今后也可以融入宝马的基因,对于今后市场发展可提供更多的积极因素。目前二者已经在江苏省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现金生产基地,拥有年产16万辆的能力。长城与宝马的合作将中国汽车市场带入了“后合资时代”,同时也向大家证明“即便合资,中国车企也不弱”。

自年初疫情爆发蔓延以来,2月的车市愈发萧条。但是,长城却没闲着,反而大动作不断:高调亮相印度车展、与通用汽车签订收购泰国罗勇府工厂的协议……而且还有一事也值得大家重视——就在年前,长城与宝马合作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落地(在2022年建成),让长城与宝马之间的合作迈进了一大步。

其实,对于宝马与长城的这次合作,有些人有些好奇:“在国内这么多自主品牌中,可供宝马选的“备选项”不少,可它为什么单单选择长城呢?”关于这一点,在《车业杂谈》3月10日发布的《长城和宝马合作的背后:为何MINI为成为宝马跟长城合作的“关键”》一文中已经有过详细阐述。

但此次“联姻”,站在长城汽车的角度,为什么长城同意这门“亲事”?长城又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从长城的角度看,在宝马MINI身上,它能找到一些共同点和相互补充的地方。

首先,长城从没有放弃过与国际一流品牌合作机会。早在2008年,长城就曾与克莱斯勒进行过深入谈判,甚至一度开始研发产品,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2011年,长城又迎来与捷豹路虎的合作机会,但最后对方却选择了奇瑞;而在2015年,也曾传出大众可能会与长城合作,但结果却被与江淮抢了先。在这一波三折之后,长城终于等来了宝马MINI。

其次,长城在这几年的发展,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力上都有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长城推出的高端品牌“WEY”在SUV市场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由于目前的车市逐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长城要想在SUV市场长期保持销量大幅度上升是比较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轿车越发成为长城的一块“心病”——2019年长城全年共销售了106万辆,位列自主品牌第二,相较位列第一的吉利还有大约30万辆的差距。

说实话,这个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那么长城要如何弥补这一差距呢?参考吉利“两只脚走路”——SUV与轿车同步发展,长城自然希望在轿车上发力。而在这点上,宝马MINI一直将重点放在轿车领域深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技术积累,而且也是以单一的两厢轿车为主——这点跟主攻SUV的长城非常相似。所以,在这点上,长城找到了与MINI的共同点和互补性。

第三,相较比亚迪等品牌,长城在新能源车方面布局稍晚。而宝马在新能源车方面布局较早,这点除了几年前推出的i3、i8以及近日全球首发的宝马首款纯电动车i4外,还有长期霸占新能源销量榜单前10的宝马5系PHEV,皆可看出其不俗实力。长城可以借与宝马的这次合作,快速提升自己。正如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在光束汽车项目启动仪式上所言:”宝马是我们的前辈和老师,与宝马合作最重要的是整合双方优势,长城可以更多地向宝马学习技术、运营等方面的经验。此外,在未来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将借助宝马的技术和各种,发展好光束汽车。“

第四,长城虽然在新能源车领域起步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过近几年的加紧追赶,已经初露锋芒,如长城为旗下新能源品牌欧拉打造的电动专属ME平台,从长期上榜新能源车月销量排行榜前10就可以看出其实力还是挺不错的。而这自然为光束汽车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宝马也更希望寻找像长城这样“不用太操心”的合作伙伴。

因此,长城与宝马MINI之间的合作,算得上是“门当户对”,绝不是简单的国产品牌“抱大腿”,更不是“凑合着过日子”。

写在最后:近几年,国内外车企合资出现了一种新模式——不再是“传统”的以市场换技术,而是地位平等,共同研发和制造。而此次长城与宝马之间的合作,恰好成为这种全新模式的真实写照,在强大自身的同时,也推动中国汽车业进入汽车强国新时代。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