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创始人|前晨汽车黄晨东:自动驾驶只是技术 若无需求便无法落地

2.简述:新能源开发和发展趋势

3.畅想未来新能源。

4.2023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新能源车保值率大幅提高

5.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6.造成我国问题(能源短缺)的原因很多,分别从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的分析三点是什么?

新能源行业现状分析微观_新能源产业现状

3月27日,一则奇瑞新能源官方调价的消息,在微电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

奇瑞新能源旗下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和奇瑞无界Pro三款产品官方指导价正式回调,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我们注意到,至高可达9000元的官降,对于售价不足10万元的微电车型而言,基本上就已经降低了大约10%的售价。这意味着原本就“利润微薄”的微电车型,对“价格相对敏感”的目标用户进一步降低了门槛。

但这一次奇瑞新能源的官降,绝不仅仅只是降价这么简单。

我们注意到,这一次奇瑞新能源使用的词是“回调”。没错,就在正好一年以前的2022年4月6日,奇瑞新能源汽车宣布旗下部分车型上调价格,上涨幅度在2900元-5000元不等。时隔一年,官宣降价,幅度基本一致,称之为“回调”一点也没错。

用现在网友们经常引用的梗,那就是“奇瑞新能源的售价一下子倒退回一年前的水准”。而价格回调的背后,也让奇瑞新能源成为了整个微电市场上第一个勇敢带头官降的品牌。

我们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奇瑞新能源这一次价格回调的勇气。

宏观上,这是“旗手”级别的表现

2023年的第一个季度,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其一,是新能源国补正式退出,以后车企纯粹只能靠自身实力吃饭;其二,是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开始下降,电车成本也相应下降。

对于目标是微电车型的消费者而言,这“一涨一跌”的消息之外,心心念念的是自己心仪的爱车什么时候能够也降价。

恰逢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以说不论是政策导向,还是民心所向,如果能够将微电车型的价格打下来,那么将会是“相时而动、乘风而行”的好事。

然而,微电车型的低利润束缚了车企们的手脚。

哪怕是之前“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五菱,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公布“限时降价促销”,来满足消费者的期待。一方面,这可能会引发微电车型的目标消费者提前透支“消费期待”,另一方面,对后续购车用户也是一种价格不公。

但是现在,奇瑞新能源直接一步到位,将价格回调,不仅不会消耗消费者的“消费期待”,而且是为消费者实打实地省下真金白银。

这是自从1999年起,就不断发力新能源市场的奇瑞新能源,作为“市场旗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好的体现。

而现在正是2023年开年,乘着政策引导的“扩内需、扩消费”的东风,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降低汽车消费门槛的期待,奇瑞新能源这一次的价格回调,无疑将会为微电汽车消费市场打上一剂“强心剂”,也将为更多消费者赢回“消费信心”。

微观上,这是“标杆”级别的实力

宏观上的“行业旗手”,不只是“起步早”,还要微观上自身拥有“硬实力”。

而对于奇瑞新能源而言,这份“硬实力”,就是出众的企业成本管控及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出色的硬核产品力。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一线品牌,奇瑞新能源拥有强大的品牌技术实力和一流的供应链体系,这让奇瑞新能源的综合竞争体系能力自始至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准。

20余年深厚的研发技术、领先同级的制造工艺、优秀的企业成本管控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仅让奇瑞能够切实地“让利于民”,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整个行业标杆级的产品。

早在二十年前,奇瑞就凭借QQ赢得过家喻户晓的口碑。如今,QQ冰淇淋焕新而生。作为标杆级微电小车,相对于五菱宏光MINI EV而言,奇瑞QQ冰淇淋就拥有宽绰的驾乘空间、更丰富贴心的舒适配置、多种驾控模式、100%高强钢焊接和更短制动距离、更健康的母婴级抗菌生态面料、更丰富的远程车控功能等出色的优势,在产品价值端是当之无愧的标杆纯电小车。

近来在业内引发广泛热赞的奇瑞小蚂蚁“铝行舱”极限抗压挑战,也让无数消费者关注到了奇瑞新能源的硬核实力。在本次挑战中,奇瑞小蚂蚁不仅成功翘起2吨重特斯拉Models、5吨重军用重卡,更是硬刚物理极限完成“一蚁扛两虎”的等力杠杆操作。支撑奇瑞小蚂蚁完成挑战的,正是轻量化的全铝车身打造出安全无忧的“铝行舱”。这让奇瑞小蚂蚁不仅拥有豪车级的车身安全保障,更是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信赖。同时,精致时尚的外观、丰富便捷的智能配置、四轮独立悬架的操控和健康亲肤的环保座舱等,也为奇瑞小蚂蚁拿下“全球精品纯电小车冠军”的宝座添砖加瓦。

而同样用“铝行舱”设计的智能小怪兽奇瑞无界Pro,更是堪称“纯电精品小车的智能标杆”。无界Pro拥有540°全景影像、FCW前碰撞预警等在内的10项驾驶功能,让智驾体验进一步下放;带有空调模式、最后一公里步行导航等功能的11项手机APP远程车控,让你可以足不出户就将爱车一手掌握;腾讯AI智能语音与腾讯生态深度融合,能够轻松实现8类41项场景生态应用,畅享20万元级的智能车体验。

锦上添花的是,早在2020年,奇瑞新能源就官宣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这不仅能够打消用户日常用车的顾虑,更在整个行业内都树立了竭诚服务的标杆。

综合来看,本次价格回调的三台车均为奇瑞新能源的明星产品,都在价值标杆、智能标杆、安全标杆、服务标杆等四个方面拥有着傲视行业的硬核产品力。而这样的硬实力,也让奇瑞新能源在本次价格回调中,能够为更多的消费者打造同级最优品价比的产品。

总结

数据显示,2022年奇瑞新能源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达到23.2万辆,同比增长112.9%。从累计销量来看,奇瑞新能源更是坐拥超过60万用户的信赖,一举收获了全球精品纯电小车销量第一的优异成绩。已经是行业翘楚的奇瑞新能源,迈出价格回调的第一步,着实勇气可嘉。

我们相信,伴随着这一波让利于民的价格回调,奇瑞新能源将会迎来更多用户的喜爱,改变微电车型消费者的消费格局,进一步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为更多的消费者开辟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局面。与此同时,由奇瑞新能源领衔的价格回调,也将会在整个新能源市场形成一股新的风潮,让汽车作为消费品能更好地服务用户,让更多优秀产品获得普惠大众的机会。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网上车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连线创始人|前晨汽车黄晨东:自动驾驶只是技术 若无需求便无法落地

每当发生重大公共安全或者经济危机时,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救市的呼唤总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之中,2003年非典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如此,2018年中美贸易战如此,2020年疫情亦如此。

进入到3月份,疫情已经有效控制,各地、各行业也陆续复工,但疫情的影响还在,尤其是在消费性和生产性产业表现极为明显,而汽车作为集中消费性和生产性的综合产业,对于救市的需求更加迫切。

本来,自2018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就处于“疲软”状态,到2020年还未能恢复,又加上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打乱了汽车全产业链的正常运行节奏,更是让车市雪上加霜。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别下降33.5%和27.0%,同别下降24.6%和18.0%。其中新能源汽车下滑尤为严重,产销仅为4.0万辆和4.4万辆,同别下滑55.4%和54.4%。

显然,2020年伊始,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来说都是灰色。在整体市场下滑超五成的背景下,多家新能源产品畅销的车企,市场大幅缩水。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为4762辆,同比下降47.2%;北汽新能源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2006辆,同比下滑55.5%。江淮汽车1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则为2170辆,同比下降64.1%。长城汽车旗下的纯电动品牌欧拉销量为1300辆,同比下降65.6%,其中欧拉iQ仅售出5辆,同比暴跌99.7%。

在客观环境影响下,202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其困难的一年。在产业阵痛时刻,各项政策调整也在进行中。

2020年1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退坡。

工信部又发布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对原规定进行的删减和修改约达10处。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必备条件从具有“设计开发能力”改为具有“技术保障能力”。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一个更加开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即将形成。

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积极调整。2月24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对2019年新能源车分三种情况执行购置补贴,其中,2019年8月7日以后上牌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

当然,对于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呼声最大的还是延长补贴,毕竟补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中国从2010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提供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200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300辆,但至2015年起,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骗补”的出现,补贴标准也进入退坡通道。按原,中国将在2020年后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根据财政部2015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阶梯退出安排,中国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较2016年下降20%,2019~2020年下降40%,2020年后补贴政策退出。

但补贴退坡对于2019年新能源车市的影响超出了预期,市场的持续下降让行业内对于补贴的呼声更甚。事实上,在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出现年度下滑以后,政策制定者就一直在考虑延长购车补贴的可能性,而相关的讨论,早在冠状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只是此次疫情的扩散又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压力,让延长补贴以稳定消费的措施增加了更多的现实可能。

可以预见,随着疫情的缓解,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将陆续出台,并落地实施。

然而,出手救市,汽车市场就能恢复元气吗?汽车有智慧并不这样认为。

不用说,单从逻辑来看,“救市”派的声音颇有道理。不过,对于当前的汽车行业来说,“救市”却更像是企业在要“奶”吃。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一直比传统燃油车高,前几年的销量上涨,除了政策指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补贴让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下调,而补贴退坡后,产品价格上涨,销量下降,此前已经“非理性获利”的车企,无法在价格上硬扛,就企图借助政策的变通,来缓解价格压力,以求度过一个困难的阶段。

但是,汽车经济上行或下跌,都自有市场规律作用。宏观调控的目的,并非通过干预微观经济,而使其背离市场规律,恰恰相反,合适的调控手段,当有助于市场规律作用于微观经济,从而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此前新能源汽车价格背离市场规律“大落”,造成产业兴盛之象,现在价格不得不提高,产业趋于平静,这些车企无益可得,就借汽车产业为支柱产业之名,大造舆论,胁迫相关有利于其的政策出台,明显相悖于市场规律。

在汽车有智慧看来,主张“救市”者往往放大整个行业可能面临的危机,也暴露出不能自愈的能力缺失,一遇到压力和挫折便“呼救”,反映出的是一个庞大的行业看似强大,实则脆弱。

另一方面,当今的汽车市场虽然看似不景气,但汽车消费信心并未丧失,而在危机下,信心显然比任何都重要。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他们并不是不想买车,也不是没有能力买车,只是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汽车仍属大宗消费,购车也是慎之又慎。汽车产业毕竟不像餐营业、旅游业,错过了时间可能就再也追不回来,消费者的需求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只是将买车的时间推迟而已,该买还是买。

此次疫情对于消费者影响巨大,可能买车的人因为疫情受到经济损失暂停买车,但是反过来想想,可能不买车的人,因为疫情而买车,在这一次疫情面前,有车跟没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尤其是没有公共交通的情况下,私家车的用途显得更难能可贵了,我们应该理性分析消费者在此次疫情之下的得与失。

从车企的层面来看,延长新能源车补贴会拯救新能源车市场于水火吗?从目前看,会有一定效果,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局势。我们必须承认,从2010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提供财政补贴至今整整十年,新能源车市场依然是政策市,消费者的真实购买意愿并不高。只不过,补贴退坡让退潮后的“裸泳者”提前现身。

这样有什么不好呢?一个成熟的市场就应该有清晰的淘汰机制,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者就应当获得稳定的发展。

尽管利好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连年高速增长,然而政策驱动逐渐被市场导向所替代,这才是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的迹象。国内车企从事新能源业务,自然应当抛开?“与地方合作的政绩工程”、“迎合国家能源大战略”甚至骗补的心态,踏实经营运作。

就以目前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仅是在2017年就出现近百家,大家蜂拥而来,但到了2020年呢,已经是屈指可数,看似规模数量小了,但能坚持下来的,其实才是中国新能源的未来。

或许,救市会让新能源泊经济出现短期繁荣,但新能源泡沫又泛滥四起。而市场的特性又注定这些泡沫肯定要破灭,待破灭后,新的危机又会出现,那新的调整又要来临,如此反复,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何时才能独立起来呢?

显然,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这种新能源汽车救市的意义不大。

对于这样的局势,救市必不可少,但万不能当作救命药草,这才是新能源产业的正确发展之道。

正如小鹏汽车向汽车有智慧的表示,“在当下突发的疫情影响下,小鹏汽车依然能够发挥自身特性,在整体营销节奏上做好应对调整,包括提高销售服务质素、扩大品牌声誉,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小鹏汽车的智能特征,作为一家经营相对稳健的新造车企业,我们对今年持审慎乐观态度。”

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想当初,当年中国加入WTO时,大家惊呼“狼来了”。如今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狼”,但对于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狼”来了不见得是坏。

目前,政策的指引和企业的研发方向都有望使市场的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使消费者更乐于接纳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生存环境的艰难,也将刺激本土自主企业发力研发,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这比任何救市都有效果。(文/汽车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简述:新能源开发和发展趋势

编者按: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已是独角兽,或刚启动轮,或已家喻户晓,或长期身居幕后,或正起于微末,但他们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微观脉搏,是这轮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微观主导者和实践者,不同行业成千成万的他们的身影汇聚,投射变革的洪流。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 那些离开蔚来的人里,有的选择了创业。

“我们刚把办公室从嘉定搬到虹桥,这边更方便些。”走进办公室,前晨 汽车 创始人兼CEO黄晨东向新能源日报记者介绍道。

黄晨东直言,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从他个人履历中或可窥见一二:

曾任上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的黄晨东,于2015年3月加入蔚来,先后负责蔚来整车开发、自主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电动力工程等核心业务,后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直接向蔚来董事长、创始人兼CEO李斌汇报。

“还是想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黄晨东如是说。

“从0到1”:离开蔚来,选择创业

在蔚来任职5年后,去年6月,黄晨东决定离职并开始创业。

对于创业方向,他没有选择已是一片红海厮杀的乘用车市场,而是一头扎进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

天眼查信息显示,前晨 汽车 成立于2020年9月25日。彼时,黄晨东离开蔚来仅3个月。此后,前晨 汽车 获得了来自光速中国的千万级美元融资。今年3月,前晨 汽车 与江阴高新区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黄晨东向新能源日报记者介绍,公司目前研发团队超100人、拥有26项专利。“预计今年年底,整个公司约有200人。”

新能源日报:大家比较好奇,您为什么会离开蔚来?

黄晨东:我在蔚来有五年时间,在这期间,我帮蔚来的研发框架都搭好了,完成了“从0到1”的建筑。我更喜欢做“从0到1”这样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加上我个人有些小情结,所以就决定去做新能源卡车这个方向。

新能源日报:确定方向到正式创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黄晨东:其实这中间有一些颠簸。一开始是我们是准备从重卡切入,但发现得做氢燃料重卡才有机会,经过调研,得知重卡市场化推进是相当困难的,需要很多年的积淀,于是我选择了当下更适合市场、也更被市场需要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电动轻卡。

新能源日报:如何适应从业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

黄晨东:实际上,在蔚来的这段经历对我有很大帮助。正因为有了蔚来的经历,我也敢于走出来自己独立创业。蔚来本身是家创业公司,我在其中也一同经历了很多里程碑。至今为止,总体看来前晨 汽车 目前发展还相对比较顺利。

新能源日报:前晨 汽车 目前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发布了两款车,您怎么看这样的发展节奏?

黄晨东:从行业技术来看,比起乘用车,商用车的发展相对后知后觉,中间会有4-5年差距。也就是说,当前整个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大概相当于2015年左右的乘用车市场,所以大家最近可能听到很多企业都在对商用车进行一些创新。

再看前晨 汽车 ,我们需要持续保持这种快速的节奏,尽快把产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

新能源日报:在您看来,前晨 汽车 目前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黄晨东: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一支能够打仗的团队,具体了智能、整车等核心能力。但我们现在还处于开拓市场阶段,尚未真正去市场中打仗。这需要我们真正把车卖出去,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比拼。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进一步打动市场。

新能源日报:“进一步开发产品”具体是指?

黄晨东: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产品矩阵,现在已经开发了轻卡,还要继续拓展面包车、重卡,这些都是商用车市场所需要的。

“从1到2”:发布两款车型

近日,前晨 汽车 发布了前晨EC1、前晨iC1两款新能源车型。

具体来看,前晨EC1是一款由前晨 汽车 与中国重汽海西联合研发的4.5吨级智能网联纯电动轻卡,并将于今年9月量产上市。据介绍,其实际满载续航大于220km,用前晨全正向开发的“视野”电动平台。

另一款轻卡车型前晨iC1,由前晨 汽车 自主开发,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配置1个毫米波雷达,5个固态激光雷达,18个摄像头。据悉,该款车型将于明年第四季度量产。

目前,前晨 汽车 搭载的动力电池为长城 汽车 旗下的蜂巢能源。

新能源日报:新发布的产品应用场景在哪里?

黄晨东:在城市,城配物流的短途运输。因为轻卡还是城配为主,重卡以城际物流为主。

新能源日报:新产品可以理解为是后驱车?

黄晨东:对,是后驱车。货车的后驱车其实更好,因为不需要驱动轴、传动轴,所以它可以承载更多重量。

新能源日报:新产品的量产节奏和如何?

黄晨东:我们预计会在明年第四季度量产,但也许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一是在江阴市的积极帮助与推进下,我们正在进行获取相关生产资质的准备工作;二是我们的生产线正在积极准备中,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快的速度,将量产工作推进起来。

新能源日报:产线是在江阴?具体产能如何?

黄晨东:我们在江阴建设一个独立的生产线,会分期、分批去建设,总产能预计为10万辆,大约分5年进行。也就是说,可能先建2万辆产能、再扩展2万辆,依次推进。因为一开始如果用不到产能,也是种浪费,倒不如慢慢增加。

目前我们还是找重汽海西代工。而我们在江阴的生产基地正在装修,本月(8月)底办公室会装修好,试制车间大概会在11月装修完毕。预计从明年开始建设属于前晨的生产车间。

新能源日报:产能达到多少时,公司可以实现盈利?

黄晨东:我们有大概估算过,只要大概达到年产量11000台,就基本上可以达到平衡,之后高于这个数量就可以实现盈利。因此时间周期约为2-3年。今年只是刚开始,明年可能会达到上千辆,预计后年有机会实现盈利。

新能源日报:量产会受到“缺芯”问题影响吗?

黄晨东:因为我们今年的量不算大,所以还好,但也受到了一些制约。明年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现在看来,“缺芯”问题应该会在明年6月左右有所缓解。

新能源日报:新产品的价格区间大致如何?

黄晨东:我们的第一款车的价格是16-18万左右,我们还没公布iC1的价格。目前的大致想法是如果不算上自动驾驶和智能货舱的部分,应该不会和16-18万这个价格区间偏离太大,这可以说是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自动驾驶和智能货舱系统也可作为选配,会有一个增项价格。

新能源日报:渠道方面的布局会不会重点面向部分地区?

黄晨东:我们会先在上海、江阴、成都、深圳这四个地方进行重点开拓,然后再往全国各地区去铺。因为成都、深圳是推广新能源车最好的市场;我们就在上海,制造基地在江阴,我们在这两个地方有一定的地域优势。

新能源日报:前晨 汽车 产品看似相对智能化,这其中的成本如何?

黄晨东:如果不算自动驾驶的一套系统,成本就基本可以控制得住,因为自动驾驶确实是昂贵的。我们把自动驾驶作为选配,根据用户需求来确定是否安装。我们整个产品,可以理解为定制化,包括在量产方面也会进行一些改进。

“从2到X”:进击新能源商用车战场

在整个访过程中,黄晨东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节奏”。

新能源日报:您觉得现在是个比较合适的入场时间吗?

黄晨东:从技术层面来看,现在整个电池产业链、电机产业链都已经比较成熟,就看人家愿意不愿意跟你合作,拿到更好的价钱。如今整个产业链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新能源日报:对于前晨 汽车 而言,下个月(9月)是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黄晨东:对,下个月我们会开始在产线上生产。第一批先生产30台车,并推向市场、卖给客户。我们手里目前已经有些意向性订单,包括狮桥、地上铁等。

新能源日报:在发布会现场,我们看到邀请的嘉宾里有货拉拉,双方是有什么合作吗?

黄晨东:目前我们和货拉拉是在商谈合作模式的阶段,具体合作内容可以静待后续我们的官方发布。

新能源日报:公司之后会涉及冷链物流吗?

黄晨东:冷链我们后面会有布局,具体布局的话,可以关注后续我们关于产品规划的更新信息。

新能源日报:目前有在谈新的融资吗?

黄晨东:是的,我们有在进行B轮的融资洽谈,在完成整个B轮融资,届时我们会正式对外宣布,还请期待。

新能源日报:是否会有上市?

黄晨东:我们会首选境外上市,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外资公司的架构。

新能源日报:前晨 汽车 未来2-3年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黄晨东:我们今年接下来要开始打造面包车,明年面包车也要上市,这样到明年我们就既有轻卡也有面包车。同时,现在我们在开始做重卡的样车,明年可能要进入重卡的开发,预计2023年那样将重卡推向市场。这些车型都是围绕货运物流场景。

乘用车赛道确实太挤了,没有个100亿元放在那里,就别跳进去,跳进去了也是“死”。

新能源日报:您认为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中,大家应该重点关注什么问题?

黄晨东:人性化、买得起、赚得多。

新能源日报:有人说,做自动驾驶研发绕不开整车厂,您怎么看?

黄晨东:我觉得说得挺对。因为自动驾驶只是一个技术,如果没需求就无法落地。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少自动驾驶公司去造车,这是为了让其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这其实很无奈,也是被逼造车。

新能源日报:您认为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痛点在哪儿?

黄晨东:我们实际上做过很多客户调研,目前行业里的车其实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有一个就是,电动商用车卖不过燃油车的主要问题在于成本太高,这其中主要是因为电池的成本太高,所以现在整体卖得不够好。

新能源日报: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黄晨东:我觉得可以用一些方式,比如车电分离。这样就可以让企业卖车、用户去租电池,成本就相对降下来。这部分我们也有在布局。

新能源日报:根据您的预判,整个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黄晨东:技术方面,轻型货运车会以电动车为主,以及结合智能技术。

商业、服务、营销模式方面,可能会有较大改变。如:现在很多经销商逐渐转变为直销,商用车有可能也会这样转变;基于大数据,可能之后会变成“服务找人、并非人找服务”的方式。

新能源日报:感觉会向乘用车逐渐靠拢?

黄晨东:在技术上发展下是这样的。

新能源日报:您怎么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前景?

黄晨东:我觉得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未来几年会迎来较好增长。

一是现在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在发展,中间需要非常多的卡车与面包车;二是它是一个非常适合电动车的场景,比如仓储之间距离较短,且有固定位置可以建充电桩;三是现在电动商用车的销量在不断增长。

畅想未来新能源。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发展史直接影响人类的发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 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未来对能源的需求 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u 能源的定义与源头

究竟什么是“能源”呢?《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这样说的:“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可见,能源是呈多种形式的、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简而言之,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

2023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新能源车保值率大幅提高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编辑本段]分类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编辑本段]新能源概况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为140万吨标准煤,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展前途。

[编辑本段]常见新能源形式概述

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太阳能可分为3种: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3.太阳光合能: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可以人为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A.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B.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C.核衰变

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波浪发电,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度。目前,海上导航浮标和灯塔已经用上了波浪发电机发出的电来照明。大型波浪发电机组也已问世。我国在也对波浪发电进行研究和试验,并制成了供航标灯使用的发电装置。将来的世界,每一个海洋里都会有属于我们中国的波能发电厂。波能将会为我国的电业作出很大贡献。

潮汐发电,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电站,发电能力24万千瓦,已经工作了30多年。中国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厦潮汐电站,总容量达到3000千瓦。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风力发电,是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自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认识到石油等能源会枯竭,才重视风能的发展,利用风来做其它的事情。

17年,联邦德国在著名的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风车。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长40米,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左右,每年发电约50亿千瓦时。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87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2,000多处,年产沼气约90亿立方米,为近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2006年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000万立方米。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我国地热丰富,分布广泛,已有5500处地热点,地热田45个,地热总量约320万兆瓦。

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可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的燃料,等高热行业。

海洋渗透能

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一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江河里流动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咸水,两者也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淡水的水压比海水的水压高,如果在入海口放置一个涡轮发电机,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渗透压就可以推动涡轮机来发电。

海洋渗透能是一种十分环保的绿色能源,它既不产生垃圾,也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赖天气的状况,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盐分浓度更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厂的发电效能会更好,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国盐城市的大盐湖、美国的大盐湖。当然发电厂附近必须有淡水的供给。据挪威能源集团的负责人巴德·米克尔森估计,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全球范围内年度发电量可以达到16000亿度。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广义的水能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狭义的水能指河流的水能。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水不仅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它还是能量的载体。太阳能驱动地球上水循环,使之持续进行。地表水的流动是重要的一环,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区,水能丰富。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的替代。目前世界上水力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运动均可以用来发电。

[编辑本段]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了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统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编辑本段]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我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接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我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我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以来程度,提高我国能源、经济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编辑本段]未来的几种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104TW。近年来,在各国的新能源开发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的进展已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发电厂已运行8年,电厂的发电成本虽高于其它发电方式,但对于边远岛屿来说,可节省电力传输等投资费用。目前,美、英、印度等国家已建成几十座波能发电站,且均运行良好。

可燃冰:这是一种甲烷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据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从泥炭到褐煤,每吨煤产生68m3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产生130m3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产生400m3气。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的新途径。

[编辑本段]旧燃料新能源

旧能源新效率无热引擎出新路:索罗斯投资(投机)新能源的另解

发动机效率趋向100%的旧燃料新能源

氢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新能源的方式,只是能量利用多步骤中前移的一环。而被忽视,潜力巨大的发动机或做功原理、观念的革新更是未来能源开发的第一大方向!

现在的能量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惊人。经典的热机做功方式,能量做功的有用效率只有25%(1/4),最高也就1/3(33.3%).而100%能量中的75%(3/4)、或66.67%(2/3)都作为无用的热浪费掉了。另有意外,“班克斯热机”是利用记忆合金制成的不要燃料,不耗电力的高效发动机。

热机做功的原理是燃料产热=微观粒子的无序运动。这个热运动,平均说三维空间上每个方向的能量各占1/3,而热机做有用功的也就三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维度。其他二维方向上的能量只好作为废热浪费掉!

几十年前已经开始冷落的“绝热发动机”没有象“古典热机原理”预测的那样提升发动机的效率。证明古典热力学机理模型有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热机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的比不是决定发动机效率的关键因素!

“绝热”显然已经不是提高热机效率的好创意。原因何在?源自“新热力学发动机原理”!“无热发动机”。当热已经产生,无序运动已经出笼,魔兽就控制不住了!引擎的效率被这1/3或1/4极限桎梏住了。陶瓷“绝热”只是没有诊断对的“错方”,用错药就是必然。

当旧能源(包括新能源)没有产热,新引擎100%做功才会成为可能!也就是旧、新能源微观做有序的一维的运动,发动机的效率才能回归100%,浪费的2/3或3/4能源才可引尔能发,不向或少向环境排泄废热,污染环境,节约大自然的!

充分利用好旧能源,为新能源的完美浮出打好前站,做好基础!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煤、石油、天然气等日益枯竭,并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新能源不污染环境,用之不竭,特别是可控热核聚变能量的攻关解决,人类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实现“弯道超车”吗

易车讯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了《2023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通过保值率研究旨在反映该品牌的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对未来开展回购、置换、租赁、金融、新车定价参考等相关业务提供重要数据参考,从而降低业务风险,提升经营效率。

通过保值率数据来关注过去市场环境、行业动向、企业发展和保值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微观层面也能反映该品牌的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本榜单保值率价格数据用良好车况下的二手车销售价(B2C)进行计算。以下是数据的表现排名:

政策方向

车险自主定价

自2020年开始车险综合改革以来,"市场化"始终是关键词,赋予企业(保险公司)更大的自主权是改革的方向。此前二手车的实际市场价格略低于保险公司的计算,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承担了较高的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车险自主定价也引起了更高的关注。

热点

新能源车置换补贴

在国补结束之后,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并没有完全退出,但细节方面有所调整。本次上海延续新能源汽车补贴,精准面向置换用户。置换也将带动大量二手车流入市场,形成新的商业机会。上海市的补贴截至2023年6月30日,而其他省份的财政补贴多截至3月底,这将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点的车辆价格带来显著影响。

线上车源量变化

车源量“筑底”

春节期和“过峰”都发生在一月份,造成二手车交易的暂时停滞,但这些短期影响都将快速消散,市场活跃度回升是必然。二月份期已经结束,市场新年开工热情较高,二手车行业也是“拼经济”的一部分。

各级别保值率

低价车型重新活跃

春节期间二手车交易会暂停,并且新年之后的行情变化也是车商要面对的风险,在此前提之下,收售低价车型的风险相对较小。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不仅符合低价这个特点,保有量大也是显著优势。

豪华品牌保值率

豪华品牌整体价格稳定

豪华品牌保值率的排名相对稳定,新年之后排名上升的是路虎、林肯、特斯拉、英菲尼迪。二线豪华品牌虽然销量不高,在品质方面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美系品牌林肯、凯迪拉克的保值率提升显著,逐渐接近德系品牌。

主流海外品牌保值率

日系品牌优势缩小

“两田”的二手车经历了大起大落,在去年个别月份曾出现异常高的价格,2023年的二手车市场将更加理性,丰田原本有优势的SUV产品已经迎来了竞争者。韩系、美系品牌的新车和二手车交易量都有回升的迹象,本期韩系的表现已经超过了大众品牌。

自主品牌保值率TOP15

自主品牌变化

自主品牌保值率排名变化较为频繁,新势力品牌理想、蔚来已经进入前十名。虽然车型数量不多,但新品牌往往具备较高的用户忠诚度。荣威、比亚迪等品牌在混合动力方面投入较大,已经收获了成果,保值率已经高于很多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

热门保值率榜单排行

插电混动 紧凑型车保值率排名

在插电混动紧凑型车级别中,秦PLUS新能源排行本榜单第一,比亚迪在2022年的崛起有目共睹。上汽双雄MG6 PHEV、荣威ei6 MAX,两者凭借时尚炫酷的国潮风范、行业领先的智能化表现全方位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并凭借着良好的市场口碑排名榜单第二三名。

热门保值率榜单排行

合资 豪华 紧凑型SUV保值率排名

林肯冒险家作为豪华品牌紧凑型SUV中上市比较晚的车型,从设计到配置以及豪华程度都更适应如今的消费需求,驾驶配置以及智能互联和舒适配置都比较齐全,可以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豪华的感受,而且官方定价也很有诚意,第一名实至名归。

奔驰GLB在品牌认知度上更高,内外的设计都很适合年轻人,只是在动力以及配置上如今来看会稍弱一些,微弱劣势排名第二。

热门保值率榜单排行

自主 中型SUV保值率排名

传祺GS8凭借硬朗的外观,七座中型SUV的定位,两驱四驱多种驱动形式选择,以及AT变速箱的稳定发挥,在众多中型SUV中开迅速占领一席之地。作为广汽传祺的旗舰级SUV,初代车型在2016年进入市场,凭借均衡、可靠的产品力和高性价比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占据榜单第一名。比亚迪唐、红旗HS5分列榜单第二第三位。

热门保值率榜单排行

自主 中大型SUV保值率排名

哈弗H9凭借强大的越野能力和丰富的配置在榜单中排名第一。荣威RX8是上汽集团的一款中大型SUV,用非承载式车身,同样带有一定的硬派越野属性。此外,作为上汽荣威品牌定位最高的旗舰SUV,在兼顾较强的豪华特征外,荣威RX8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价格,考虑到车身尺寸、实用性以及各种配置,同级别竞争力还是很强的,保值率排名第二。长安CS95以轻微略势位列榜单第三名。

热门保值率榜单排行

纯电 中大型车保值率排名

ZEEKR 001自发布之日起就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少见的猎装车造型,它还搭载了一系列的高科技配置,这使它能够支持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加上超长的续航保值率排行第一。保时捷Taycan依然延续了保时捷性能“标杆”的名头,保值率排行第二,比亚迪汉EV排名榜单第三名。

新能源车市场变化

新能源车物流畅通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车产销快速增长,促使物流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虽然《意见》主要支持新车商品(强调出口),但在二手车的商品属性已经确认之后,二手车流通预计也将受益。新能源车的跨省流通,有可能在2023年迎来增长。

不同类型新能源车保值率

新能源车保值率大幅提高

电动车里程焦虑基本解除,理性规划行程,使得电动车的实际体验提高,二手车价格上涨是消费者的客观反馈。之前担忧的政策不确定性已经彻底消除,新能源车的发展从“弯道”进入“直道”也将面临新挑战,预计价格上涨的情况只是暂时的。随着产品更新,新能源市场又将进入新一轮洗牌。

主要纯电动车型保值率

2023年主要纯电动车榜单中,微型车、紧凑型车占比增高,纯电车型前三名分别为科莱威CLEVER、极氪001、保时捷Taycan;比亚迪多个车型进入榜单。

主要插电混动车型保值率

本月插电混动榜单中,比亚迪多个插电混动车型进入榜单,非国产车型主要集中在进口车型版本,当前插电混动车型榜单依旧呈现出“哑铃型”车型分布。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

造成我国问题(能源短缺)的原因很多,分别从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的分析三点是什么?

提到环境问题,新能源汽车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传统汽车尾气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起步仍然较晚,但是与世界同行相比差距并不是碾压性的,因为被视为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家扶植力度也比较大。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主流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的量产车型,多数已经在市场上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及销量分别达到34万辆和33万辆,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但是,2016年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了挑战。从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看,2016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3748辆,较之2015年1月的4861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80%,但是与2015年12月的3.7万辆相比,环比下降63%,销量减少超过2万 辆,可谓是“断崖式下滑”。

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遇到了什么问题?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哪些困境?如何突破目前的不利局面?

成本、技术和配套是瓶颈

众所周知,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有巨大的政策支持和巨额的现金补贴。例如在北京不用摇号,在上海不用拍牌,还有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现金补贴,比如一辆吉利帝豪EV,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分别为5.5万元,使落地价仅为11.88万-13.98万元,考虑到节约的用油成本,市场竞争力非常强。

但是,国家不可能永远提供巨大的资金补贴。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收录了247款车型,这远远低于旧目录推荐的车型数量。这样一来,企业再去生产这些已不在目录的车型,国家补贴和销量都无法保障,为了自己的利润,很多企业都选择停产或者减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下滑。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不是市场的自然力量,而是国家靠真金白银催熟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补贴的退出之后,各企业在结束跑马圈地之后将进入真正的市场竞争阶段。

目前,电动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电池技术不成熟,不仅成本高高在上,还面临续航里程(参配、、询价) 不足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生来就面向高端的特斯拉不断出现起火的新闻,更加重了人们对电动车的不信任感。对于企业来说,现在的关键就是在电动车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抢占行业制高点。比如特斯拉用三元锂电池+高智商的电池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三元锂电能量密度大的优势;而更多的是用磷酸铁锂电池+相对简单的电池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磷酸铁锂电池耐操的优势。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比亚迪,2015年遥遥领先于同行,连续8个月蝉联新能源汽车的冠军宝座,累积销量超过了6万台。其背后是就是其铁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电动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续航,而比亚迪e6(参配、、询价) 的续航水平由300公里提高到400公里。比亚迪铁锂电池技术还拥有高电压、高体积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优势。

另外,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还有配套设施问题,比如充电桩的建设还远不到位,导致纯电动车只能在家门口转悠,无法成为进入主流市场。

低油价让纯电动车降温

当然,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如今油价大幅度下跌的问题,打乱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

最初,新能源汽车成为热点并不只是因为环保问题,而是出于节能的考虑。还是在几年前,油价飞涨,导致人们对油价的预期越来越高,而相对低得多的电力成本,催生了人们对以电为主要能源的新能源汽车的极大兴趣。

但世事难料,仅仅几年之后,油价直线下滑,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传统的汽车信心备增,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尽管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每到冬天的雾霾让很多人心有余悸,但是在购车的时候人们又是非常自私的,新能源汽车不可能靠情怀发展。一位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在北京做了个街头调查,结果是十个人有九个支持新能源汽车,但是只有一个愿意去买,新能源汽车“叫好不叫座”可见一斑。

因此,目前新能源汽车能做的,还是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提升新能源汽车用户体验。当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水平和售价与传统的内燃机车差不多的时候,才能真正让市场接受。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预测,到2020年,300km续航里程的电动车成为新常态,普遍都能达到该水平。而2025年之后,燃料电池续航将达到500公里以上,柴油机用到的地方,燃料电池都有可能取代。但是对于续航300公里以内的电动汽车,取代传统车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要继续发展燃料电池轿车。

另外,增程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是承前启后的主流技术方向,在整个汽车市场中也将成为主流,竞争会非常激烈。但是跟国外比较,国产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油耗偏高,这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达到插电式乘用车百公里油耗低于1.3升,12米客车低于16升。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也已经发现了这个趋势,这两年研发方向开始向混合动力倾斜,在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之间进行平衡。

数据显示,2014年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8548辆,其中插电混动销量为17489辆,纯电动为41059辆,两者相差3倍之多;反观2015年的数据,2015年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76627辆,其中插电混动为63557辆,纯电动汽车为113070辆,与2014年相两者大大缩小了销量差距,而到了今年一月份,差距基本不见。

仍是国家重点扶植对象

目前,基于战略的考量,国家仍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扶植的产业。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新能源汽车与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起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明确提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并且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这样微观的话题写进了报告中,足见重视程度之高。

据业内人士估计, 2016年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60万辆。但是国家政策也进行了调整,真金白银的补贴将逐渐退出,这也意味着国家在下一步将逐渐退出输血,而是蓄水样鱼,谁能成长壮大就看企业自己了。当然,从长远来看,业内普遍的观点是,二十年后电能一定会替代燃油。因为从10年起全世界容易开的2万亿桶原油已经用完一半了,剩下的1万亿桶在25年内用完不是梦,而电能是目前最靠谱的替代能源。

这个预测使车企对新能源汽车信心倍增。在国内,像长安、北汽、上汽、东风、吉利等自主品牌纷纷发布了激进的十三五,比如长安和北汽,表示在2020年要把新能源销量推到40万辆,上汽宣布拿出200亿元在2020年将实现60万辆,而吉利更是“恐怖”,喊出要在2020让新能源的销量占比90%以上的口号。同时,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例如:长安将与吉利集团将共同投资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就新能源混合动力技术及动力总成研发展开合作,而东风汽车已与国能电动汽车合作,双方将积极推动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将在天津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投产基于SAAB凤凰平台的全新一代萨博9-3电动车。

业内专家指出,纯电力系统是今后五年主攻方向,包括智能化、轻量化、底盘一体化。整车方面技术目标是车身底盘减重30%,百公里耗电10度以内,产业化目标是电耗降低20%,工况下百公里耗电12度。到2020年就算是没有补贴,购置续航200-250公里的小型电动轿车的总成本可以跟燃料轿车竞争。纯电动汽车在城里开比燃料车体验更好,现在只要成本性价比能够上去,普及是在2020年之后绝对是大概率。

自然因素:

一、我国能源总量大,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

二、我国地域分配不均衡,存在西多东少等情况.

人为原因:?

一、我国能源效耗量大。

二、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低,利用率低,浪费多。

三、开有限。

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状况的原则:

1.兼顾能源的可持续与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可持续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进入大量消耗能源阶段,而自身能源又贫乏,围绕能源而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又复杂,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节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才能实现能源消费的可持续。一方面,必须把促进节能作为核心目标,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实现能源消费的可持续。中央已经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必须兼顾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可持续,要尊重我国现阶段高耗能型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不能盲目追求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2.强化市场机制、促进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能源市场运行机制

韦伯认为,一种以物质利益彼此相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由一种基于约定俗成的或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的关系,向一种基于利害关系考虑的并建立在自由协议交换基础上的关系的转变。罗尔斯认为,社会是一种在。无知之帷4下成员相互。合作的冒险"。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看法,制度提供人们活动的框架,人类得以在制度框架内相互影响。制度确定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是经济秩序。

无论是自由交换的协议,还是相互合作的冒险,亦或制度确定的框架,作为人活动于其中的社会,必然是作为一种秩序而存在,有一套规则证明着秩序的存在与维护着秩序的运行。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元素,能源作为被人利用的对象,也逃不脱被规制的宿命。"一切制度安排都有可能影响收入分配和配置的效率"。为各种能源建立完备的产权制度,避免"共有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强化市场竞争,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是我国解决短缺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

3.立足国内、效率为本

作为战略安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在加强与世界其它国家能源合作的同时,血重点立足国内。目前,我国能源自给率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值高出20多个百分点。开源节流,利用科学技术,开掘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利用,探索化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和利用效率,进行洁净生产、合理消费与保持适度人口,这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的一项重要原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兴起了一场保护运动,提出了'明智利用。的口号,以保持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第一的持续。我国作为正在迈向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重视在能源领域中国家政策的引导,倡导生态文明的建设,将环境能源建设提升到现代化工程的高度。

缓解能源短缺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节约,积极开展节能工作

我国的节能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远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充分使用.有必要借鉴国外能源利用和节能的先进做法及成功经验。在生产领域强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促使企业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及设备。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合理引导消费,鼓励消费节能型产品。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

开展节能工作还需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表率。除了要深刻认识到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制度、法制、体制、机制、政策、组织、宣传、科技等方面取坚决措施。制定和实行规划、法律法规.做好监督工作、管理以及引导工作;更应从自我做起,从节约意识的率先树立.到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用车、节约办公费用等方面率先垂范。例如,在节约型产品和技术工艺的推广中,应当优先购买。的优先购一方面可以促进该类产品的市场推广,为企业提供资助,另一方面可为全社会做出榜样,带动全社会节约。二是宣传教育。在推动我国节能1=作深入发展时,还必须依赖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要通过多种媒体工具和宣传教育方式来培养公众的节能意识.以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和公众参与节能活动的积极性。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节能工作中,科学技术同样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应有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一般来说.应从两个方面发挥科技在节能工作中的作用:一方面,积极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科学技术是推动节能工作的有力保障。能够大大提升全社会节约能源的能力。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过程中,应对企业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技术研究给予资助,使企业重视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此外。可考虑在知识产权法、破产法等相关法律中对新能源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做出保护性规定,为新能源开发市场化运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新能源开发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新的节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可以联合企业、补贴新能源开发企业、发布新能源利用等积极政策,同时由国家投资示范区和企业。多渠道和多领域扶持开发新的节能产品。加大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转化为节能产品的力度。此外.还可为建筑物安装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设备提供补助。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培训与新能源和新节能产品相关的管理人员,出台购机补贴、强制购买绿色家电等政策.推广新能源和新节能产品的应用。

(三)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节能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事情.即是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如:对不同行业制定耗能标准,超过耗能标准的加价收费;限期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鼓励行业与企业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并继续关停规模不经济的企业,特别是耗能大户,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大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化回收利用等等。另一方面是合理布局产业.可按照园地制宜的原则,将耗能相对大一些的行业尽量安排在能源相对丰富的北方.而耗能小一些的产业安置于能源相对贫乏的南方,这样可以使得全国的能源得以协调.减少诸如"北煤南运"之类的工程。也可以使得全国的铁路等运输系统的紧张局面得以缓解。

(四)形成合理的能源价格机制

以电价为例,与全球主要国家的电价水平进行对比:2006年.工业电价最高的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前10个国家的工业电价在14美分/千瓦时~23美分,千瓦时之间,我国的工业电价6.47美分,千瓦时。可以看出,我国电价水平相对较低。其他能源价格的情况也都如此。能源价格长期低于成本,不能准确反映稀缺程度。由此导致的价格扭曲必然给出错误的市场信号。面对始终错误的价格信号,中国实现建设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难度就会增加。在此基础上居高不下的出口增速,实际上也等于中国以消耗自己的方式补贴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因此,迫切需要放开能源市场,使价格能够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从而使得能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与充分使用。

需要改进和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促进企业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价格要反映市场供需和的稀缺性,主要由市场定价。一是完善电力分时计价办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并扩大实施范围;二是落实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逐步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三是全面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四是继续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挂钩和动态调整机制;五是积极推进城镇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研究制定能耗超限额加价的政策。

(五)完善能源储备制度与参与国际合作

能源市场面临明显的经济变数和全球不确定因素。新的风险凶素不断出现,包括针对能源没施和能源贸易咽喉要道的恐怖主义袭击.以及产油国的政治动荡。许多情况下这些变动又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建立能源储备以应对能源问题,具有必要性。紧急情况下能源储备是应对可能发生的短期供应波动的最有效的途径。能源储备包括能源产品储备和能源储备,前者包括石油、天然气、天然铀产品等,后者包括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特殊和稀有煤种等。国家应建立和完善能源储备制度。以规范能源储备建设和管理,提高能源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在应对能源短缺时.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同时,更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按照"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体制;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能源企业利用海外能源和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共同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料:积极组织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能源争端问题.这将有力地化解因能源短缺而引发的冲突。

(六)建立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选择。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而2008年7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世界能源理事会亚洲区工作会议上,一些中外能源问题专家同时提到,当前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正面临着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及价值,全社会的认识还没有做到真正统一。二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小。投资总量不足。方向单一。三是科研投入力度不够,科技人才缺乏,发展可再生能源科技支撑能力弱。四是配套政策及服务支撑体系滞后。导致可再生能源开发仍然是高门槛、高成本、高风险的领域,社会资本难以进入。

面对新能源与町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是一条好的解决途径。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应该建立在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基础上,构造公平和竞争的科学管理模式,注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成本效益.达到促进我国节能产业化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基金的主要融资方式可取用电户交纳电力附加费的集资方式.符合"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体现其公平性.易为我国公众理解和接受:同时打破了单一靠投资的传统方式。易为纳。我国的基金规模应该根据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的远景规划而定。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基金使用模式应该结合国家激励政策所需支持的重点和优先发展的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项目而定。我国在建立基金时,还要充分考虑国外在实施基金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以便取适当有效的应对措施。

(七)加强节能法制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浪费严重.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浪费只违纪不犯罪.有时浪费连违纪都不算。有必要利用法制的力量,加大对浪费能源行为的惩治力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节能工作:

首先,要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同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耗能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达小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T建设和销售。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产品。要严厉打击违法交易报废旧机动车和船舶等。

其次,要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法》,制定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研究制订《工业节能管理条例》、《公共设施节能设计标准》等配套的行业法规.加快组织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能耗准入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机动车、建筑、家用电器等能效标准以及公共设施用能设备的能耗标准。各地区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研究制定本地主要耗能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标准。